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5岁状元试卷真迹:2000字零失误,洪秀全的字与其没有可比性
《新唐书·选举志》有云:“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制…”无论是如今还是古代,对读书人而言,写字是立身至关重要的一种方式,字写得不好,定然会被认为“字如其人”。
唐朝如此强调,明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明朝时期的科考而言,字写得好就是一个加分项,否则别想和科考扯上关系。从被发现的一张状元文章来看,就能知道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字写不好的结果
讨论明朝发现的状元文章之前,此处先看一下字写不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从明朝开始,朝廷便进行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参加科考的才子必须要写的一手好字,至少不能潦草和马虎。
为什么这么说呢?清朝中后期的洪秀全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反面教材。洪秀全出生于耕读之家,如此说来,他的家人也应当非常注重文化方面的培养。
也正是如此,洪秀全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到私塾中学习,并且有了七岁“读通四书五经及其其他典籍”的成绩。
然而,对于这个读书世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是难以恭维。首先要提及的就是他所写的字,许多人第一眼看了之后,感觉那不是读了几十年的书生能写出的,而是小学生在画鸭。

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缺陷,所以想要通过科考光宗耀祖的洪秀全才屡遭挫折。而今来看,这条道压根就不是为了他开通的,其他字写得好、有能力的都能考上了,只有他考了4次、年近30还屡遭落榜。
如果意识到错误,那问题还不大。然而,洪秀全不仅知错不改,还特别讨厌练字,认为练习写字是在浪费时间,应当将这些闲工夫用来通读经书和多写几句诗。
都说“读书可改变命运”,但事实却是“命运由态度所决定”。洪秀全的态度就是“死不练字”。因此,终年到头都不可能将书法练好,更不可能在已有规则之下考取功名利禄。
当然,他是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特例,就是规则不符合自己,就自己制定规则,带着太平军打下大半个大清江山,然后自己规定如何科考。
也许,就是因为心浮气躁,才让他大病一场,并在梦中与耶稣基督交流了几次心得,然后成为了上帝之子。
那么,洪秀全真的不知道状元都来自于写字很好吗?也许他就是知道的,只是不那么做而已,毕竟从明朝起就有先例。
状元爷的书法
被发现的字体写得很好的明朝状元原名叫赵秉忠,考取状元的那一年,他刚好25岁。
与洪秀全比较起来,赵秉忠也有极其相似的背景,就是家中世代都是读书人。当然,赵秉忠的家也有特别之处,那便是祖上很少有种田的,都是官宦之家。

山东自古出文人,孔夫子便是他们的楷模。赵秉忠也是来自山东,自小就受到家族的严格教育,虽然家里面地位高、有钱,但未曾变成一个纨绔子弟,而是成为了一个聪明好学之人。
历经十年寒窗之苦,赵秉忠最终在科考上发光发热,于25岁那年成为享誉全国的状元。不过,就这么一个凭借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后来却因为别人的陷害而被罢官了。
但就算是如此,他当年获得状元的考卷被保存得很好,当再次发现这一考卷的时候,人们始终都无法相信,那是人写出来的东西。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提及前些日子比较火热的书法讨论。某些自诩为大师的“丑书”发明者认为,规规整整的字体“毫无艺术性”,与打印机的非常相似。
对此,大师们沉迷于“吼”、“射”、“泼”等性情发挥,写出了只有自己才认识的字。而就算是如此,许多人还追捧为“艺术作品”。
试问,书法作品一旦没有了形体,那还叫书法吗?和画画不是更贴近?对此,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所以不进行深入探讨,让大师们自个儿去争论吧!
赵秉忠留下来的状元考卷大约有2000多个字,从头到尾,字体相当规整,间隔很得当,没有任何一个错字。如果不提及赵秉忠的名号,也许人们会以为,那就是“印刷”出来的东西。
让所谓的大师们不知道的是,随便乱写的东西相当容易做到,也可以称之为“率性而为”。但如此工整之字体,非严格执行训练和今年累月的功底,是无法做到的

