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隋炀帝必须要感谢大唐的力挽狂澜,不然评价可能会更差
隋朝大业七年到大业八年,有三场中原腹地的天灾,分别是洪水殃及近三十郡,巨大山崩迫使黄河倒流和大范围旱灾,正好是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讨伐高句丽,隋炀帝没赈灾,在此之前隋炀帝的大工程也都是主要调集中原地区的人口,重创了隋朝经济,饥荒,瘟疫,流民,盗匪等问题,其实在这两年就开始滚雪球了。

不能单看战场的死伤,受战乱影响死亡的那才是更多的,受到大规模大范围的战乱影响,人员流失田地荒废粮食产量会下降,想一下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差距,这样就会有饿死的人,同样以当时医疗水平病死人也不会少,随着战争死人就可能造成局部瘟疫流行,而且军阀拉壮丁打仗这之中造成人员死亡,也是个可观的数字。
战争所直接消耗的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一个青壮年劳动力的死亡伴随着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散亡,在古代农耕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一个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发死在战场上,家里的年迈老人和妇女孩子很多时候是无法全部存活的。再加上杨广修运河修长城修洛阳和其他行宫以及扫地为兵三征高句丽,人口千万级别的下降并不奇怪。

贞观初年唐朝政府统计的人口才一千万,贞观初期中国和外敌的人口比例是1比4,这是千古未有的比例。西晋时永嘉之乱的胡人都是内胡,唯一的外胡鲜卑还是晋朝忠臣。突厥确是正儿八经的草原霸王,比永嘉之乱还可怕的局面。主要是贞观4年,东突厥就被收拾了,给人感觉唐朝收拾他们没啥压力一样,要是跟汉武帝一样和匈奴打几十年,后人或许就知道东突厥多强大。
隋炀帝时期,不管是被征兵还是被拉去做苦力,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去无回惨死异乡,所以很多人宁可自断手脚做残疾人也要逃避徭役。到了贞观朝,底层老百姓的消息是很闭塞的,他们以为贞观朝的徭役也是这样,所以依旧保留一遇到徭役就自残的习惯。李世民知道后颁布法令:遇徭役自残者重罚,同时徭役依旧。也就是说想靠自残逃避徭役是不可能了,而且完全没必要。贞观朝的徭役可没隋炀帝那时候那么变态,都是正常水平的。为了不干那点活就自砍手脚不太傻了吗?李世民的这条法令就是要把隋炀帝时期百姓为了自保而养成的变态行为,给纠正回来。

没有李世民带领下的唐朝,隋的地位跟西晋一个样,杨家的名声得很司马家一样臭,突厥估计领先蒙古600年提前南下入主统一了。只能说李世民能力真的太强,给某些史盲造成一种接手隋末乱世那么大一堆烂摊子,从打天下到治天下这些都是些容易事,我上我也行的一种错觉。短命王朝只需要提出一个什么所谓的概念或者一个所谓的政策,其中正确政策的强盛的王朝手里推广往往被算作前者的政绩,其中的问题也不需要自己去解决。而错误的不需要自己去实行,也不需要背锅。而强盛王朝却需要实打实的功绩,来和前者进行比较。

汉朝和唐朝这两个长寿的大一统王朝,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秦朝和隋朝这两个短命大一统王朝的风评,汉唐缔造的伟大盛世极大地弱化了后人对秦隋统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认识,这才有了大量的拿汉唐的功绩来给秦隋洗白的论调。平心而论,秦隋统治的恶劣程度要远远超过晋朝,但由于晋朝在司马炎死后就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总共长达三百年的大乱世,所以几乎不会看到给晋朝洗白的言论。
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智取(周亚夫功劳很大)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初期的事件,主要是以吴王为首的刘氏宗亲发起的战乱,总共历经了三个月,由汉景帝平定,你知道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七国之乱的影响有哪些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刚即位不久的时候,晁错提议要削藩,刘启同意,下令要收复诸侯国的封地。此时的吴王联合其他的诸侯,以“清君侧”之由发起了叛乱。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5:17:550000被打入冷宫的妃子有多抢手 太监抢着去伺候(利益关系)
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在能创造利益的情况之下非常抢手,连太监都抢着去伺候。在古代皇帝的后宫之中则是有着许多的女人。甚至真的有三千佳丽,真的入宫之后,也并不一定能够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可能不小心还会被别人陷害。进入到冷宫之中,一辈子都出不来,其实有很多的妃子,即便被打入冷宫之后也有人巴结。被打入冷宫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38:170001吴起为何在楚国变法失败了(侵犯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
吴起,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以变法强国的政治见识,试图改革楚国,以期达到国家富强的目标。然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尽管出发点良好,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在于他的改革触动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和抵触。一、吴起变法的核心内容我要新鲜事2024-02-27 16:15:110004中元节是哪一天 中元节不能做的12件事(封建迷信)
导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大多数人都期盼到来的,而有些节日却让人畏惧,那就是中元节啦,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是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这一天我们会祭拜已经去世的亲人,不过在传统的封建思想当中,在中元节的时候,有许多忌讳是要注意的。虽然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并没有鬼魂,这种封建思想也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但是还是有许多人对此好奇,因此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不过不用太过在意就是了。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4:420000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晏几道为第七子)
在古代有许多有才华的人,由于当时普遍重视家族传承和家风,许多书香门第、簪缨世家就十分注重家中子弟的文化教养。因此在古代有许多父亲和儿子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在诗坛享誉盛名的例子,而晏殊和晏几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2:42:5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