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迁岐:战国竹简破解谜团,难怪诗经中说“来朝走马”
根据史记记载,因为“(狄戎)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亶父主张“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战略,于是迁到岐山周原,以躲避狄戎入侵。之后,因为地名“周”的缘故,古公亶父的部族就号称“周”。
然而考古发现,位于咸阳长武县的“碾子坡遗址”,现代学者综合判断认为是“周人迁岐以前的文化遗存”,但该遗址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没有狄戎入侵的痕迹,没有征服带来的巨变,因此古公亶父迁岐应与狄戎入侵无关。
问题在于:既然狄戎没有入侵,那么古公亶父为何迁岐?战国竹简记载的一条信息破解了谜团,如此也就难怪诗经记载古公亶父考察周原时说“来朝走马”了。

古公亶父迁岐,有无自由迁徙可能?
按照史记记载,古公亶父迁岐,属于自由迁徙,因为狄戎入侵,于是迁徙到了荒芜却又肥沃的周原。说荒芜,是因为这片土地上没有势力,属于空白区域;说肥沃,是因为周原土地肥沃,诗经中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种出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但问题是,如此肥沃之地,真的没有主人吗?甲骨文给出了答案。
首先,商朝武丁时期,周原已有一个“周方国”,后来被武丁灭掉。随后,武丁在此册封了一个商人的“周侯国”,不过“周侯国”存世不长,可能是在武丁去世之后被周围部落灭掉了,也可能是商人战略收缩,后来与崇国合并了。
其次,史书中的“崇国”,现代考古确认都城在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灞桥区,距西安市中心27公里,距离周原不远。崇国非常强大,是商朝在关中的据点,灭崇国是姬昌最为艰难的一场战争,可以想象古公亶父时崇国该多强大,对周围部族有多么强的震慑力。
值得一提的是,史记称“崇侯虎”谗言姬昌,导致姬昌被纣王囚禁,但甲骨文中的“崇侯虎”却是武丁时的名将。
基于上述两点,周原的主人只能是商人。或者说,尽管商人没有100%控制周原,但古公亶父想要迁岐,至少要得到商人的同意,否则就可能激怒商人,从而让部落陷入灭族危机之中。如此,古公亶父还可能是“自由”迁徙到周原吗?

战国竹简破解谜团,商王赐予古公周原
东晋时出土的战国竹简汲冢书,宋代失传之后,史家将散落的零星记载编为《竹书纪年》,上面记载了一段话:“(商王武乙)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由此来看,古公亶父能够迁岐,原因在于武乙将岐山赐给了他,将其视为商朝“附庸”,大概是希望古公部落(下称“姬周”)为商人征战,即武丁赐予岐山,姬周就有义务为其服务,权力与义务相当。
但问题是,竹书纪年中的一些内容,也未必正确,就比如这句话里的“自殷迁于河北”,说武乙有过迁都,就被殷墟考古推翻了,那么“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可不可信呢?以接下来的季历经历来看,显然是可信的。
史书记载,姬周在商人支持下,随后开始对狄戎开战:在武乙时代,古公亶父第三子季历,曾“讨伐西落鬼戎,俘虏了十二个翟王”;在文丁时代,季历又先后征伐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等等,并被文丁封为“牧师”。
除此之外,季历还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娶太任为妻室,以及不止一次前往殷都。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瑴,马十匹。”文丁在位时,季历至少有过一次前往殷都。
姬周的这些作为,以及与殷都的联系,如果没有商王的认可,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武乙“赐以岐邑”是可信的,符合之后的历史逻辑。

诗经“来朝走马”,其中朝是朝拜武乙
由此可见,古公亶父迁岐,绝非自由迁徙,而是武乙赐予。但问题是,武乙是如何赐予的?
按照常理,远在殷都的武乙,不太可能关注到西土的一个姬周小部落,崇国也没有理由把姬周推荐给武乙,因此应该是武乙巡视西土时赐予古公亶父岐邑。
诗经记载,古公亶父考察周原时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其中古今学者解释“来朝走马”时说是“早晨骑着马儿来”,但以上文分析来看,这里的“朝”显然不是“早晨”之意,而是“朝拜”正在周原巡视的武乙。
事实上,武乙应该多次前往西土,最后“武乙猎于河渭(黄河与渭水)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武乙震死于河渭之间,也从侧面佐证了“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的可信度。
因此,古公亶父迁岐,不是狄戎入侵,而是商王武乙的收编,从此姬周变成了商朝的一个“附庸”族群。
或许,后人突出姬周发家的正义性,于是将“古公亶父迁岐”与“狄戎入侵”建立因果关系,从而达到“天赐周原”的效果,而隐藏了武乙“赐予岐邑”,隐藏“商赐周原”的历史。
1994年,一美国航天学家来到张作霖墓前说: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
1994年的5月9日,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初夏。这天,沈阳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刚下火车的老者在早已等候在沈阳火车站的辽宁省外办和台办负责人的引领下,坐上了事先为他准备的加长林肯。人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可是,这位已经离家数十年的游子,却早已忘了乡音,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但老人那激动的情绪、一直含在眼里的热泪,却无一不在诉说着他对家乡的思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24:270000中国十大智慧书籍分别是哪些 这些书籍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中国十大智慧书籍分别为《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孙子兵法》、《史记》、《道德经》、《易经》这十本书都融合了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以及朴实的中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有很强的启迪作用。一、《论语》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21:550000郭开是谁他是怎么死的?郭开一人亡一国是怎么一回事?
说起来郭开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但若要是说起战国四大战神中的廉颇和李牧你一定知道,那么关于郭开你可能也听闻过了,因为正是郭开导致的两人不得善终。那么郭开究竟是谁呢?他在历史上的赵国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郭开是谁他是怎么死的?郭开是战国末年晋阳人,他是赵王的宠臣,早期是赵国太子赵偃身边的陪读,十分的聪明而且喜欢阿谀奉承。所以在赵偃即位赵王后郭开就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中大夫,后来升为相国。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27:450000长征二万五千里 为何罗炳辉走了四万里(再次转战)
在长征两万五千里时,罗炳辉之所以走了4万里,正是因为再次转战路程也变多了。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只是中央红军的路程,而红四方军走的路程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走的路程就比较多,有三万七千里的,也有走了4万里的这则是其中的一位红军军团长的路程。红九军团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09:080000宋真宗为什么喜欢刘娥 宋真宗喜欢刘娥的原因是什么
宋真宗喜欢刘娥是因为刘娥做事非常的圆滑,总是能寻得皇上的开心。宋真宗后宫的女人也是比较多的,他最爱的还是刘娥,而且当时刘娥是二婚状态,宋真宗的父皇不允许二人来往,宋真宗还坚持与刘娥约会,在宋真宗心里,刘娥还是很重要的。一、刘娥生活所迫圆滑世故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26: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