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为何称三迤,山东为何称三齐?说出来别不信
一、云南-三迤(yí)大地
云南元谋人是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早古猿人之一,使得云南成为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禹贡九州中,云南部分地区属于梁州。
华夏与云南最早的交往发生在战国晚期,楚国派大将庄蹻率军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庄蹻先沿长江西进,进入巴蜀之后再一路向南,一直打到了滇地,后来秦国占领了巴郡和黔中郡,切断了庄蹻返回楚国的路,庄蹻便在滇地建国称王。
这是华夏史书对于云南最早的记载,庄蹻就成为古滇国第一任国君,其都城位于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

庄蹻入滇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各地修建“高速公路”(秦直道),并修建了一条从四川到云南的商道,这条道宽五尺,也被称为“五尺道”,从蜀地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使得中原与云南有了商业上的来往。
汉武帝时期,发动了针对西南夷的战争,滇王臣服于汉朝,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下辖19县,分别是:滇池、胜休、俞元、同劳、昆泽、谷昌、连然、味县、毋棳、贲古、来唯、律高、双柏、秦臧、弄栋、云南、叶榆、比苏、不韦,其地域均在今云南省,治所在滇池县(今昆明市晋宁区)。
东汉时期,益州下辖的犍为郡(今云南盐津)、永昌郡(今云南云龙)、云南郡(今云南祥云)、建宁郡(今云南曲靖西北)、兴古郡(云南蒙自)、朱提郡(云南昭通市)、牂牁郡(今云南曲靖东南)、越隽郡(云南丽江)都在今云南境内。

诸葛亮南征南中到达云南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南中,到达牂牁郡、越隽郡、永昌郡等地,最远到达今云南保山东北地区,直到平定所有叛乱,才班师回到益州。
西晋时期,云南地区从益州单独划出来,增设一个宁州,治所在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市),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攻取宁州,从东晋开始,云南开始被当地豪族爨氏统治,南朝宋、南朝梁虽有委派官吏统治云南,但云南实际统治权在爨氏手中。
隋朝时期,统一了天下,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昆州,唐朝初年,在云南实行羁縻统治,后夷人皮罗阁建立南诏国,唐朝册封他为云南王,南诏在唐朝与吐蕃之间左右摇摆,谁强就投靠谁,直到唐朝末年,南诏国被权臣篡位灭亡。
五代十国时期,段思平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政权,大理国后被蒙古人所灭亡,蒙古人在云南设置云南行省,云南二字正式成为地名,明朝时期,在云南设置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在云南府,今昆明。

云南大理段氏政权
清朝初年,沿袭了明朝的布政司制度,并推行改土归流的政治制度,逐渐改变了云南土司割据的局面,云南真正纳入了中央政权的实际控制之下,雍正到乾隆年间,在云南设置了迤东道、迤西道、迤南道。
迤东道指今云南昆明市以东地区,下辖云南、武定、普洱、曲靖、昭通、澈江、广南、东川、开化、广西、临安、元江、镇沅十三府,治所在曲靖府,今云南曲靖。
迤西道指今云南昆明市以西地区,下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鹤庆、姚安下府,治所大理府(今云南大理),民国时期改为滇西道。
迤南道指今云南昆明以南地区,下辖临安、普洱、元江、镇沅四府,台所在普洱府城(今云南普洱),民国时期改为滇南道。《清史稿 列传 卷二百十一》:此次匪遍三迤,情形迥不相同,非数千之兵、十数万之饷所能蒇事。

云南地图
道是清朝的行政区,云南由迤东道、迤西道、迤南道三道组成,因此把云南称为三迤或三迤大地,这就是三迤的由来,文人墨客也喜欢用三迤来作为云南的别称,因此流传下来,虽然迤东道、迤西道、迤南道后来被取消,但三迤这个名称却流传下来,一直到现在,仍然有人称云南为三迤。
二、山东-三齐之地
山东的别称是齐鲁,这个别称来自齐国与鲁国,齐与鲁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位置在今天的山东省一带,齐国的统治核心在今山东淄博,鼎盛时期占据了整个山东半岛,鲁国的统治核心在山东济宁,鼎盛时期占据了北至泰山,南达江淮,东至黄海,西到定陶的土地。
齐国加鲁国大致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鲁国在战国晚期被楚国灭亡,楚国和齐国又被秦国灭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郡县制,在齐鲁旧地设置了齐郡、琅邪郡、渤海郡、泰山郡。

