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末代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体让人汗颜,堪比印刷体
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600多名状元,他们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金榜题名。
中国的最后一位状元叫刘春霖,他在书法方面的天赋让后世汗颜,其试卷真迹上的手写字,堪比印刷体。

状元刘春霖
1904年,刘春霖成功考上甲辰科状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后世经常称他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家境贫寒,却天资聪颖,他8岁时就进私塾读书,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他勤奋刻苦,深得老师喜爱。
在求学过程中,他在诗书画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尤其擅长小楷,他的小楷笔势飞鸿戏海,清秀中又带着刚劲。
许多人都知道“大楷学颜,小楷学刘”,这里的“颜”代指颜真卿,而其中的“刘”是指刘春霖。
后期刘春霖就读于莲池书院,吴汝纶院长赞赏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曾多次对他表示赏识。
寒窗苦读数年后,刘春霖顺利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晚清官员任用虽然比较混乱,但殿试相对来说还比较公平。
考官们阅完全体考生试卷后,将他和朱汝珍的考卷,同时呈给慈禧太后,让太后决定状元之位花落谁家。
朱汝珍的试卷排在刘春霖前面,也许是考官们认为朱汝珍的答案,要更加标准。
有民间传言称,慈禧太后在阅卷时也左右为难,慈禧认为这两个人都比较优秀,字迹也不分上下,朱汝珍的字迹比较清秀,而刘春霖的字迹刚劲有力,看起来赏心悦目。

就在这时,慈禧突然看到第一张试卷的署名是朱汝珍,这不禁让她想起了自己的“死对头”珍妃,一怒之下慈禧直接撕毁了这张试卷。
反观刘春霖的名字,慈禧认为“春”代表了吉兆,将会保佑大清长盛不衰,而“霖”也通常用于“久旱逢甘霖”,大清的一些地区正需要一场“春霖”。
就这样,刘春霖顺利成为中国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有人说,刘春霖中状元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字迹和名字,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比较片面的。假如他没有真才实学,他的试卷或许都不会出现在慈禧面前,何谈当上状元呢?
后世看到刘春霖殿试试卷真迹后,都表示很惊叹,这种字迹与如今的印刷体相似,当然这张试卷只是刘春霖年轻时的作品,难以想象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书法造诣将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书法特点
受大环境影响,中状元前刘春霖的字体,与清朝盛行的馆阁体相似,而馆阁体最注重工整,字与字之间间距相当,这也是他试卷真迹堪比印刷体的原因。
中状元后,他逐渐摆脱了科举制的束缚,开始创造自己的书法风格。
馆阁体通常比较方,看起来中规中矩,刘春霖在此基础上将字迹改为以瘦长为主,平添了几分飘逸。
正规的馆阁体,通常横成排竖成列,且笔画之间通常不会有连体,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的印象。
刘春霖则不会拘泥于这些条条框框,整篇真迹字字灵动,连在一起又会毫无违和感,给人一种视觉盛宴的感受。
除此之外,刘春霖还改变了馆阁体墨色均等的习惯,在书写过程中,他更注重美感,对落笔轻重,笔画粗细等都会仔细斟酌,通常他起笔收笔墨色都会比较重,中间就会相对较轻。
正因为在书法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晚年的刘春霖可以靠卖字为生,而后世也惊叹刘春霖的试卷真迹,就像印刷体一样。
许多人对馆阁体表示反感,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性,不能随大流。实际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美有千万种,并不是独特才美丽。
现在许多报纸的字体与馆阁体相似,因为这种字体大众接受度高,可以让读者一眼明了,同时它很工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古至今,都有人痴迷于书法,古有颜真卿、赵孟頫,今有书法协会的众位英才,作为接班人,我们也应该传承书法文化。
现在许多年轻人,将中国汉字文化抛之脑后。许多大学生大学四年除了填表,基本不会动笔写字,平常的作业都是电子版本。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传统文化也应当被传承。
好在2017年兴起网上阅卷,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注重书法,有的还会买字帖练字。
中国人讲究“字如其人”,一些重要场合通常都需要签名,这个时候如果字迹过于潦草,就会减少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分。
1979年,废品收购站“破锅”惊动文物局,鉴定解开3000年前的秘密
1979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平顶山文物局的干部们却异常激动!原来由于一通电话,他们将一个“锅”请回了文物局!虽然当时大伙见到这口“锅”的时候,都感到不可思议。但经过仔细的检查和鉴定,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那么这口“锅”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够让见多识广的文物专家们都兴奋不已呢?当眼前那个粗劣的麻包被打开的时候,平顶山博物馆的研究员孙清远瞬间瞪大了眼睛。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36:3300022022年81岁拾荒老人携带14万现金,民警调查后:潜逃18年的杀人犯
文|同心编辑|林画2022年6月的一个深夜,安徽阜南县公安局柴集派出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警人声称自己遇到了一个可怜的拾荒老人,希望警察能为其提供帮助。派出所的民警在接到电话之后立即赶往现场,废了好大功夫才找到这位拾荒老人,看着老人可怜的模样,民警决定先将其带往派出所安顿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拾荒老人死死的拽着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包,而且神色恐惧,这引起了民警的怀疑。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4:21:240000杨过的后人是谁,黄衫女子杨姊姊疑似杨过四世孙
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著名的射雕三部曲。虽然《倚天屠龙记》看似和前两部没多大的联系,但若没有之前的内容,就不会有这些故事。至于杨过的后人这一谜题,也在《倚天屠龙记》中给出了答案。揭秘杨过的后人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44:130000法正这个人物有多厉害 看看曹操如何评价(三国法正)
曹操把没得到法正看做是一生的遗憾。在易中天品读三国的时候,说出了一句让很多人为之震惊的话就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是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之,不过智者不寿年纪轻轻已经死亡,但是为了衬托出来郭家有多么厉害。而在之后网络上还出现了这么一个说法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反正这个人到底有多么厉害,凭什么他能够左右三国的存在与否。三国法正我要新鲜事2023-10-12 19:48:39000176年总理去世,谁能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叶剑英:只有邓小平最合适
1976年1月8日,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终年78岁。这个噩耗传来,中央领导人悲痛不已,在第二天成立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治丧委员会。可是很快,治丧委员会就面临一个难题:谁在总理的追悼会上致悼念词?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总理深知自己身上担负着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为将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周总理经常通宵达旦地处理政务。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2:06: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