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屠城是政治需要吗 在当时是否合理 曹操如此残暴为何能成功
曹操的屠城行为虽然有其政治原因,但却让他失去了民心,最终未能统一整个中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乱、政治斗争的时代。而在这个时期,曹操以其枭雄之姿,成为了其中一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曹操以其强大的政治家能力和军事实力著称,但也因其多次残酷的屠城行为而备受争议。

曹操在三国时期以屠城的次数和残酷程度而闻名,尤其以对徐州的屠城行为最为显著。据史书记载,曹操在三国时期屠城次数最多,前后达到十次之多。整个三国时期所有的屠城记录加起来,曹操一方的屠城行为占到90%以上,其他诸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孙策与孙权各有一次屠城,而刘备一次也没有。
第一次曹操的屠城行为发生在攻打徐州时,他攻取了五座城池,全部进行了屠城,前后杀害男女数十万人,尸体丢弃在泗水中,甚至导致泗水不再流淌,五座城池变成了一片荒芜。
第二次屠城发生在曹操东征陶谦的过程中,他攻下了五座城池,包括东海与郯城,并打败了曹豹与刘备,继续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两次屠城造成了徐州地区数十万人的死亡,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备受推崇的诸葛亮,他是在曹操的残酷统治下逃离徐州的。

曹操的前两次屠城行为虽然与他父亲被害有关,但与无辜百姓无关,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曹操的父仇固然重要,但是否需要以屠城的方式来报仇?这些行为对无辜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与曹操父仇似乎毫不相关。
除了屠城,曹操还以其残暴的方式而臭名昭著。尽管有人认为他是可爱的奸雄,但他的行为却很难被称为可爱。他甚至表现出人格分裂的迹象,他自己写下的诗《蒿里行》中流露出的哀伤与他的残暴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对徐州的屠城,曹操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屠城行动。例如,他攻占兖州时屠彭城并俘虏了彭城相侯谐,还在官渡之战后一次性屠杀了袁军的七万多俘虏。
曹操不仅屠城,还屠杀降顺的敌人,这种行为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恶名。这一连串的屠城行为几乎成了曹操政治统治的标志,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恐怖统治。

曹操的残暴和屠城行为并没有带来长久的政治成功。虽然他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但他未能统一整个中国,未能成为真正的大一统者。相反,他失去了民心,最终在赤壁之战中败北,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与曹操不同,刘备是一个以仁义和得民心而著称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军事上并不如曹操强大,但他成功地吸引了人才和支持者,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股强大势力,这也部分归功于他坚持不屠城的政策。
95年莱温斯基在白宫对克林顿做了个动作,其好友后怕不已:有些过
2005年,32岁的莫妮卡·莱温斯基离开了让她心灰意冷的美国,踏上了飞往英国伦敦的飞机。7年前的一场风波,让她站在风口浪尖的之后,也让她在美国变得声名狼藉。这位出生于犹太家庭的漂亮姑娘,刚结束大学学业,便获得了进入白宫当实习生的机会,这本来应该成为她过上更好人生的开始,却也成了她如今四处碰壁的开端。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5:41:000003十大名剑之干将莫邪的故事,夫妻铸剑被杀儿子用剑复仇
在中国古代有十大名剑,每一把名剑身上都有一段故事,像十大名剑之一鱼肠剑,它是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勇绝之剑,而干将莫邪也是十大名剑之一,而且是十大名剑中唯一一的双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干将莫邪的故事吧。十大名剑之一干将莫邪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08:410002是谁杀掉了孙策
我要新鲜事2023-12-29 20:20:440000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跟不上时代发展(被封建制度拖垮)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败后的它被战胜国瓜分,大大小小被分为了四十多个国家。由此可见,奥斯曼帝国即使不在巅峰时期,其疆域也非常广阔。早期的奥斯曼帝国于17世纪达到了领土的巅峰,一度傲视群雄,甚至可以与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相抗衡。可惜的是,奥斯曼帝国不能与时俱进,制度仍然保持着从前的腐朽状态,以至于最后没落,奥斯曼帝国灭亡。一、奥斯曼人不能控制帝国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450000巴姓起源和来历:伏羲后裔后照居于巴水(子孙以邑为姓)
巴姓主要源自三大起源,一是源自伏羲氏后裔-后照,他定居于巴水,子孙以巴水为姓,后来简化为巴姓。二是源自周朝时期的巴子国,子孙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明清时期,蒙古族和满族的族人迁到中原后,就有不少族人汉化改为巴姓。巴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伏羲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3: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