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彭菲
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青铜峡市西北约20公里的贺兰山山前盆地,迄今已经在该遗址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15处地点。自2013年始,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开始对该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并于2014年选择该遗址第10地点开始进行系统发掘。

发掘设计与研究规划
2016年,联合考古队根据2014-2015年探明的情况,选择东侧的遗址现状核心区北部区域布1×1m2探方200个,实际发掘面积约180平方米。除对第1层(扰乱层)以20-30cm为一水平层进行发掘,其他原生地层均在自然层内以5-10cm为水平层进行发掘。发掘全程采用全站仪结合EDM-mobile软件,应用Trimble掌上电脑记录遗迹遗物的空间坐标信息,并利用无人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数字技术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对所有发掘出土均按水平层以探方为编号逐层用10目和20目套筛进行湿筛,另专门设计浮选土样的采样方案,对文化层内的每一水平层均跳方采样进行大规模浮选,已收集超过2000升浮选样品。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合作,力求对该遗址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全面揭示遗址自然及人文演化史。

地层、年代及遗物遗迹
遗址地层共分5层,
1层:约4m现代工程扰动层,杂色砂土,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等;

2层:0-0.45m灰色细砂层;0.45-0.65m白色条带状细砂,质地较坚硬;0.65-1m细砂中含有黄褐色铁锈斑及灰烬;1-1.2m灰色细砂,部分含植物根系,石制品多出土于该层底部。该层顶部和底部OSL测年结果分别为4.9及4.8ka;


3层:黄色细砂层,约2m厚,含大量锈斑和植物根孔,下部出土较多石制品,也有一些火塘和灰烬遗迹,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时代约为10ka;该层顶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8.3ka;


4层:灰褐色细砂层,约1.5m-1.8m厚,含有一些植物根系,出土大量石器,动物化石及装饰品,遗迹火塘遗迹,底部有泉眼涌水。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时代约为10ka-12ka;

5层:红褐色砂砾石层,厚约0.2-0.4m,无文化遗物。

共纪录大于2cm的约7000件石制品和超过500件动物化石的三维坐标;几件直径不足2mm的串珠成为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其制作工艺,使用方式及所反映的古人类技能和认知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水筛收集的超过500份样品仍在整理中;发掘还在不同层位采集近400件木炭标本,希望能建立高分辨率的时代框架,为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背景,另以5cm为单位收集文化层土壤样品进行环境指标分析。超过20处用火遗迹及炭屑密集区被揭露,大量的烧石散落于发掘区内,部分遗迹显然为结构性火塘,围绕这些火塘散落大量烧骨,包括完整脊椎骨,动物下颌等,呈现了古人类生动的活动场景。T5发掘区第4层揭露数个直径约10-20cm,深度约5-20cm不等,平面近圆形的遗迹,在约20平方米范围内呈带状分布,根据民族学资料推测其很可能是一种类似“风篱”临时建筑遗迹,相关分析工作正在开展。

学术价值及意义
2014-2016年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
1)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4.8ka,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


2)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该地区这类遗物的时代属性;

3)初步浮选与残留物分析结果显示,遗址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乃至该地区的农业起源都有重要意义;
4)包括数件直径不超过2mm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
5)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遗迹为研究人类生存模式,生计能力和对气候适应行为,及居址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疑似建筑遗迹可能是我国已发现时代最早的同类型遗迹。
6)遗址其中一个文化层处于更新世末期的一个极冷事件——新仙女木期,对于研究人类在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对环境极端事件的适应和文化演化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三星堆主人是谁 商周之际古蜀文化的王(或为鱼凫氏蜀王)
近日我国对于三星堆的发掘有了新的进展,随着更多文物的出土,三星堆七大未解之谜也会逐渐的被专家们破解开。只是从目前来说,关于这个文明还是不知道究竟从何而来,三星堆的主人是谁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三星堆主人是谁根据遗址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三星堆遗址在繁荣时期时,已经是形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中心。它反映的应该是古代巴蜀甚至是蜀人的历史进程,反映的是巴蜀文明兴亡的全过程。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590002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多学科合作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0大青山上 蜈蚣坝顶——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海报设计:熊芊芫)▲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视频资料01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张文平#十大考古#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图一坝顶遗址及周边环境航拍图(上为东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5:040000山东发现大量文物 主人尸体在清水当中(山东大墓)
山东发现的墓葬可能是当地的一个贵族。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有着很多的国家在这里定都,自然而然山东也成为了我国考古工作的一个重点区域,在2019年山东又发现了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墓穴。专家在进行挖掘的时候,首先对于周边进行清理,光是在清理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一些瓷器的碎片,这些可能就是已经被损坏的文物。随后也正式进入到了墓葬当中。墓穴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16:390001考古的温度:踏步四季 瓷耀千年
汩汩的遮马峪河水从吕梁山脉深处蜿蜒流淌,嬉戏着四季花草,追逐着固镇炊烟,听着北涧疙瘩,下八亩、上八亩手铲与窑火的淬歌,眺望着远方的禹门口,朝着黄河母亲的怀抱奔去。春之语踏雪寻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8: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