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留下了2句让人泪目的话
提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自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来,直至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共传12帝,国祚276年之久。
然而,在这十二帝王中,不乏众多少年幼主,如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们虽都是年少称帝,却在母亲、祖母孝庄太后的扶持下,开创基业、安邦定国,做出了不朽功绩。
历史就是这样出奇的巧合,大清国的国运、兴衰,竟然都是操纵在孤儿寡母手里。在清朝统治末期,充当大清国掘墓人的,正是慈禧太后和两代少年皇帝光绪和宣统。

这究竟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潮流,还是一个封建王朝冥冥之中注定的宿命,大清国再一次把国运压在了一对孤儿寡母身上,然而这一次不仅输掉了百年国祚,更是将有着千年文明的古国,陷于一场万劫不复的浩劫之中。
光绪帝不为人知,饱受身心摧残的童年
公元1875年,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驾崩,他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由于不务正事,终年沉溺于花柳之中,最终年级轻轻就毫无作为的死去了。
慈禧太后为了掌控大权、垂帘听政,使用手段逼死了同治帝的皇后和未出生的孩子,拥立自己亲妹妹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外甥爱新觉罗载湉,继立大统、年号光绪,从此开启了光绪帝悲剧的一生。
这位年仅四岁的幼童,在一个漆黑的阴森森的夜晚被抬入宫中,跪在同治帝的灵前,为大行皇帝守灵。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害怕,而自己的亲生父亲,又懦弱胆小怕事。
因为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为了不被人议论,撇清自己、保住身家性命,竟然选择辞官退隐,把自己亲生儿子独自留在陌生的皇宫中,可怜光绪皇帝4岁就要独自面对陌生的一切。
登基之后,光绪便受到了慈禧太后严厉的管教和约束,他可没有同治皇帝那么幸运,从小被慈禧溺爱、放纵。相反,太后在儿子身上吸取了教训,发誓一定要把光绪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所谓的培养就是让小皇帝管他叫“亲爸爸”,不折不扣地按规矩办事,不能差错一点,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指责和惩罚,比如被逼临朝听政,对于大臣们说的自己听不懂的东西。
小皇帝却要正襟危坐,如果坐不稳宝座,慈禧便三天不让吃饭,挨饿罚跪到天亮,并且看不到慈禧一个好脸色。就这样日复一日,光绪帝每天都在被逼着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还要不停地忍受慈禧三天两头的训斥和冷眼。
在诺大的皇宫中,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却是活得最小心翼翼的那一个,在慈禧面前,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为了让太后对自己放心,拼命压抑自己的天性,不敢有丝毫忤逆。
这也使得成年光绪皇帝的性格走向极端,没人的时候脾气暴虐,反复无常等。在皇宫中,就连太监都敢欺负幼小的光绪帝,用膳时太监宫女虽然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但是光绪帝愣是够不到菜,只能费力的夹一些最近的菜品、吃几口。
还没吃饱时,太监、宫女就将饭菜撤下去了,后来太监们更加放肆,直接把剩菜剩饭每次热一热就端上桌了,有的饭菜已经剩了,皇帝一度饿的无法忍受,被逼无奈,跑去偷吃太监的饭食。
慈禧以为是皇帝挑食,故意不吃饭有了儿子的前车之鉴,慈禧决定不能惯着小孩子,将偷吃的光绪帝狠狠地处罚了一顿。幼年的遭遇,慈禧的淫威,是光绪帝挥之不去的阴影,变得胆小又懦弱,偏执又暴躁。

