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的技术,打开秦始皇陵还需多少年?真的有希望打开吗?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坐拥天下。生前出入豪奢宫殿,衣食住行均为天下最顶级的待遇,死后的葬身之处更是工程浩大。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有限,加上古人的思想比较封建,导致他们对鬼魂风水等迷信的说法坚信不疑。
帝王死后的葬身之处对他们来说更是被认为关乎国家命运及王族后裔的兴衰。所以历代帝王在即位之初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有的甚至在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就开始修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直修到他们驾崩时才告竣工。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对自己陵墓的修建更是奢华无比。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历代帝王陵墓被盗的消息层出不穷,但秦始皇陵已被证实从没有被盗过。由此可见当时的保密措施多么的严格以及陵墓的构造多么的精妙。
秦始皇陵的修建
秦始皇陵是已知规模最宏大,布局最讲究且保存良好的帝王陵,也被称作骊山陵。
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始皇正式继承皇位,于登基第二年就开始修建陵墓,动用了当时72万的青年壮丁,规模宏大,到秦朝灭亡时还没有完全修建好,前后历时超过
39年,直到秦始皇去世后的第二年才全部完工。

陵墓选址遵照“依山而建”的传统,坐落于骊山北麓,南倚骊山、北临渭水,风水极好。秦始皇陵陵区分为陵园区和丛葬区。陵园区分为地宫,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
丛葬区最著名的就是兵马俑坑和马厩坑群,除此之外还有信徒墓地、劳工墓地和石料加工遗址。
地宫为存放秦始皇陵寝的地方,是最核心的地方,地宫上面是封土堆,是一座90米厚的人造小山,其他的所有城垣、建筑、兵马俑坑、陪葬坑都围绕着它,如众星捧月一般。
据史料记载,通往地宫的墓道一路布满由人鱼油制作的长明灯,转过弯是用各种宝石和夜明珠做成的繁星,地上是用水银灌注而成的江河湖海,巨大的墓室宛如一个地下宫殿,秦始皇的棺椁就放在宫殿的最中央,俯视着一切。
专家对秦陵面积的勘测
中德专家利用航空遥感技术,俗称核磁共振检测,对皇陵内部进行了探测和分析,建立了陵墓的3D图。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
封土之下30米深的地方便是地宫,支撑地宫空间的宫墙高度为30米,南墙宽度在16米,北墙宽度在22米。
遥感检测还发现,秦始皇陵由于地宫极深,直至挖到了地下水表层之下,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他们建立了地下排水系统,如今的排水渠还在正常使用,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聪慧。

为什么秦始皇陵得以完好保存
众所周知,秦始皇毕生追求长生不老。在位期间一方面派徐福及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以满足生前的长生不老。另一方面斥巨资在陵墓内,以炼丹术从朱砂中提炼大量水银,以寻求死后的长生不老。
水银在空气中易挥发,但在墓室这种极其密封的空间中就很稳定了,可以保存几千年。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秦陵内的地宫灌注了大量的水银来创造江河大海,用人鱼膏制的长明灯的燃料来创造灯火通明的景象。
古人相信水银可以延长寿命,治疗骨折,保持健康,同时还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延长寿命这种说法很显然是错误的,秦始皇在年仅49岁便驾崩,这与他大量服用水银丸保持长生不老有直接关系。
地宫内还弥漫着汞气体,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另外墓室的通道布满了各种自动机关,加上这些有剧毒的汞气体,足以杀死任何胆敢闯入的盗墓者。
虽然有很多关于陵墓盗洞的传言,但经过考古学家对地宫上的封土堆的勘测,至今地宫中的水银仍在上百吨以上,这便足以证实尚未有盗贼进入陵墓内部。