并且,仅是依靠努力练习还不够,必须要拥有天赋,否则相当难以做到。当然,字体之间的间隔非常规整,说明至少要培养起强迫症,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字体只是科考的加分项目,也可以认为是入门券。即如今的作文考试而言,如果想要得到很高的评分,就必须要把字体写好,这样评分老师才有耐心看下去,否则最多只能给一个合格。
除此以外,这第2个加分项目就是文采。从赵秉忠留下的状元考卷来看,他可谓是文采飞扬,逻辑清晰,让人看了痛快淋漓。
所以综合这些来看,所谓的十年寒窗苦读,需要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相当强硬的书法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不但是状元,连秀才都考不上。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明朝时期的科考为什么要要求字体好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写字好是必然的加分项目,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第二、主要是为了防止舞弊。明朝建立初期,第1场科举考试就出了很多状况,朱元璋对此痛苦不已,此后恢复唐朝时期的写字要求,并将科举考试发展为固化人们思想的“八股文”。
自此之后,每个读书人似乎都患上了强迫症,字体写得相当规整。
结语
对比洪秀全和赵秉忠便可看出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怎么样,在人生中有什么样的功绩。

字体写得好的,总是令人敬畏不已,哪怕是他们的人生有污点或遭遇不可逆改的挫折,也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敬仰。
反观洪秀全,那字体简直跟小学生差不多,所以一直都是一个病诟点,加上后来他种种的变态行为,人们又不得不将“字如其人”联系起来。
黄巢虽然残暴,可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长安城内,人心惶惶。据说,皇帝已经悄悄逃走,连近臣都不知道他的去向;那叱咤京城的五姓七望,也已经在偷偷收拾细软,准备西逃;据说,那位“冲天大将军”的兵马,已压近城下。城中的百姓望着天,睁着不安的眼睛等待着:逃吗?带着一家老小能逃到哪里去,难道就抛下家私不管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16:300002这个皇帝从不上朝 却能牢牢把握权利(掌控皇权)
明朝的朱厚熜虽然不上朝,但也能够掌控权力。纵观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所有的朝代就可以得知,每一个皇帝当然都希望能够牢牢的把控自己的政权不让任何人有机会燃脂自己的皇位。所以皇帝会经常上朝来宣布一些自己的政策,从而掌控整个国家的走向,也只有多刷一刷脸,才能够让更多人对自己认可。但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他几乎是从来都不会上场,但是却能够把皇权给牢牢的把握住。不上朝的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9-25 20:10:590000遭霸凌后,15岁少年刺死施暴者被判8年,上诉前说:别牵扯班主任
每个人对青春的记忆大多留在校园中,那段时光安逸且美好。但总会有不安分的因素困扰很多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校园霸凌。近些年来,校园霸凌始终是网络热门话题,前些日子,网红摄影师“鹿道森事件”再次把校园暴力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曾在“遗书”写道:“压垮我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无数沙粒”。真正击垮鹿道森的,不单单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校园霸凌也占有很大因素,这种伤害花一生的时间也很难治愈。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24:310000强大的元朝怎么灭亡那么快?元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是一个国家新旺发达,国力强盛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国土面积面积的一个时期,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不过强大的朝代,最终也都会走向衰弱灭亡。元朝也是如此,也是走向衰弱和灭亡。那元朝怎么灭亡的?一、元朝灭亡的外在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38:320002古人说宁穷死 别娶生妻 是什么意思 (娶嫁过的)
古人俗语,宁穷死,别娶生妻,是不要娶嫁过人的女子。不论是从古至今,婚姻都是人生大事,而在古代的时候则是要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男性和女性到达一定年纪过之后就会谈婚论嫁,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也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取或者是去假的,也会有一句俗语,宁愿穷死也不能够娶生妻,这句话令人不得不去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会遭到歧视?宁穷死,不取生妻我要新鲜事2023-04-09 03:29: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