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重男轻女,嫡大于庶”,那么嫡女和庶子哪个地位更高?
古代社会“重男轻女,嫡大于庶”,那么嫡女和庶子哪个地位更高?

我们都清楚中国古代风俗中两个基本的规定,一个是重男轻女,一个就是嫡高于庶。
古代人之所以重男轻女,是古代特殊背景下的产物,首先是因为男人的确在当时赖以生存的农业和战争方面占有优势,本源是封建帝王会通过内部礼制对妇女进行百般压迫,以求维护自己统治的纯洁性。
而嫡庶之别来源于的是妻妾之别。一般在古代家庭中,正妻只有一个,而妾、婢等可以有很多个,而且正妻的地位远远高于妾室,所以正妻所生的嫡子地位自然远远高于妾室所生的庶子。

而且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首先是只有男性才有考试做官、继承家业、参军等的权力,而且男性之间只有嫡子才能世袭官位,而庶子甚至分不到多少家业。
而至于嫡女和庶子的地位比较,则要从不同情况来说。
嫡女的优势我们常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种女性形象,她们是正室所生,出生高贵,锦衣玉食,知书达理,从小养在深闺,长大后要么嫁于皇亲国戚,要么入宫为妃甚至做皇后。

譬如《红楼梦》中的贾元春,她是贾政的嫡长女,是正妻王夫人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她才能入宫为妃,在回家省亲路上的排场堪比皇上亲临。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虽然出生富贵,可地位却很低微,多次受自己的身世束缚,虽然冰雪聪明却不能大展拳脚,最后还是只能落得个远嫁和亲。
可见嫡女虽然是女性,可是地位却已经比一般的男性要高许多了。家族会按照极高的标准去培养她,要求她温良恭俭、贤良淑德。

在培养期间,会提供极高的物质标准,锦衣玉食,一般交往的也都是地位不会低的人。
因为嫡女是家族生存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皇家的嫡公主可以通过和亲为国家带来和平和繁荣,而即使不再皇家,嫡女也可以嫁于王孙公子甚至是嫁入皇宫,给自己原生的家族带来无上的荣耀。
就像是明朝的永康公主,因为是嫡女,深受皇上喜爱,她的驸马即使没有任何功绩也可以加官进爵。
从这些方面来说,嫡女的确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嫡女的劣势嫡女的局限性根本就体现在她的性别上。在古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一个女人无论怎么地位崇高,都没有办法得到男人有的权力。
嫡女作为一个女人,在封建社会中,她们的作用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嫁人和生子,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嫡女嫁得不好或者生不出孩子,就算她是皇帝的嫡女,她这一辈子都会被人诟病,为人所不齿。
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资格接受教育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资格上朝做官。

即使这个女人有天大的本事,即使她是嫡出皇后,她的用武之地最大也不能超过后宫。
而后宫一旦涉政,在有些帝王手下,就是杀头甚至灭九族的罪名。
所以古代女子,无论嫡庶,都是没有继承权的,即使是家族里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她亲生父亲的爵位和财产也只会给她的丈夫或者其他她父亲的兄弟子侄,而这种时候,她的命运就会变得十分悲惨。

中国古代两千年也不过出了一个武则天而已,而即使是这一个武则天,也遭受了唐史乃至各朝各代史的侮辱和诟病,只因为她是一个女人。
因为古代封建礼教过于讲究宗族关系,女儿嫁出去就相当于不是本家的人了,变成了夫家的人,失去了家族的姓,所以无法继续保持家族的正统。
可见嫡女在继承权、受教育权、科举考试等方面都是毫无优势的。
庶子的劣势庶子从出生开始的地位便十分低微。

庶就是指妾和婢所生的孩子,妾是一家之主“非正式”的配偶,一般都是贫苦出生的女子嫁于有钱人家做妾,或者主任宠幸了婢女纳为妾。
而这些妾室与正妻之间的区别可谓是云泥,正妻要被尊称为夫人,而妾只能被叫做姨娘,在正妻面前只能像一个仆人一样听使唤。
妾的地位有多低,庶子的地位就有多低,甚至有些皇帝的庶子也照样过着很凄惨的生活。
庶子从出生开始的生活就大大不如嫡子,虽然下人还是会尊称一句少爷,但是庶子的份例、仆人数量都远远不如嫡子,得到的父亲的关注也远远不如嫡子。

譬如《红楼梦》中,贾环的地位就远远不如贾宝玉,甚至于连元春看到他都会嫌恶。
在有着嫡子也有着庶子的家庭,庶子连争夺家产的资格都没有,在嫡子继承了家业之后,庶子和他们的母亲很有可能被赶出家。
而这从出生开始的资源差别,很可能就导致庶子同嫡子命运里的差别,可能到最后嫡子蒙荫做官,家财万贯,而庶子只得流落街头。
庶子的优势庶子的优势主要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男人,他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地位。

虽然出生低微,但是庶子可以参与科举考试,可以入朝为官,只要他们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他们就可以鲤鱼跃龙门,靠自己的双手得到较高的地位。
而且古代贵族豪门家庭的嫡子并不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嫡子很可能存在缺失,这时,能力出众的庶子就具有了抢夺继承位的机会。
譬如清朝的“九子夺嫡”,虽然残酷,但是都是庶子争夺皇位的例子,而且清朝的皇帝中雍正同乾隆都是庶出,也可见庶子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因为庶子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嫡子的补充,虽然嫡子在位时,他极其容易被忽略,可是嫡子一旦缺失,庶子就可以补充嫡子的空位,作为一个替补,继续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嫡女和庶子所以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嫡女在出嫁以前在家里的地位是比庶子要高的,但是庶子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嫡女不行,嫡女永远无法得到同庶子一样的权力,她们只能依附于男人而存在。
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男女高低,而嫡庶之别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说到底,嫡女的地位根本上是比庶子的地位要低的。
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谁:孙权和唐朝张巡(塑造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其中的重点故事,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件事是虚构的,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并不完全都是虚构的,那么在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到底是谁呢?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9:30:420000无能的傀儡皇帝秦昭王赢稷,实际是个有城府的雄主
在很多人看来,秦昭王赢稷就是一个昏君,一个傀儡,一生都没有做什么贡献,但其实大家都误会了。怎么说呢,秦昭王完全是一位雄主,虽然表面上看似没有作为,但实际上秦昭王是一位非常有城府的一位君主,完全继承和发扬了孝公和惠文王的优良血统,并且奠定了后来嬴政统一天下的机会。正确认识秦昭王的所作所为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3:14:1500031994年,9位重量级专家拒绝同意建三峡大坝,他们的顾虑发生没?
三峡大坝是中国重要的骨干水利工程,它在泄洪、航运和能源输出方面独树一帜,不仅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三峡大坝的建立可谓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建设它是极其正确的决定。但在1994年三峡大坝修建之初,有九位重量级专家却拒绝在修建决议上签字。结合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这九位专家表达的反对意见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理有据。他们对建设三峡大坝究竟存在哪些顾虑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3:55:360000入木三分是谁的典故:王羲之 万千辛苦终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传王羲之在木头上写字能够入木三分,为人所惊艳。这便有了入木三分的成语,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同时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对文章或者是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入木三分是谁的典故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入木三分是王羲之的典故,出处是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5:490000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仲秋时节的开始(每年的9月7-9日)
中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一个季节6个节气,而白露正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过很少人知道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仲秋时节的开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55: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