为什么不对秦陵进行开采
中国考古学家们1974年春季就已经发现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藏身之处也已经找到。但据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了40多年,秦始皇陵仍没有开挖的迹象。
一方面是因为当今的技术不够,无法做到对大规模文物的封闭式挖掘,导致文物发生氧化的化学反应,失去其本身的光泽和色彩,有的甚至会直接碎掉。
关于这一点兵马俑可以说是有前车之鉴了,兵马俑刚刚出土,他们都穿着紫色盔甲和战袍,但是没过多久,兵马俑身上的颜色就受到氧化并褪色,而且在挖掘的过程中对文物或多或少的破坏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是因为专家对秦陵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在地宫外围发现的两具身上插满箭弩的尸体令他们极为震惊。两千多年前的机关到今天仍运转自如,而且仅仅是在地宫的外围,可想而知地宫内部肯定机关重重难以进入。
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对帝王陵墓的挖掘多是出于保护,原则上不主张主动挖掘古墓。挖掘陵墓的背景,要么是施工破坏的古墓,要么是古墓被盗,要么就是古墓因为自然原因受损。
1956年,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向国家建议挖掘十三陵的定陵,由于没有做任何的防护,在空气进入密封近三百年的空间后,成百上千的字画绸缎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腐化,制造了中国考古学史上最大的灾难。
在此之后,陵墓就更加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重视。国家文物局已明确规定,不会自主地挖掘帝王陵墓,奉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现代考古标准。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如果他的陵墓能够被打开,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那么,以目前的技术,打开秦始皇陵还需要多少年?秦始皇陵有机会打开吗?据有关专家推测,秦始皇陵规模巨大,至少需要400年才能完全挖掘。

而且陵墓的开挖不仅要制造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保证秦始皇陵文物出土后不会被氧化,还要破除各种机关障碍,这以目前的文物保护技术尚不能做到。
幸运的是,秦始皇陵完好地保留到了今天,这不仅仅是一座坟墓,更是两千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仅仅出土的兵马俑就足以称得上是无与伦比的瑰宝了,等我们技术成熟的那一刻秦始皇陵定将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
赵匡胤为何打南方顺手打北汉却难以取胜呢(土地优势战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征战篇章中,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军事战略和地域政治备受瞩目。赵匡胤成功地在南方建立了统治,却在北方反复受挫,尤其是在对北汉的征战中。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土地优势和战术的运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南方战役:地理优势与战术灵活性我要新鲜事2024-02-04 21:50:210000赵姬是谁?秦始皇的生母(生性浪漫放荡)
你知道赵姬是谁吗?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帝太后”,这个女人的早年的时候被卖,后来被送人,好不容易当了王后,没多久就守寡了。后面开始掌握大权,还养男宠,野史上关于赵姬有很多的记载,那么赵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历史上赵姬是怎样的人?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4:37:520000上古创世龙神烛九阴,烛龙随手改天换地如今却被妖魔化
烛九阴这个名字相对比较陌生,但是烛龙相信还是听过的,这就是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神。我们平常熟悉的龙都是生活在大海当中的青龙,虽然传说也很厉害,但是在烛九阴面前,其实都是小罗罗,要知道烛九阴可是上古创世神之一,随手可改天换地。一、创世龙神烛九阴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12:140002先帝驾崩 新君是先守孝还是先登基(先守孝)
先帝驾崩之后,新君应该先守孝后登基。在每个朝代之中,一个新的皇帝想要登基,非常的复杂,并非是在前一任皇帝驾崩过之后,后面的皇帝能立马坐上龙椅登机。在西安皇驾崩过之后,新皇帝应该去先守校后面才能够登记,而且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灵前即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02:160002皇帝的龙袍不能水洗 穿脏了该如何处理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在封建社会中,龙袍作为皇帝身份的象征,在设计、颜色、制式等方面具有严格规范。然而,龙袍也面临清理和保养的问题。在古代,龙袍不能水洗,因此若龙袍变脏该如何处理成了一个问题。然而,皇帝们在处理龙袍的问题上,奢侈的做法令人惊叹,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8-24 16:54: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