齐国与鲁国占据山东半岛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推翻了秦朝统治,项羽进入关中之后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分封天下诸侯,他在齐国一共封了三个王,分别是胶东王田市,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齐王田都,治所在临淄(今山东临淄东),济北王田安,治所在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项羽在齐地分封三个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互制衡,谁也不能独大,与他在秦地分封三个王的目的是类似的,他的有心之举成就了一个名词-三齐,因此齐地就被称为三齐。
但是没多久,田荣就杀死了济北王田安和胶东王田巿,又赶走了齐王田都,并自称齐王,等于是田荣统一了齐地,这等于是打了项羽的脸,于是项羽率军攻打田荣,田荣失败逃走,在齐地被百姓杀死。

项羽在山东封了三个齐王,合称三齐
项羽立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并在阳城大开杀戒,杀死很多齐人,于是田荣的弟弟田横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并赶走了项羽所立的齐王田假,项羽被迫再次率军攻打齐地,因此陷入战争泥潭。
刘邦趁项羽在齐国作战的机会,从汉中攻打三秦之地,继而进入中原,最终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在垓下之战前,刘备封韩信为齐王,其封地就是齐国旧地,垓下之战后,刘邦又把韩信改封为楚王。
刘邦称帝后,把山东大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长子刘肥,刘肥的封号是齐王,汉文帝时期,刘恒把齐国的封地一分为七,削弱了齐国的实力,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齐地的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参与了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的叛乱,叛乱失败后,齐地的封王进一步被削弱,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实力逐代降低。

山东省地图
明朝时期,在齐地设置了山东布政使司,清朝时期,在齐地设置了山东省,山东二字成为省名,辖地多为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的旧地,因此齐鲁一直就是山东的别称,同时三齐的名字也流传下来。《史记 七十列传 苏秦列传》:夫一齐之彊,燕犹狼顾而不能支,今以三齐临燕,其祸必大矣。《史记 十二本纪 项羽本纪》:荣因自立为齐王,而西杀击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
在战国时期,称山东地区就习惯称齐鲁,这是因为有齐国和鲁国,在项羽分封三齐王之后,三齐也成为齐地的别称,在史书中特别喜欢用三齐这个名词来代替齐地,因此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分享几个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周瑜假死、诸葛亮吊孝、苏轼和东坡肉的传闻、乾隆微服私访时的奇遇等。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绵长,除了正史中那些有着严谨的记载、波澜壮阔的英雄人物和国家大事之外,还有很多色彩斑斓的有趣的野史故事,这些野史故事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却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坊间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1.周瑜假死、诸葛亮吊孝我要新鲜事2024-08-09 18:14:060009英布为什么会反项羽 背叛项羽和英布的野心有关
英布是秦末时期的一位猛将,投奔项梁后一直忠心耿耿,在项梁死后便是追随着项羽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按理说英布对项羽应该同样是衷心耿耿的,并且有了过命的交情了,在巨鹿之战中英布数次击败秦军,是有大功的人,为什么最终英布却反了项羽站到刘邦的阵营去了呢?英布为什么会反项羽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16:090000曹皇后一辈子没圆房吗:曹皇后一生无子(没有圆房)
曹皇后一辈子并没有孩子,但至于其是否圆房尚未可知。在记录曹皇后的电视剧当中,宋仁宗与曹皇后并没有圆房的记录。就算官家与皇后睡在一起,两人的氛围也逐渐暧昧。但是曹皇后也并没有与宋仁宗有夫妻之实,宋仁宗对曹皇后也只是十分敬重,并没有将其当做自己妻子的意思。两人之间的相处更像是君臣,而没有夫妻那样的亲密关系。一、曹皇后无子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27:150000马王堆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她与韩信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
1971年出土的辛追夫人,一经现世就引起了世人的惊叹,因为这具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尸体,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一时间许多人对辛追夫人好奇不已,还有一些关于马王堆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纷纷出世。据说她与韩信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还曾是刘邦的妃子。关于辛追夫人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10:4600034窝阔台和拖雷的关系,拖雷的不明死因造成蒙古帝国的分裂
根据史料记载,窝阔台和拖雷都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但是却在历史中因为权力的争夺,拖雷疑似被窝阔台杀害。很多人都知道,蒙古继承是根据幼子守灶的规矩来制定的,也就是说应该是拖雷接受继承,但却是窝阔台继承,甚至后来拖雷还因他而死,可惜没有多少人知道,拖雷是甘心替窝阔台去死的,窝阔台与拖雷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5:58: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