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后,为何宁肯受辱被俘,也不自尽以保名节?
荆州的人口钱粮数据再加上战略地位,聚集了冷兵器时代战争最重要的的几个资源,注定了吴蜀不可能一直处于蜜月期,吴蜀为荆州产生摩擦,进而大战是必然。关羽水淹七军基本灭掉了曹操的大量部队,以至于樊城军队不够不敢应战,樊城破了曹操危矣,所以曹操派一流武将前往支援樊城,然后自己计划迁都。如果这次关羽赢了,那么曹操孙权肯定会联手抗刘,毕竟一家独大对其余两家都没好处。
当时刘备军事实力最强,如果东吴和蜀联手,那曹魏基本就交代了,问题是回过头东吴没有任何能力去和蜀国抢地盘,而一旦让蜀占领曹魏的八州外加蜀国原来的地盘那东吴失败是早晚的事情,孙权权衡后才夹击了蜀国。至于杀关羽以现在的眼光看当然是昏招,但是孙权应该是想嫁祸于魏,希望蜀魏继续厮杀,斗的两败俱伤,可是又不敢把关羽活着送给曹操,万一曹操顺水人情又把关羽放了,以关羽的性格肯定要报复东吴。所以杀关羽再嫁祸给魏就是他的如意算盘,只是被曹操轻易化解了。

败走麦城后,关羽如果自杀反而是懦弱的体现。关羽刚刚才把曹操打的落花流水,威震华夏。结果自杀死了,蜀国的人会怎样想。自杀死了到是轻松,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大的,一定是会有人散布如东吴强盛,逼的关羽自尽,关羽懦弱,不敢接受兵败,不敢死战之类的话。而关羽在蜀国的地位极高,如此一来对蜀国的士气等方面打击巨大。战死沙场还可以落个好名声,可以操作的余地也大的多。
同时,关羽也不认为自己会死。襄樊之战时,本身打的就是震撼孙曹两家,此时孙刘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刀剑相向,关羽完全没有想到孙权会偷家。之后,到了麦城,关羽没有直接到刘封的地盘上,而是做了防御工事。同时派人去刘封那求援,两方合力不仅自己的困境被解,还可以顺势夺回荆州。解决了困境,还可以将攻补过,同的又能提升蜀汉的士气和声望。

在发现刘封的援兵不会到来之后,关羽也是第一时间突围,准备回益洲。当时连孙权也说能不一定能拦着,而在关羽眼中,突围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再者本身东吴就是偷袭取利,已经得了荆州,对关羽动手也可以和刘备撕开脸面,投向曹操,目的已经达到。阻拦突围是一定的,但不会布重兵,突围不会太困难,加上关羽自身能力,他自信能到益州。就算兵败,也只会考虑战死或再度突围。再不济被活捉,也没有人认为关羽会死,毕竟活的二把手还可以谋取利益,死了的二把手只能是加深仇恨。
东吴活捉关羽后不杀可定二计:一计:放关羽,以关羽为筹码与刘备谈荆州未来归属问题,在荆州已经被吴控制的情况下,刘备为保住关羽基本会同意,试想关羽因此回到蜀后如何面对因为他的原因失去荆州之地,又是因为他丧失了荆州未来归属问题呢?二计:扣押关羽,以关羽作为长期的人质来限制刘备政权,如果刘备不就范,那么他的假仁义就会被世人所不齿。所以一个活着的关羽,比一个死关羽更有利用价值。

汉代和之前的朝代,打仗是不会杀主帅和大将的,一般以劝降和用作谈判筹码为主。而且关羽是汉献帝封的爵位,没有皇帝诏书是不能杀的。孙权杀关羽是他最失败的决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失败,直接加速三国时代的终结,所以几乎没有人称赞孙权的。
草书是由谁发明的:自汉代出现(没有具体文献能说明)
在我们有大量作业,而时间显然不太够时,我们就会写出一种字体,叫做狂草。但是草书本来就是一种文体,它以飘逸灵动闻名,受到不少大师亲睐,那么草书是谁发明的呢?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草书是由谁发明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37:310000慈禧爱才 却为何不用奇才谭延闿 背后原因与她一段经历有关
慈禧一生热爱人才,将才华视为珍宝。这一点在她26岁时发动的“辛酉宫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成功地摆脱了死敌肃顺的威胁。然而,慈禧并非铁面无情的权谋家,她在一些关键时刻表现出对人才的惜才之心。我要新鲜事2023-11-30 20:48:130000宋朝与辽国求和,澶渊之盟换来百年和平,双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要新鲜事2023-12-21 20:36:590000北洋军阀为何无一人投日 大是大非前坚持民族立场(不屑为伍)
清末有着军阀割据的局面,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亦或是曹琨等人,都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军阀,拥兵自重,但是在他们失败之后,全部都拒绝做汉奸,无论日本人给出什么样的条件都不为所动。他们在大是大非前的选择无疑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仍然让人好奇拒绝投日的理由是什么。北洋军阀为何无一人投日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17:560000尚书 总督都是从一品 尚书可以升大学士 为何总督就不行
清代官员的晋升机制在制度上相对严谨,总体遵循布阶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了滥提、乱提等现象的发生。然而,总督这个职位却显得与其他官员略有不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总督是否能直接晋升为正一品大学士的疑问。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0:50: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