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死和赵构有关吗(有关)
岳飞,名将中的名将,他的英勇事迹在历史上流传颇广。然而,他的一生充满波折,尤其是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在这其中,有人认为岳飞的死与当时的皇帝赵构有关。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以揭示岳飞生平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岳飞的军事才华无人能否认。在战术的运用、性格的强悍、对手的级别、随流而动等方面,岳飞都表现得非常卓越。然而,他并没有像白起、韩信、霍去病、李靖等历史名将那样取得辉煌的战绩。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岳飞的军事能力不足,而是他所处的平台不够强大。事实上,岳飞在赵构手下,这注定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悲剧命运。
岳飞对当时政治的敏感性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善于揣摩上意,深谙政治正确。当赵构提出“迎二圣”的口号时,岳飞及时奉上,将这一口号融入南宋建立之初的政治正确中。这对他获得赵构的欢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金国要将钦宗的儿子送回来时,岳飞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因为这将严重威胁赵构的地位。为了巩固赵构的地位,岳飞主动奏请立储,这显示了他对时局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至于岳飞的死因,有人认为与立储有关。当时的时代背景特殊,赵构无子,而金国却要将傀儡钦宗的儿子送回来。这将对赵构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岳飞的奏请立储被视为维护赵构地位的一种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岳飞对赵构的支持让他在政治上取得了赵构的青睐。
岳飞的死并非仅仅因为政治手段。他手底下的军队中有许多是由赵构安插的眼线,因此根本不可能成功发动造反。岳飞的军队领导层中有许多是赵构亲自安排的,而不是岳飞的旧部。后来,这些统制官们收到金牌后立即撤军,岳飞无可奈何。赵构之所以敢于下手,正是因为他对岳飞的了解,他知道岳飞不会反叛,岳飞一直对政权保持着高度的忠诚。
赵构是一个明确了解自己的人。他自认为是能力普通的小人物,因此不自信能够驾驭像岳飞这样真正的英雄。赵构更愿意重用小人,而不是将心思全身投入到真正的君子身上。他对自己的利益有着明确的认知,格局狭小,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他杀掉了真正的君子,而保留了自己的地位。

岳飞的《还我河山》一文中,“还我河山”这四个字道出了他对梦想的执着呐喊。他追求的并不是朝堂之争的是是非非,而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忠诚。岳飞想要收回的是被胡人侵占、践踏的尊严。他有着高尚而纯粹的气节,即使后人对他的行为感到愚昧,他也毫不在乎。《还我河山》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了岳飞对未完成梦想的无奈和不甘。他是一个国士,以天下为己任,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
岳飞的死与赵构的手下不无关系。赵构对岳飞的使用、了解以及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导致岳飞悲剧命运的原因。然而,岳飞的一生也展示了他高尚的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前行。
诺曼底登陆为什么不用烟雾弹(避免更大的人员伤亡)
我要新鲜事2024-02-01 21:37:030001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 (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探索中国古代历史的深邃长河中,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世袭制朝代,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便是频繁的都城迁移。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商朝统治者的政治策略,也深刻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一、商朝迁都的历史背景我要新鲜事2024-02-24 14:52:3700005万对敌30万,刘伯承问谁来打头阵?众将无语,王近山:我来!结果如何?
(说历史的女人——第71期)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集结14个整编师,包括32个旅共30余万人,从徐州、郑州等地,分东西两路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面对敌军的汹汹来势,刘邓大军必须做出历史性选择!我中原野战军只有5万人,却要面对敌人30万大军的挑衅,且武器装备远不如对方,敌我实力悬殊,但我军势必一战!刘伯承司令召开军事会议,问:谁来打头阵?众将皆无声,正犹豫之时,一员虎将拍案而起:让我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5:22:330001三国东吴十二虎臣都有谁,排名第一之人意想不到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孙权手下更有许许多多的能人将士,其中东吴十二虎臣就是典范的代表,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因为正史《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所以被称为是东吴的十二大虎臣。东吴的十二虎臣名单1、荡寇将军程普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17:040000武则天墓地为何一直未被打开 盗墓被诡异劝退(保存至今)
武则天的墓地乾陵一直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以及一切居心叵测的盗墓者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因为乾陵是我国少有的双帝王合葬陵,其中陪葬的文物如果能够出土,或许能够达到上百吨甚至上千吨。然而武则天墓地为何一直未被打开呢?武则天墓地为何一直未被打开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9: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