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士兵阵亡之后,家属居然能拿到三十两白银的抚恤金?
我想以这篇文章作为近两年来有关南明史的这一系列文章的结语,可能以后还会写一些有关南明政权的文章,但那都是对之前文章的补充或者是纠错罢了。我特别喜欢看一些网友的评论,在一些有关明清史文章的底下。我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有很多人还是非常固执地相信清廷入关之后一定比明朝强。就比如说有不少人认为清廷给士兵的待遇比明朝强。

明军。
在明清两朝士兵待遇这个问题之下,又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那就是清军士兵的军饷和抚恤金问题。
经常有人拿这段出来用来证明清廷给官兵的待遇比明朝好“恤守怀庆、援济源阵亡将士。予副将常鼎祭二坛全葬。荫一子銮仪卫指挥佥事、世袭参将陈国才祭一坛。荫一子銮仪卫百户世袭。守备五员,银各一百两。千总七员,银各八十两。把总八员,银各六十两。兵丁一千七百五十五名,银各三十两”乍一看确实挺吓人的,七个千总每个人家属得到了抚恤金八十两白银;八个把总每个人的家属得到了抚恤金六十两白银;五个守备每个人的家属得到了一百两白银的抚恤金;一千七百五十五名绿营官兵每个人的家眷得到了抚恤金三十两白银。不算金玉和、常鼎、陈国才三人,清廷为怀庆之战阵亡清军支付的抚恤金高达五万四千余两白银。可见清廷对于军人这一群体的重视程度。
清军绿营。
但是各位可能经常听到过一句话“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清廷自身的财政在其刚刚入关的二十年间本身就相当困难,如果真的都能发得起抚恤金,那清廷各地的将领和地方官何苦要在军饷问题上叫苦连天呢?换句话说,大清朝廷连该给的军饷都憋不出来,还能付得起如此之多的抚恤金吗?金玉和部的战死者有1755人,抚恤金就高达54000余两白银,那后来在靖州阵亡的5100名清军,清廷又该支付多少抚恤金?
清军。
好,咱们假设清廷都能发得起。再看看降清之后的大同总兵姜壤在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八月,也就是怀庆之战两个月之前的章奏“自五月起至今,止支放 官军月粮,并犒赏有功官丁,通计共银九万二千七百四十两九钱三分零,除支前项银钱外,尚该不敷银五千四百七十六两八钱六分零,不得已于仓贮杂粟内补发讫。见今饷库声悬,并无分毫存贮,值此民穷财匮,疮痍未起,又兼今岁冰雹屡灾,征解更难,恐将来庚癸频呼,隐忧可虑。贼氛未灭,僵武无期,诚不知何策以处此矣!臣言念及此,寝食俱废,忧心如焚。伏乞庙堂之上,内外合筹,边腹并重,早定兵食之大计”从1644年5月到1644年8月,姜壤本人给自己手下的大同兵马发粮饷,犒赏有功人员总共花了大约92700两白银,其中有一万两还是姜壤自己想办法凑的。

清军绿营。
昔日的明朝大同总兵姜壤有多少能战之兵,估计大概两三万左右,这个其实不太清楚,但肯定要比死于怀庆之战清军人数多啊。结果间隔不到两个月,一边是1755个阵亡者家属分54000两白银,一边是两三万活人他们的家属分92700两白银,这是什么道理?几万活人拿的钱还不如千把个战死者家属拿得多?能发得起抚恤金发不起山西清军的军饷?

明军。
但是如果看一看金玉和先生的履历那就明白了“金玉和,辽东人;仕明,为开原千总。太祖克开原,玉和降;授甲喇额真,予世职三等副将。汉军旗制定,隶正黄旗。天聪五年,擢礼部承政。六年,上阅兵,玉和与额驸佟养性等率所辖乌真超哈擐甲列陈试炮,上赉以鞍马。
明军。
八年,考绩,进二等副将。崇德元年,坐与吏部参政李延庚互举子弟,罢官,降世职三等甲喇章京。二年,从武英郡王阿济格伐明皮岛,以水师战不利,玉和不赴援,论死;上特宥之,但削世职。四年,复授甲喇额真。六年,从围明锦州,屡败敌;敌夜攻濠堑,击却之,斩级五十。七年,锦州下,并克塔山;予世职牛彔章京。八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伐明宁远,与国光同克前屯卫、中后所二城。

