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是帝王的特权,为何霍去病在漠北之战敢封禅?汉武帝也不追究
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把封禅合在一起就是祭祀天地,这在古代是帝王的特权,非帝王身份,任何人不得封禅,否则就是违背礼制与僭越,属于大逆不道的罪名。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上古时期,就有帝王进行了封禅,比如黄帝、舜、禹等帝王,秦朝统一天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前,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位帝王举行过封禅大礼,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封禅是帝王的特权,如果身份不是帝王,不管是将领也好,贵族也罢,都是不能封禅的,但是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不是帝王的人有过封禅行为,这个人就是一代名将霍去病。
封禅大礼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霍去病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来到了贝加尔湖。共捕获俘虏和杀敌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
霍去病的封禅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这是汉武帝对匈奴发起的一场最大战役,在此之前,汉朝通过漠南之战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通过河西之战打通了河西走廊,而漠北之战则是汉武帝对匈奴实行的一次长途奔袭战,目的就是消灭匈奴的主力。

霍去病封禅
漠北之战这一年,霍去病只有21岁,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名将,出身私生子,母亲是平阳公主家的女奴,父亲是到平阳公主家办事的小吏,霍去病的小姨妈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爱乌及乌之下,霍去病成为汉武帝的近臣。
霍去病17岁时,以票姚校尉的身份参与了漠南之战,完全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居然率领800人的轻骑兵来了一次长途奔袭,而且大获全胜,斩杀及生擒敌人2028人,其中还包括了匈奴单于的叔父及祖父罪王族成员,因功受封冠军侯。
霍去病19岁时,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排行第二的军事主将,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这是中国历史最年轻的骠骑将军,没有之一。
霍去病
在第一次河西之战中,19岁的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向西行军1000多里,大败匈奴浑邪王、休屠王主力,斩敌8900多人,并缴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
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率领数万骑兵出北地,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先向北迂回,再向西行军,最后南下河西,行军2000多里,歼敌3万多人,俘虏匈奴贵族2500人,迫使匈奴浑邪王率4万多部众投降汉朝。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率领5万骑兵向北行军2000多里,大败匈奴左贤王,歼敌7万余人,俘虏匈奴贵族86人,横扫整个漠北,并且登上了匈奴人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与姑衍山,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
漠北之战
匈奴的单于王庭就在狼居胥山与姑衍山附近,也就是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狼居胥山与姑衍山是匈奴的祭祀圣地,匈奴也有祭祀的习惯,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俘虏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史记上说匈奴是夏朝人的后裔。
现在的问题是:霍去病是一个骠骑将军,又不是帝王,凭什么去祭祀天地?进行封禅呢?
霍去病这么做,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彰显功劳。
霍去病漠北之战的功劳是华夏族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已经成为后世朝代最高军事功绩,在霍去病之前,华夏没有人打到这么远的地方,更没有人长途奔袭2000多里在北方的大漠之中行军打仗,可以说霍去病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历史功绩。

