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凭什么是战国七雄(国土雄厚)
燕国的的战略选择很奇怪,但是他们经营投入确实也不少(筑城筑塞可不是游戏里点个按钮那么简单)。而且那个时期那片地区也不是荒无人烟的,都是有原住民的,除了比较著名的秦开破东胡,还包括对当地濊貊系、箕子朝鲜、以及疑似挹娄系的挤压驱赶,他可不是瞎打的。
所以结合东胡对头曼以前匈奴的威慑,匈奴对赵的威胁牵制,以及燕国在战国战场尤其面对赵国的丢人精华,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相应的,至少综合实力上燕国应该是不虚宋越中山的。

魏国灭亡中山国之前,中山国已经被赵国打穿了,之前中山国是镶嵌在赵国的领土里与燕国接壤,赵国打穿了以后就不与燕国接壤了,魏国灭亡中山国自然也不与燕国接壤,想要灭亡燕国要从赵国领土过,要经过赵国允许,然而赵国从来没允许过。中山国最早是在陕北,然后被晋国一路赶到了河北定州,这里最早是燕国地盘,中山到了以后,燕国就往更加苦寒的辽西地区发展了。中山国两度灭国,两度复国。
宋国的末路从被分封的时候就差不多注定了,虽然土地肥沃,但是四周无险可守,而且到了战国时四方皆敌,除非从春秋早期就开始向东南的江浙或者南方的长江流域扩张。但是那时江浙都是盐碱地,长江都是毒蛇虫豸遍布的地方,恐怕宋国贵族对这些地方也很难产生兴趣。

齐国与燕国的战争由来已久,远不止50年。380年开始是秦魏攻韩,韩国求救于齐,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然后三晋又伐齐,四个打一个,还打了两回。之后齐燕又战,双方在易水拉锯。然后燕赵结盟,齐国消停了20年,等文公一死,齐威王就攻打燕国,占了10城,后来苏秦来游说,又归还。
然后就是子之之乱,中山国与齐国趁机瓜分燕国,燕国几欲亡国,后来是三晋秦楚干涉,齐国退兵,燕国得以留存。只说战国,后期燕国还是可以进前七的,鲁越被楚吞并,宋被齐吞并,郑被韩吞并,中山被赵吞并,燕国的排名就上来。其实燕国跟鲁,卫,郑是一档的,加上国家的实力是动态变化的,严格地讲也不能说谁排名靠前谁靠后。
战国时期的燕云可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候的燕云可是温度高沼泽密布河流多支的地方,而且还是水稻种植地。北方草原也是牛羊遍地马儿肥,而且北地骑兵动员力强,燕国乘长平后偷袭赵国的时候,动员了几十万部队。

燕国存在那么久不是因为他强(虽然也不算太弱,好歹后来战国七雄),是因为他是鸡肋,开始时齐国需要他挡着北戎,结果不小心养大了,战国后期齐宣王(昏君典型,钟无艳故事男主,顾左右而言他发明者,唯一优点是光大了稷下学宫),偷袭燕国差点灭了燕国,也是赵国等国家不想齐国做大,保下了燕国,之后燕昭王(这也是卧薪尝胆代表,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报仇成功。
以赵国在末期谁都不管闷头攻燕那个劲头,中山国、宋国能撑多久?更何况虽然燕国面对赵国处于劣势,易水涞水一线频频失地,但赵国也从没有真正侵入燕山之野的核心地区,推到国都也是无从谈起。个人观点,平均下来把燕国排在七雄末流,大体不差,但要说他不如宋国中山国(越国有和燕国类似的问题,实际浮动较大不好说),那应该不至于。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什么意思 姜维使用反间计害死三人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指将为了彻底铲除邓艾和钟会,姜维用计挑拨两人的关系,使邓艾和钟会反目成为仇人,并且最后落得了凄惨的下场。而姜维也因为此计谋将自己卷入其中,最后的下场也非常惨。姜维一计害三贤一方面是对姜维的谋略和胆识的夸赞。另一方面,姜维为了使计划成功,不得不将自己搭了进去,让后人顿觉惋惜。一、姜维使用反间计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56:130000全盛时期的刘备有多么可怕(胜过孙权很多)
全盛时期的刘备直逼曹操,胜过孙权很多,实力不容小觑。刘备在汉中之战中的胜利,使得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甚至超过了孙权。这一胜利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刘备的崛起改变了整个局势,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一、刘备的起家我要新鲜事2024-03-26 14:08:430004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 浅析唐代“嫡庶”之别
自古以来,嫡庶之别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然而,唐代时期,这一观念开始逐渐淡化和演变,为此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唐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导致了嫡庶之别观念的减弱。一、统治者的影响1.时局影响在古代中国,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被看作天子,拥有无上的威望。随着分封制的出现,中央政权逐渐集中,封建社会中的世家豪强开始式微。这一趋势导致统治者更加倾向于集中权力,以维护自己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11-09 20:28:220000李隆基简介:武则天孙子/杨贵妃男人,晚年昏庸导致安史之乱
在每个朝代,都有一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比如清朝的康熙,明朝的万历,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而说到李隆基,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他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男人,在晚年,李隆基更是因为宠信奸臣,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一、李隆基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3:51:000002他是乾隆侄儿,有神算王之美誉,奈何生不逢时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
清代皇室命谱》记载一个有趣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永恩。乾隆皇帝对他有一个中肯的评价:“性刚直,谈泊勤俭,出入有恒”。今天就来说说这位有趣的皇家人物永恩简介永恩,这位出生于雍正五年的可人儿,与乾隆皇帝相比,年龄小了整整15岁。想象一下,这个年仅7岁的少年就被封为多罗贝勒,睿智的乾隆帝对他的青睐可见一斑。我要新鲜事2023-11-13 19:47: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