清军。
顺治元年,擢工部参政。叙宁远功,进三等甲喇章京。既入关,迁梅勒额真。从军河南,署怀庆总兵官。时李自成窜陕西,余党掠河南,犯济源县城,玉和帅师往援;至则城已陷,夜半遇贼力战,中流矢,没于陈。河南巡抚罗绣锦疏报得玉和遗骸于柏乡西,请赐恤;进二等梅勒章京。乾隆初,定封二等男。
明军。
金玉和原先是明朝的开原千总,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破开原,金玉和以及其他四个千总战败之后突围逃跑,但是家眷在城内被俘获,于是不得不又返回开原投降,作为最早投降的一批汉军将领,金玉和自然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用,入汉军正黄旗,先后参加了攻打皮岛、锦州、塔山、宁远的战斗。到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金玉和已经为爱新觉罗家族效忠了二十多年了。所以就这么一个人,被大顺军给干掉了,那肯定给的抚恤金要多一些的,姜壤手下都是入关之后才投降的明朝官兵,那就只能先委屈委屈了。所以顺天巡抚宋权听说这事以后,在章奏上说抚恤怀庆清军是“何等盛事”“皇恩浩荡”。
明军骑兵。
有关清军因为缺乏军饷粮草而战斗力大减,甚至于整支军队在行军的路上慢慢解体,这种记录可谓是比比皆是。但为什么“清廷的待遇好”这快成共识了呢?还有些编出来的胡话是这样讲的“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清军绿营兵。
一般来说评价南明史,无外乎这几种态度:第一,顿足捶胸,看完南明史就“血压升高”;第二,反复复读“崇祯皇帝应该南逃”;第三,说明廷“该亡”,并且认同清廷入关。而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又往往会固执地认为清廷给前明军人们的待遇是很好的,明军大规模投降是因为军心所向。
满洲八旗军。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思维误区:胜利者一定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话其实只可能在秦末有一定的道理,在南明史中是绝对讲不通的。统治者能取得天下,最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强悍的武力。满清朝廷的武力支柱就是那三十多万满汉蒙八旗男丁,对南明军队真正能构成威胁的也只有以满汉八旗兵为主的南下清军。如果清廷真的取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何苦要在各地修筑满城,驻扎八旗兵呢?可以说,南明王朝的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众多悲剧中的一场,但毕竟这场悲剧已经离我们有四个世纪之久了,看一段历史就“血压升高”那大可不必。
明军。
有关明清军饷的讨论,其实我可以用上一句不太好的俗语,那就是“有奶就是娘”谁给好处就理直气壮地投靠谁,这种思维其实挺危险的,把那些说了千次百次的大道理全都剔除掉,只说一点:“明朝”发不起军饷抚恤金,那为什么就一定认为“清廷”能发得起军饷和抚恤金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投降清廷之后,不但没有军饷,而且自己的战马还被自己的长官下令给了满洲八旗兵,清军的绿营苦大兵们就只能“荷戈步行”了。
貂蝉的下落之谜: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是虚构人物(原型为侍婢)
人们对于貂蝉可以说十分熟悉了,她是四大美女之一,同时因为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人们也都熟知她的一些事迹。可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貂蝉的下落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法,那么貂蝉最终结局如何,去了哪里呢?貂蝉的下落之谜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49:1200002010年拐卖33个婴儿的喻立香被判死刑,法庭上痛哭:我的孩子咋办
2010年,“6·10”全国特大贩婴案告破,整个贩卖婴儿的团伙被一网打尽,其中主犯喻立香因贩卖儿童罪当庭被判处了死刑。得知审判结果时,喻立香当庭痛哭流涕。她在所有人面前大声哭喊:我不能死!我死了,我的三个孩子该怎么办啊?此情此景让无数人唏嘘不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喻立香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她曾经贩卖过33名儿童,并给这些孩子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心理伤害。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4:55:500000《三国》中貂蝉怎么死的,民间关于貂蝉之死的猜测有7种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在真正历史上是没有貂蝉这个人的,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所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所以貂蝉怎么死的在正史上是没有任何记载的,而在《三国演义》中对貂蝉之死也没有过多介绍,只是说被曹操所俘虏,最后她下场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在民间关于貂蝉的结局却又很多种猜测,“惨死”和“善终”的说法都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貂蝉之死的7种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0:50:430002项羽的老婆虞美人虞姬,其容貌堪比古代四大美女(虞姬图片)
虞姬,中国秦汉时期项羽的女人,还有着虞美人的称号,生的非常的漂亮,切才华横溢,深得楚霸王项羽的厚爱,虞姬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呢?而且让貂蝉这个假冒伪劣产品上榜?(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貂蝉这个人),下面就来和下编一起来看看虞姬图片与她和项羽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最后的死亡。楚霸王项羽的老婆,虞美人虞姬楚汉传奇中李晓衣所扮演的虞姬图片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8:50:320001上海滩三大亨张啸林投靠日本,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大义除害
谈到曾经的上海滩,可是非常混乱的,而当中最厉害的人物,就属上海滩三大亨,张啸林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他却在最后选择为日本人工作,想要成为上海滩唯一的老大,然而汉奸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最终还是被贴身保镖以除汉奸的名义杀害。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一、张啸林为称霸上海滩当汉奸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5:1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