一败涂地的自我救赎
人们常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样性格的人,何以担得起国家的未来?多年后,光绪皇帝终于亲政了,对于亲政后的光绪皇帝来说,或许是压抑久了,急需要一次彻底的反抗,让自己永远摆脱黑暗和恐惧。
很快机会就来了,趁着慈禧太后移居圆明园,皇帝稍微有点自主权时,以帝师翁同稣、康有为、谭嗣同为主要力量的进步人士,上书光绪帝,立志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史称戊戌变法。
这项改革首当其冲就是冲着满洲亲贵官僚机构开刀,他们要裁撤冗员,任命维新人士,废除八股取士,开办新学堂,招纳人才,并且要废除八旗亲贵特权。
这些措施很不错,但无疑都是在抢班夺权,要动摇贵族统治的核心权力,大大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光绪皇帝想用这次变法一展自己的政治报复,同时更想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一举改变自己被胁迫的被动地位。
他甚至不惜背水一战,谋划了“围园杀后”的行动,可惜的是,最终因为新派势力单薄,又错信袁世凯,被出卖而彻底失败。这一场翻身之仗输的一败涂地,也令光绪帝失去了人生最后的希望。
被囚瀛台,凄然死去
后来,光绪皇帝便被慈禧太后囚禁了,他被囚禁在南海瀛台。在那些日子里,光绪帝备受肉体和精神双重煎熬,慈禧太后派太监和侍卫严密监视,就连通往瀛台的唯一一座桥都拆除了。
为怕光绪溜冰逃走,还特地叫人每天把冰凿开,严格限制光绪的自由。每日吃不饱,堂堂皇帝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目光呆滞、疯疯癫癫,就连听到太后两个字,都会吓得魂飞魄散。
终于,在1908年光绪帝病重,弥留之际,大臣来传太后的话,要拥立自己的侄子溥仪为新皇。光绪帝听完只说了两句话:“找一个大些的岂不更好?不过太后的旨意谁敢违背呢?”
这2句话虽然仅仅只有20几个字,但却道出了光绪皇帝悲剧破碎的一生,同时又何尝不是当时千疮百孔的大清朝真实的写照呢?主弱臣强、慈禧当权,无人敢做先行者!
一生任人摆布,身不由己的光绪帝,就这样郁郁而终了。充当了一辈子的提线木偶,在临死时竟然听到又有人要接他的班了,这又是多么的悲哀又讽刺。
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他这两句话中不难感受到,他最后的愿望竟是希望太后找个已经成年的傀儡,这样至少这些人的人生中还保留有美好的阶段。

至少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美好的童年,不像自己,从小到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身一心,从来由不得自己。也许这也是光绪帝用尽最后一口气,为自己凄惨的一生,为同病相怜的溥仪,发出的最后的无助呻吟了。
赵云本可创造一生不败神话,但却被曹操干儿子给破了,令人唏嘘不已!
赵云在三国众多武将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个人形象高大英俊,自身武力又是对手稀少,个人素质更是忠诚不输关羽,而且比关羽更加有智谋。一生征战,几乎没有败绩,但是到了年老之时,眼看一个不败神话就要实现,却被曹操的干儿子给破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4:56:360001年龄最小的皇后,当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姨妈要叫自己奶奶
汉武帝的长子刘据深受父亲喜爱,本以为刘据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但是后来却发生了巫蛊之祸,刘据最后落了个被捕自杀的下场。刘彻的三儿子刘旦和四儿子刘胥并不受汉武帝的喜欢,而且刘旦还因为争夺太子之位,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而刘彻的二儿子刘闳和五儿子刘髆都是短命鬼,很小就去世了。刘彻一生中的六个儿子,前五个不是死的早,就是失去争夺皇位的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10-16 18:14:190000骑木驴到底是什么刑罚 一定是女性专属 古代一位硬汉也死于此刑
骑木驴常用于惩罚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性。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威慑人民,统治者创造了种种残忍的刑罚手段。其中,满清十大酷刑之一的骑木驴备受恐惧,尤其对女性具有侮辱性。然而,这并非女性专属,还有男性在历史上因骑木驴而死。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48:250001元曲四大家是谁?《窦娥冤》关汉卿排首位(及其代表作欣赏)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色诗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学时代我们就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的“元曲”,就是元代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元曲四大家是谁?大家多少都应该是了解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但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1、关汉卿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40:140000奈何桥是什么意思?转世投胎必经的地点(地府建筑之一)
在中国封建迷信中,奈何桥是阴曹地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送人转世投胎必经的地点。经过奈何桥时,行善着会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为恶者则被打入血河池受罪,这种传说目的也是为了劝人行善,少做恶事。一、奈何桥是什么意思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42: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