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从二品的布政使,能管得了正三品的按察使吗?
清代的司官一般指的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他们在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与角色。虽然两者都属于司官,但他们的级别却存在差异。布政使被尊为二品,而按察使则是正三品。这种等级差距不仅仅是个人职位的不同,更意味着权力与地位的截然不同。
那么,布政使与按察使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同级的合作关系呢?

十分微妙的关系
明代的布、按二司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创立的。当时为了平衡地方势力,他设立了各省的都指挥使司来负责军事事务,布政使司负责民政事务,按察使司则负责刑狱管理。这就是明代的“三司”体制。
在明代前期,这三个司共同组成了最高领导机构,对于重大政务需要联名上奏朝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发现布政使和按察使经常意见不合,为了推卸责任时而互相推诿。因此,朝廷后来设立了巡抚一职。
需要说明的是,明代各省并不都设有巡抚,一些省份的布政使仍然是该省的最高领导官。而且明代巡抚的编制属于京官,所以即使设立了巡抚,布政使仍被认为是该省的地方领导,地位高于按察使。
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各省的巡抚成了地方封疆大吏,而布政使和按察使则被降为督抚的属官。虽然职责没有发生变化,但地位大大降低了。
如果将其与现代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将清代的巡抚类比为省委书记兼省长,布政使可以理解为常务副省长,而按察使则是省政法委书记。
我们知道,常务副省长和政法委书记一般都是省委常委,属于副部级干部。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地位差距也不是十分明显。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被并列为“二司”,大致上也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平行关系。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政治体制的演变,更关乎着地方治理的改革。通过对过去的历史回顾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布、按二司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探寻地方治理的变革之路。
布政使职掌更为重要
在中国封建社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是官员中的高级职务,但从权力和地位的角度来看,布政使显然更加重要。布政使负责管理一个省的行政事务,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政令,并对下级州县进行考核。而按察使则负责处理一个省的刑名案件和驿传事务。可以说,布政使在封建社会的税收和国家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权力和责任要比按察使更大。
在雍正时期,密折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不仅仅局限于督抚一级,而是下放到了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两个层级。根据文献记载,各省的布政使在法律上被赋予了密折的权力,而按察使则不是标准配置。这也表明,朝廷对布政使的重视程度更高,甚至希望他们监督和制约督抚的行为。
衡量一个地方官员的权力和地位,品级固然重要,但与皇权直接交流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布政使胜过按察使。此外,清代地方官员的晋升有着严格的程序,对于任何职务的空缺,都有规定应该由哪些人来补任。
例如,如果巡抚职位空缺,布政使、内阁学士、副都御史等才有资格晋升;而如果布政使职位空缺,则通常不会调派京城官员来填补,而是规定只能由按察使晋升升任。
这也表明,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在职务上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品级和职能的不同,按察使要想成为地方大员,必须通过布政使这个"门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担任督抚职务的条件。
也会有特殊情况
在各个省份,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差异并不明显,他们都在督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如果督抚有意偏向某一方,那么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咸丰七年,江苏省的江苏按察使王有龄和布政使徐有壬就是这样的例子。然而,这两位官员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江苏的总督何桂清和王有龄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有龄依仗着总督的支持,对徐有壬视而不见,并总是喜欢抢风头。徐有壬长期受到压制,他内心的愤怒终于无法忍受,于是他上书弹劾王有龄,指责他插手钱粮事务。
朝廷得知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和,便发文询问总督何桂清的看法。虽然何桂清为王有龄辩护,但他也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太深。在他的推荐下,王有龄被调任为浙江布政使,不久后又调任为浙江巡抚。
徐有壬对此事耿耿于怀,但他也明白官位高者压制住官位低者。他将这笔账记在了心里。然而,罪有应得,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驻扎在常州的何桂清弃城逃跑,一路逃到苏州。
这时,徐有壬已经升任江苏巡抚,他以何桂清“弃守城池”的罪名拒绝他入苏州城。咸丰帝去世后,朝廷没来得及处理何桂清的问题。等到慈禧垂帘执政后,何桂清被问斩,成为慈禧掌权后第一个被杀头的地方官员。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这里不一一详述。这些故事无非是要说明,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只是在品级和分工上有所不同,他们之间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清代从未出现过按察使能够越过布政使升任巡抚的情况,这正是清代官制中的奥妙之处。
为啥古代的科举制度 不能打破上层垄断(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各种费用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隋朝时期创设了科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考试的方式从平民当中选拔一些官员,以打破世俗对权力的垄断,从而巩固皇权。可是事实却是不尽人意。隋唐时期的科举不仅是没能制约世族,反而成为了确保氏族地位的新途径。一、科举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58:580002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奥斯曼解体原因是什么(1922年灭亡)
奥斯曼帝国在人们的印象里,都是极大地推行扩张策略,甚至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恐怕没人会料到原先傲慢的奥斯曼帝国最终解体为40国。除了对于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较为震惊外,大家对于奥斯曼帝国有没有攻打中国有好奇心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540004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中途岛战役:掠夺战略资源(清除南侵阻碍)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的一个转折点,此前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为什么又迅速的发动了中途岛战役呢?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中途岛战役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50:2500001986年邓公到百色视察工作,邓榕笑问:爸爸,听说那时你总打败仗
1986年1月27日,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央干部前往广西百色进行考察,同行的还有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一路走来,邓小平同志敏锐的注意到广西的经济发展在各个方面已经是颇有成效了,但也依旧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对于在视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邓小平同志总会让随行的秘书详细记录下来。在即将到达百色的时候,小女儿邓榕突然向父亲邓小平问道;“爸爸,您参加百色起义的时候多大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30:500000慈禧冬天喜欢玩的游戏 却是太监的噩梦(冰床游戏)
太监要在寒冷的额冬天用人力拉病床。慈禧老佛爷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给我国起到的是负面作用,他作为整个国家实际的掌控者,却是非常的贪图享乐,在政绩方面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但是在娱乐和饮食方面却想了很多招数。在清朝末期还没有电视剧电影这样的娱乐方式,慈禧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编造一些娱乐。比如说在冬季他很喜欢的拉冰床。绝对就是其中之一。冰床设备我要新鲜事2023-07-17 21:34:140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