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栋部降清之后真的战无不胜吗 战绩水分太多
李成栋,广东清军的统帅,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与今天对他的普遍印象存在很大的差异。

李成栋的性格和行为在历史上常常被误解。一些史料揭示了他在某些方面的残酷和不择手段,但也表现出了他的耿直和对抗清军的决心。李成栋之所以反清,很可能与内心的“良心发现”有关。例如,有关“赵夫人歌”的事件,赵氏为李成栋所爱,她曾反对李效忠清朝,激励了李成栋反清复明的决心。这一事件反映了李成栋并非死心塌地地效忠清廷。
李成栋在为清军效力期间,对抗清军义军的屠杀行为却引发了争议。他参与了嘉定三屠、松江之屠、金山卫之屠,以及广东清军对抗抗清义军的镇压行动。这些事件中,血腥和残忍成为了李成栋的标志。然而,这也反映了当时乱世中的军事现实,清军在维护清朝统治和对抗反清势力方面采取了残酷手段。

李成栋的战绩看似辉煌,他俘获了南明皇帝等多位重要人物。但这并不代表他在硬仗面前表现出色。大部分情况下,他的对手都是非正规的抗清武装,由老百姓组成。在真正的硬仗面前,李成栋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他的反清部队中没有正规军,主要依赖乡兵,这使得他在一些战斗中并不占优势。
举例来说,当他面对正规军时,如清军指挥官焦琏的部队,他并未取得胜利。焦琏成功保卫了桂林,尽管李成栋拥有较多的兵力。这表明,他的胜利并非来自于对正规军的击败,而是对乡兵的屠杀。

李成栋的历史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过度夸大。他的确俘获了一些南明皇帝,但他主要的对手是乡兵和非正规抗清武装,而在面对真正的正规军时,他并没有表现出惊人的实力。李成栋的历史地位需要更全面的审视,包括他在乱世中的行为和对待不同敌人的方式。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了战争中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历史告诉我们,战争背后的现实通常受到政治和军事权衡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对待俘虏的方式。
朱祁钰: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英明皇帝 他如何拯救了大明王朝
明代景泰时期(公元1450年-1457年),一个鲜为人知的皇帝,朱祁钰,却是一位传奇君主。他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危机,重振了皇权,以明智果断、勤政爱民的方式执掌国政,充满了传奇和波折。值得深入了解。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吴贤妃所生。从小就备受父亲和哥哥的宠爱,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被封为郕王,享有卓越的地位和待遇。我要新鲜事2023-10-28 20:40:570000清朝的“宰白鸭”到底有多残忍 父母亲自陷害 县官都于心不忍
在古代的王朝社会,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秘闻。其中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是清朝时期流传的“宰白鸭”。这种残忍而血腥的行为涉及到了富贵家族和商贾,甚至连父母也会将自己的子女陷害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的家庭被金钱收买,用他们的生命替代富有者的刑罚。这种行为违背了法律的底线,冲击了公序良俗与道德原则。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9:22:150000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排名:周朝存活了790年(西夏最短)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朝代,无论是奴隶时期的朝代,还是封建时期的朝代都代表了那一段历史时期的特征,展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但是在这些朝代之间存在着时间长短的差别,有的朝代存续时间长,有的朝代则存序的时间短。目前在我国历史上朝代最长的分别是周朝、商朝、夏朝、汉朝、宋朝、唐朝、明朝、清朝、辽朝以及西夏。一、周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41:030000王安石向苏洵提亲 苏小妹看完文章说:不可 他儿子不长寿
苏小妹,尽管不以容貌出众著称,但却以她的聪明才智成为了家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位北宋时期的大家闺秀,在父亲苏洵的引导下,展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智慧。苏小妹在年幼时,由于苏洵的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没有被束缚于当时女子应学的女红等琐事。相反,她得以自由地探索知识和思考。在苏家人才辈出、世代传承的书香熏陶下,她的才情也得以培养和展现。我要新鲜事2023-11-08 20:37:07000013岁男孩捡到白色玉玺,无偿上交国家,44年后专家为何再次拜访?
人流不息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馆藏着一个重量级文物——“皇后之玺”玉玺。这块玉玺的地位在我国考古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更是名列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而这样一份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不是考古学家的功劳,而是一位13岁的小学生玩耍时发现的。那么,这块“皇后之玺”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背后又蕴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奥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0: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