霍去病功劳巨大,前无古人
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巨大的军功是无人可比的,一战歼敌7万余人,还是在远离国境2000里之外做到的,这种巨大的军功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哪怕是身为大将军的卫青,跟霍去病比起来,也要黯然失色。
然而霍去病创造这一切战绩的年龄只有21岁,如此年轻有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种巨大的功劳,年轻的霍去病难免骄傲气盛,同时也想彰显自己的功劳,所以霍去病借助祭祀天地的机会来彰显自己的功劳。
将领彰显功劳的方法很多,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有筑京观的方法,就是将被杀死的敌军尸体堆积起来,但这种方法过于残忍,而霍去病选择的是用祭祀天地来彰显功绩,这同样是一种方法,对于创造如此巨大功绩的霍去病,完全有条件用这样的祭祀来彰显功绩。
霍去病年轻气盛
二、侮辱敌人。
狼居胥山与姑衍山是匈奴人的圣地,一般来说,祭祀的地方都是比较神圣的地方,外人或者地位低的人都不能进入,更不用说是敌人,一旦敌人进入祭祀圣地,啥也不做就意味着失败与侮辱。
很明显,汉人的祭祀方法与匈奴是不同的,想想看,连自己一方祭祀的圣地都被敌人占领,并进行敌人的祭祀活动,这对匈奴来说同样是侮辱。
所谓的祭祀就是把自己的信仰寄托于神灵,结果敌人在自己的圣地进行了祭祀,这对匈奴来说打击了信仰,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比战败了还要厉害。
匈奴人
匈奴的信仰一旦动摇,就不可能再对汉朝产生威胁了,这也是一种打击匈奴的办法。
三、代替汉武帝封禅。
霍去病是汉武帝封的骠骑将军,古代将军率军出战其实有代替君主出征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假节,假就是代替的意思,节是皇帝的意思,假节合起来就是代替皇帝出征。
古代的通讯条件相当差,时间也很长,将领不可能事事请示君主,他得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力,所以就有假节的说法,霍去病打仗是代表汉武帝出征,那么祭祀天地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代替汉武帝封禅的。既然霍去病是代替汉武帝封禅的,汉武帝自然也不会追究了。
四、霍去病所进行的封禅与帝王的封禅并不是一样的。
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禅的帝王,但是霍去病封禅的时候,汉武帝还没有进行过封禅,从后来的记载来看,汉武帝之前古人封禅的流程已经搞不清楚了,没人知道礼仪应该如何进行。

汉武帝封禅
后来还是有个90多岁叫丁公的齐人提出了封禅的建议,于是汉武帝任命了一帮大臣开始制定封禅的流程,还进行了操练,并且还反复改了几次,才最终形成确定的封禅流程。
而在汉武帝封禅之前,汉朝人自己都不知道封禅流程,霍去病一个年轻的将军又怎么会进行封禅呢?这应该是后人的附会,或者说霍去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祭祀天地,这与帝王的封禅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或者霍去病所进行的祭祀并不是封禅,只是被人认为是封禅。
顺治帝为什么要违反祖制(对权力的渴望)
在清朝历史上,顺治帝的统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他在即位前后做出的一系列决定,显著地影响了清朝的政治格局。顺治帝选择违反祖制,自行任命继承人和辅政大臣,这一行为在清朝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个人的经历影响,也有政治局势的考量。1、多尔衮专权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2-22 20:15:360000内蒙古一羊倌,放羊几十年获独门绝技,惊动警方,53岁成刑侦专家
1952年7月,内蒙古赤峰市水地的一家供销社被盗,几匹布和一些饼干不翼而飞,生产队的领导焦急万分,立即命人调查此案。为了找到线索,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人,在现场找了个遍,可是并没有找到盗贼的一点痕迹。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沧桑的中年男人突然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现场,调查案件的人一看到这个人出现,眉头立刻舒展开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3:52:110000康有为换睾丸是真的吗 康有为的死亡或许和换睾丸有关
康有为是民国时期保皇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主持了戊戌变法,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在教科书上被尊为思想家、教育家。单单接触到这些可能会对康有为非常佩服,认为他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可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对他的另一种认知。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后流亡国外,娶了八个老婆,花两亿买了个岛,沉迷美色,最终六十多岁为了重振雄风还去换了睾丸。康有为换睾丸是真的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46:010003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韵事,为真爱放弃名留青史
辩机和尚作为唐玄奘的徒弟,本可以像他一样名垂青史,可是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私通,在历史上留下了淫僧的恶名,遭到世人的唾弃,而高阳公主,在唐代本来就是出了名的淫娃荡妇,在历史中,这两个人本不应该有任何纠葛,可是最走了一起,留下了悲剧,但是现在人都钦佩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真爱,不为强权。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韵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2:18:550005满清时期汉人为什么不反 满清的政策于汉人有益(善待汉人)
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古代非常讲究宗族姓氏等等,所以当初五胡乱华才使得民众如此愤怒。而清朝作为一个人数只有300万的少数民族入关时,拥有三亿之众的汉人为什么没有人反呢?即便出现过康熙雍正等盛世,但是后期完全没落,甚至出现过清朝最残暴的君主,为什么依然没有人反呢?满清时期汉人为什么不反文字狱的思想钳制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58: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