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干什么 为何不重整旗鼓再下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末的赤壁之战,为三国时期南北对抗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操在失利后未再追求一战决胜,而是采用了稳守防线、避免决战的策略,显示出他对孙、刘两家长期抗衡的深思熟虑。这一阶段,曹操通过多次出征,精准歼灭敌患,以及在边疆区域设置“三征”将军,构建了坚实的防线,为后来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一、南方势力的扩张
赤壁战后,南方的孙、刘集团开始不断扩张。孙刘联手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孙权在扬州进攻合肥,占领了江北的历阳、濡须、皖城等重要据点。这一扩张趋势一直延续到刘备入蜀后攻取汉中、上庸等地,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达到高潮。
二、曹操多次出征,歼灭敌患
曹操在关陇地区平定后,进行了多次出征,共有8次大规模出征,其中以到扬州东线的合肥与濡须口最为频繁。他对待南方孙、刘与对待西北凉州诸将的态度有明显不同。对于南方,实力较强的孙、刘,曹操主要采取稳守为主,不与对手长期纠缠,迅速撤退的战略。而对于势力分散、较弱的凉州军阀,则坚决予以歼灭。

三、曹操巧布棋局,巩固防线
曹操在南方采取的策略是稳守为主,这一点体现在他两次攻打孙权的濡须口和进军汉中与刘备作战时。一旦陷入僵持,曹操都会迅速撤退,避免长时间的决战。即使在关羽留守荆州的情况下,曹操也没有过乘虚进攻的打算,而是维持着稳守襄阳的局面。
曹操巧妙地利用外军,建立了以“三征”为长官的边疆防区。这个“三征”即征东、征南、征西将军,分别负责扬州、荆州和关中、汉中等地区的军务。曹操通过设置这些将军,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确保了中原的安全。
征东将军负责扬州,曹操在扬州前线采用了留驻外军的策略。张辽在扬州防务上有着卓越的表现,成功挫败了孙权对合肥的进攻,稳固了这一地区的局势。
征西将军负责关中、汉中等地区,夏侯渊在这一战区主持军务。曹操通过夏侯渊的努力,成功平定了马超、韩遂的叛乱,巩固了关中的防线。

曹操在南北对抗的局势中,通过灵活运用军事策略,精准布局防线,确保了边疆的稳定。他对待不同敌人的战略灵活变通,不仅稳守重要地区,还在外围设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来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曹操的巧妙布局,展现了他在三国时期政治军事上的卓越智慧。
这个名字有多“旺”?历史上叫这个名的三个女子,全嫁给了皇帝
世人皆向往权倾天下的富贵生活,所以从刚生下来时起名字便是一样重要的举措。在古代,名字寓意着人的一生,名字起的好生活便会幸福安定。古时候的高官大臣不会认为名字只是个代称,名字不只是一个称谓,从古到今名字一般都被赋予某些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社会、风俗、重要节庆日等等用作名字。我要新鲜事2023-12-03 19:30:380003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太监?
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太监?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关于中国太监的文章。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但是,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的?为什么会出现太监?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9:33:480000明朝末期发动兵变 崇祯居然这么说(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觉得士兵要求军饷是无耻行为。在我国经过了非常多的王朝更迭,虽然很多王朝在前期和中期的时候都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因为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度,所以皇帝的人选一般都是从皇帝的孩子中间选出来这样的可选性就太少了,也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明君,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多疑,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到了最后的崇祯皇帝就有着很大的差距了。明朝兵变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46:25000712003年陕西男子刨出6吨重的夜明珠,估值22亿,如今成为公园路灯
“哇,这竟是凡间之物?”2007年,西安博览会上,一颗巨大的夜明珠作为主要展品展出,周边围满了早已期待一睹真容的人,他们惊叹不已。这时,主办方拉上四周的窗帘,关掉灯,让该展馆变得漆黑一片。但是房间里灯光刚刚关掉,夜明珠便“大显神威”。它释放出淡绿色的光芒,房间很快被照亮,宛如开了一盏巨大的灯,并且直视“这盏灯”时,一点都不会像普通灯光那样伤眼睛。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1:35:350001为何周天子不掌握军队 任由诸侯壮大 削弱周王室的权力
我要新鲜事2023-12-27 19:22: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