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为什么二世而亡(透支民力)
秦朝建立后,做的工程太多,太大,劳民太多,徭役太重,法律太严,动辄是死刑,人没活路了就只能拼命了。天下苦秦久矣并没有错,且不论阿房宫是否真实存在,光骊山墓,长城,驰道,南征百越的交通建设,这几个超级大项目在十几年内一起上马,就不是刚结束战乱,两千万人口的大秦所能承受的。这些事贵族不会去做,都是底层人民在做。
秦国在法家道路上走得太远太极端(不是说法治有错),只重功利不讲道德教化,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缺乏共识,没有凝聚力,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官僚体系其实就已经千疮百孔了,不然没法解释秦始皇要四处巡视,最后累死在沙丘。张良项梁这样的重罪逃犯能在各地官吏的包庇下到处逍遥自在,身为帝国宰相的李斯临死前只惦记当年在老家出城打猎的美好时光,对国家崩溃没有任何反省自责,陈胜吴广起义时,大秦的郡守们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起兵造反,而不是如何平叛。

陈胜之所以发展过快,实则是顺势而为,陈胜只是率先举义旗反秦,各地占山为王的小股武装到处都是。楚国大将恒楚手里有几千人,宋义手里有五万人,陈婴只是一个县令而已,居然聚集了三万人。如果不是陈胜吴广内讧,败得太快,这些武装都会聚集到陈胜的帐下。说来说去,冷兵器时代,有人就能拉起一支军队,大秦以暴力治国,最终也被暴力推翻,嬴政万万没想到,他建立的帝国最终连累自己家族被杀的干干净净,几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法制有利于稳定,但也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秦国官吏规矩太多,估计也要层层请示,加之交通不便,指令传递耗去了时间,坐失了良机。而起义军正相反,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也不用请示汇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打起仗来机动灵活,刘邦进咸阳,能不打尽量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势如破竹。秦法严苛,屡兴大役,下层百姓生不如死,民怨沸腾,是谓土崩。上层赵高胡亥倒行逆施,君臣离心离德,是谓瓦解。这种局面,即使秦始皇在世,也难逃灭亡。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六国余孽还在,而秦严刑峻法,六国百姓苦不堪言,自然心向故国,加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让陈胜起义时,以“张楚”为名,六国余孽也可以在背后观望、顺势而起,毕竟枪打出头鸟,事实也证明章邯出关优先打的就是陈胜吴广。
骊山囚徒军的成分也并不是全是囚犯,也有很多是“服徭役”的普通人,在这些人中掺入秦都卫戍军为骨干,辅以秦之利器,立马就能形成战斗力,通过与装备简陋的起义军作战,积累经验。同时,国内征发秦人充实军队以为后援,由此可见,章邯是有后援部队的,并不是只靠骊山囚徒。最后,正是因为能派的部队大多上战场了,守备不足,内部又有赵高杀了胡亥,人心惶惶,又如何抵御刘邦的军队。内忧外患之下,秦朝二世而亡,已是必然。

其实一个新朝代建立后,第二个皇帝很重要,否则很容易亡国。夏也是二世而亡,只不过后来又复国了,周也一样,周武王刚死,各地就造反,幸好有周公,秦朝也一样,可惜没有“周公”。因为第一个皇帝死后,原来的反对势力就会复活,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很重要。
清朝大内侍卫的生活 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内侍卫)
清朝大内侍卫的工作要比想象当中的艰苦很多。在每一个朝代都一定有着这样的官职,就是大内侍卫,所谓的大内侍卫,就是在皇宫里保卫安全的一群保镖,这些人一般来说都是武力值比较强大的人,在皇宫里往往也有着一些特权,不少人都觉得能够当上大内侍卫,那肯定在皇宫里的地位比较高。但实际上清朝的大内是为在上班的时候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大内侍卫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2:47:140000萧太后的复原容貌图片:倾国倾城(曾摄政长达27年)
萧太后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她是一个美得倾国倾城的人物,曾被多部电视剧演绎,有很多人想要知道萧太后的复原容貌图片里的她是什么样子的,据说她复原之后的容颜确实非常漂亮,那么萧太后到底张什么样子呢?接下来我们就去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萧太后的复原容貌图片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6:13:2000058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到底有多混乱?为什么会导致帝国崩盘?
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帝国,其崩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与三位荒淫无度的帝王和他们的至关重要女性有关。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是让古罗马帝国走向衰败的三位帝王,他们的背后是小阿格里皮娜。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1:36:390000被朱镕基点名,“一问动京城”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是什么来头?
1998年,在朱镕基总理任职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600名国内外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他们想通过这位新总理透露的信息,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香港回归后的规划。朱镕基总理说话铿锵有力,简单明了,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记者招待会的氛围也相对严肃。不过当轮到一名女记者提问时,朱镕基总理一改铿锵有力的措辞,微笑着说:“你们注意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给她一个机会,我很喜欢看她的节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1:230001重庆谈判,毛主席全身而退,蒋介石:“我料定毛这个人不能成事”
抗日战争结束后,如何解决国内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商大事。出乎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意料的是,毛泽东竟然答应了蒋介石的邀请。这注定是一场充满危险和争斗的“旅程”,毛泽东以及他身后的诸多共产党人又将会如何应对这次挑战呢?本期内容就跟您一起聊一聊毛泽东出入“虎穴”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35:5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