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手握80万重兵 国家有难却不出手相救 亡国后他又痛哭
在明末时期,大地上农民起义的火焰蔓延,明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然而,在这危急时刻,备受瞩目的大将左良玉却陷入了沉默,手握八十万大军却迟迟不肯出手相助,最终导致明朝的溃散。左良玉内心深处的挣扎,他在战乱中的英勇,与朝廷之间的隔阂,都构成了这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觉醒的左良玉
明末时期,农民起义如滚滚洪流,席卷大地。而作为曹文诏大将军得力助手的左良玉,曾在东征西讨中英勇无畏,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1636年,左良玉领导自己的部队,奋勇剿匪,为明朝政府平叛有力协助。他的英勇赢得了河南巡抚的高度赞扬,成为朝廷眼中的武将楷模。
时局逐渐变得复杂,朝政由宦官专权导致腐败横行,百姓生计艰难。在这黑暗的时刻,左良玉挺身而出,对阉党专政心怀不满,勇敢揭露宦官们的贪腐行为。他的直言不讳,却招致了朝廷宦官的嫉恨和打压。
二、朝廷的背离
随着左良玉的揭露,宦官们纷纷回朝谗言,诬陷左良玉专横跋扈。这一次揭露贪污行为的举动,让左良玉与朝廷产生了隔阂。明末朝政的黑暗,让左良玉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他开始对保护自己的军队更感兴趣,与朝廷的合作逐渐疏远。
与此同时,起义军在这个动荡时代崛起如日中天。而左良玉的懈怠,使得起义军得以在后方逐渐壮大,与明朝形成对峙。1636年,左良玉与汤九州在河南抵挡起义军,虽然一度占据上风,却因左良玉的突然掉头撤退,使得汤九州军队陷入覆灭的境地。左良玉的懦弱举动,让人们开始对他的勇气产生怀疑。

三、败退与悔恨
1643年,南阳。左良玉英勇地抵御张献忠的偷袭,保卫家园。然而,明廷对他的期望却与他的计划背道而驰。局势急剧恶化,北京沦陷,皇帝崇祯自尽。而左良玉80万大军未能及时赶到,他得知京城覆灭的消息时,悔恨不已。
“这都是我的错!”左良玉痛哭自责。他意识到自己多次推辞对朝廷的合作,让起义军趁机崛起,导致明朝的灭亡。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他的悔恨再也挽回不了明朝的覆灭。

左良玉的故事,是明末时期政治动荡与个人抉择的缩影。他在起义军的冲击面前,曾展现出英勇的一面,却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与背离,导致了朝廷与他的隔阂,最终在悔恨中迎来了明朝的覆灭。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选择与决断,在关键时刻可能决定一个朝代的存亡。
刘邦为什么要杀张良:猜忌之心(怀疑要谋反)
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张良,到最后建立汉朝刘邦欲杀了张良,原因之一是刘邦在建立汉朝后猜忌之心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当年出生入死的功臣不再有信任之心,对于一些异姓功臣或者是诸侯没有半点信任,另一方面刘邦的功臣也有被人诬告逆谋的罪名,种种原因之下刘邦决定将自己身边的功臣尤其是异姓的人赶尽杀绝,自然张良也受到迫害。一、张良与刘邦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2:13:070000马鹿洞人是什么 特征不同的晚期智人(当时的少数民族)
人类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地球上生物的演变,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领域。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时期聚居不同的人群,如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等等。然而在云南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做马鹿洞人。其特征和现代人有着明显的不同。马鹿洞人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14:110000彭姓起源和来历:颛顼后裔彭祖受封于大彭(以国为姓)
彭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颛顼帝的后裔籛铿受封于大彭之地,以国为姓。二是源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熊彭名打败晋军,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以他的名为姓。三是源自战国时楚国的官职-彭师、彭军等,后来简化为彭姓。彭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颛顼帝后裔:籛铿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35:220000格罗弗·克利夫兰简介:系无名总统,就任期间推行改革
格罗弗·克利夫兰生于1837年,终于1908年,享年69岁。格罗弗·克利夫兰是美国的第22的,同时也是第2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克利夫兰是唯一一个不连任的总统。内战之后的克利夫兰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成功就任总统,他在任期内解决了美国国内的许多矛盾,包括工人罢工等等,同时还在政府内部安插了多个民主党派的人士。一、克利夫兰改革制度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3200013萧何简介:汉初三杰之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第一功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家都听过,这里的萧何指的是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功臣,与张良、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而在汉初三杰中,萧何的功劳无疑的最大的,他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并且是军队后勤的保障。尽管刘邦晚年杀了很多功臣,但对萧何还是很信任的,刘邦死后两年,萧何也病逝了。一、萧何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22: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