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抹黑的千古一帝都有谁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的“历史”实际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历史指的是客观历史,这个并不由任何人书写,考古从不只看文献资料,还跟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墓葬,以及周围的历史文献,敌国的历史文献等等统一考量的,史书只是一小部分。“历史”谁也写不了,因为它有事实。

第二个历史,指的是广泛传播的历史概念,以讹传讹也好,主流思维也好,是一种被传播灌输的历史概念,这个,就真的是“胜利者书写”了。但很多人没想明白的是,他们以为胜利者是“皇帝”,可事实是,绝大部分时候,古代胜利者往往是世家门阀,贵族阶级,知识阶层。皇权除了几个开国皇帝之外,极少有“胜利”的时候。
世家门阀自战国起就已经有苗头,货与帝王家,上门推销一展才华,换取权利地位。但战国时还在礼乐崩坏的途中,阶级森严但人心道德观的确也朴实(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很魔幻了)。三国时期,世家已经出现了可观的力量。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但未必知道诸葛家的人杰可不止他一个,他哥哥也没有投蜀。皇权会断代,世家却很难,乱世时他们可以把鸡蛋都分出去保证传承。他们是掌控知识垄断知识的群体,也往往是把持地方的土皇帝,所以往往世家门阀是连在一起的。

皇权实际上唯一靠谱的是与底层人民在一起,可是在知识被垄断的情况下,地方被门阀统治,基本上做不到这种事。所以一直以来,极少数皇权胜利的时候,掌握的都只是兵权,以及“皇权前身就已经成了门阀之一。”知识的垄断,导致皇权无人可用,底层人民没有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世家门阀从不在意皇帝是谁,不管是谁都需要靠他们来提供人才,以及借助他们对地方的掌控力才能达到权利施行。
世家力量最强的时候,可以一日之内改朝换代,架空不算什么,直接安排新皇帝都是很简单的。“书可传家”这可是字面意义上的词,这是那时人民唯一的上升渠道。所以会发现,往往一些史书,野史上被黑得莫名其妙特别惨,他们不论做了什么,几乎都有相同的一条,那就是对门阀世家不利。反之同样。这在宋朝士大夫阶级独大的时候更为甚之。试图打通阶级壁垒,勾连底层几个皇帝,隋炀帝,武则天,朱元璋,这三位把科举做了出来,前两个不做评论,反正后者有段时间可一直被黑得很惨(残暴)。世家也不是没有好处,皇权从未永恒,知识的传承者的确依靠的是世家。
从祭祀鬼神的神棍到门阀世家,再到士大夫阶级、文臣地主阶级,凡是背上千古骂名的皇帝都是彻底得罪了这些掌握舆论和地方势力的精英阶级。有钱的读书人就是地主,他们为了掩盖王朝灭亡的既定规律:土地兼并和阶级矛盾,自然而然就需要一个背负这些的载体,所以史书里朝代灭亡时总会有一个突出的载体,或昏君,或权臣,或红颜祸水,比如夏桀和妹喜,商纣和妲己,周幽王和褒姒,胡亥赵高,王莽,董卓,杨广,杨玉环之类的。

要知道,历史的推进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因为有很多方方面面的条件决定它的走向。但是说实话,那么远的历史除了传说和史书,真相也无从考证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就保留了这些,但是我觉得历史不能仅仅只是历史,应该作为我们行事或者思考的借鉴,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或者事件,毕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穷亲戚投奔和珅,和珅:帮我“晒银子”吧,半月后亲戚都走了
在古代历史中,奸臣屡见不鲜,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如阿谀奉承、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等,这些行为使得他们毫无官员的尊严,其中一个最为众所周知的奸臣就是和珅。和珅的前半生本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深受人们的敬重。然而,随着他权势的膨胀,私欲也开始日益膨胀。他利用职务之便开始敛财,私库中的财富短时间内竟可与国家财库媲美。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12:420003西游记为何有关于历史准确性的争议(非单纯的历史记载)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明珠,之所以鲜有关于历史准确性的争议,是因为它被更多地看作一部文学和思想的杰作,而非单纯的历史记载。它的丰富创造力、深刻哲学思考和独特艺术性使得它在文学领域独具价值。虽然它融合了历史元素,但读者更愿意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欣赏和解读这部经典之作。我要新鲜事2024-01-24 20:28:200000夷陵之战后为什么孙权先求和(避免刀兵)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备受关注的大规模战役。当时刘备与孙权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避免不了的战争。然而,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孙权却主动向刘备求和,试图避免刀兵的激战。我要新鲜事2024-04-07 18:20:580000中国历史上最短的朝代,玄汉只有2年时间(名义上恢复前朝疆域)
中国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朝代有很多,其中完成统一大业的就有几十个,之前我们讲过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周朝,那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短的朝代是哪个吗?它就是玄汉,它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注意这里特指的是完成了统一大业的朝代,一些割据地方的朝代不算。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玄汉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42:360002饿死亲爹的赵惠文王,其最终结局如何?是怎样死的?
赵惠文王,原名赵何,其父是战国史上鼎鼎大名的赵武灵王,也就是搞胡服骑射,让赵国军事力量一跃成为战国一流水平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的长子名曰赵章,由于赵武灵王更加宠爱赵何的母亲吴娃,因此,赵武灵王将赵何立为继承人。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主动退位的君王,当他正值壮年的时候,就将王位传给了赵何,而自己则是当上了主父,想安心搞赵国的战略规划。我要新鲜事2023-07-30 20:07: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