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能仿制苏联武器,却很难仿制美式武器?背后原因十分无奈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虽然网络上一直有视频传播,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遭遇乌克兰无人机攻击损失惨重,但整体来说,俄士兵却对泽连斯基感谢连连。
只因为俄军在俄乌战场上缴获了多种美式武器和西方各国的先进武器,如美制步兵战车、英制巡航导弹等,这些装备对于俄罗斯的武器研究有着重大的推进。
要知道,这些武器平时对其他国家都是禁售的,要想了解它们真是可遇不可求。
由此,普京才会当着众军官的面说道,“既然都送上门来了,为何不利用逆向工程学,看看对手武器内部的结构呢?”
“逆向工程学”,是一项技术再现的过程。即对一个项目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从而演绎并得出该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特性及技术规格等设计要素,以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的产品。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逆向研究并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武器装备,更是涉及到材料学、工程学等各方面,也只有像俄罗斯、中国、美国等拥有顶级科学研究的国家才有可能实现。
但,有总比没有好。

说到武器研究和“逆向工程学”,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多年来我国的武器系统,很多都是在仿制苏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好像几乎没有美式的仿制。
难道美式武器比苏式更先进,难度更高吗?
其实不然。这一结果与我国的武器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还得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说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的军工科技几乎还是零起步。当时我国拥有的武器五花八门,有美国的榴弹炮,苏联的自动步枪和火炮,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统统都有。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武器都是在抗战时期我军成功缴获的,并不是我国生产的。
据统计,当时我国拥有的“武器”,至少来自20多个国家,由此毛主席调侃说我们的武器是“万国牌”。
就连1949年10月1日国庆,我国在天安门广场阅兵时展示的武器,都还是“万国牌”。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武器的发展还是从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才正式开始的。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才发展到如今现状,其中就有苏联的影子。

第一阶段:仿制苏联武器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与苏联同处于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为了坐稳“老大哥”的位置,有意拉拢我国,对我展开了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其中,就包络武器的生产和装备。
1952年初,苏联就曾派了一个五人组的专家组,深入到我国就兵工厂的建设和武器仿制生产,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考察。
同时,为我国提供了包括122毫米榴弹炮在内的15种陆军武器全套设计图纸、资料,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54年9月,我国齐齐哈尔127厂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装备。
在苏联经济和技术的援助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就基本构建起了包括武器生产在内的重工业体系。
这一时期,我国可以说是原原本本的照抄了苏联的方案,武器生产的模版和标准,和苏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说是仿制,其实100%复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当时为了培养我国的军工方面人才,曾多次派遣优秀学子赴苏学习。其中包括空军领域、导弹领域等。
这样一来,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更夯实了武器仿苏的大方向。
第二阶段:自行研制武器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因种种原因影响,我国与苏联关系出现裂痕,苏联终止对我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并于1962年撤离完了所有援中专家。
苏联撤离后,我国只好开始自行研制武器。
因当时我国的技术有过多的依赖了苏联的培养,加之此前的所有工业体系链都是围绕苏制武器建立的,由此,我国自行研制阶段,也脱离不了苏制武器的影响。
第三阶段:精研升级武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武器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拥有了自主研发武器的能力。
自那时起,我们逐渐摆脱了苏制武器的技术壁垒和固有影响,开始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博采众长、融合吸收”,使武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遗憾的是,自抗美援朝美国战败后,美国一直没有放松对我国的限制。虽然1979年中美建交后,关系有所缓和,但在武器研究军事领域,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时至今日,美国和欧盟依然对我国执行着武器禁运的政策,制约和打压着我国武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战场上或者因美国的入侵,我国曾零星获得过一些美式装备。但因哪些装备都极其零散,研究起来如同盲人摸象,几乎没有研究价值。
另外,武器研究或仿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不是临时解决几个小问题就可以实现。甚至仿制也只能仿其形,在科技和材料学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仿制都无法实现。
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因素制约,同时结合我国的武器发展史,才会给人一种错觉:我国只能仿制苏式武器,不能仿制美式武器。
只能说这样的理解,是偏驳的,不合理的。
读者们,关于“我国的武器发展史”,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水姓起源和来历:掌管水利的共工氏后人(以职业为姓)
水姓的主要起源非常早,是以上古时期的职业名为姓,在大禹治水之后出现了一个“水工”的职业,因此禹的孙辈就以水为姓氏。不过也有典籍认为水姓族人的祖先是共工氏,他是黄帝时期掌管水利的官员,所以后代以水为姓。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上古时期依水而居的先民取姓为水。水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16:170001谁是进入太空第一人?公布之人可能是替身,真人或被雪藏
(说历史的女人——第1356期)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止。在远古人们看来,太空是一片不可抵达的神圣之地,那里极有可能住着神灵。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人类开启了对太空的实践性探索和研究。于是,进入太空去了解太空,成为人类的重大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2:27:580000唐山大地震到底有几级?7.8级(遇难人数多达24万人)
唐山大地震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从1978年到现在不停地有人追问唐山大地震几级这个问题,其实专家对于唐山大地震几级这个问题早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根据唐山大地震震后3天的计算数据显示,唐山大地震是7.8级,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唐山大地震达到了八级。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6:50:5700021959年毛主席回家乡视察,参观公社食堂时问炊事员:你贪污过吗
“你是这里的炊事员,你贪不贪污啊?”1959年的一天,位于湖南湘潭的韶山冲里,众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因为这一天开国领袖毛主席回乡了。只见主席与几个年轻的后生汉子坐在一张长条凳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拉着家常。听说村子里还有“公共食堂”,毛主席便表示要亲自去看一看。“人生下来就是要吃饭的,所以吃饭的问题是一件大事啊,必须要抓好!”毛主席看了看食堂内部的情况,感慨着说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7:51:000001武则天墓为什么不能挖 盗墓贼找不到地宫位置(国家保护陵墓)
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一生都非常的传奇,而且先后侍奉过两代皇帝,死后武则天更是和李治合葬在了一起,在梁山乾陵。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帝王合葬陵,也是唐十八陵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陵墓,关于这个墓有很多传闻,说武则天墓不能挖。武则天墓为什么不能挖国家保护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8: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