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陆亲友看望少帅,他反复念叨一句话,弟妹:真觉得他很惨
“我想我老爹,我想回去,我想回家,我想回东北...”
这是一句期颐之年的老人在晚年一直同身边人念叨的一句话。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少帅”——张学良。
他虽是军阀出身,但同他的父亲张作霖一样,在那个激荡的时代里,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守了底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泽东评价他为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爱国将领,他的晚年生活却始终承受着思乡的痛苦。

张学良的这种痛苦,他的四弟的妻子——谢雪萍是最了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张学良侨居夏威夷的日子里,曾有一位妇人远渡重洋看望他三次。这位妇人,就是张学良四弟的妻子谢雪萍。
之所以张学良会多次与谢雪萍会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四弟——张学思。

在张学良的所有兄弟中,他最欣赏的就是他的四弟张学思。在张学良看来,张学思是一个十分有志气的人。
晚年的张学良曾这样评价他的几个兄弟:
“我二弟是我同胞亲弟弟,叫作张学铭,我最是看不上他。他胆子小,有好事他会削尖了头往里钻。等这件事变得危险了,他就会赶快躲开,扭头就跑。
我那三弟是个书呆子,是个念书的人。他还当过联合国的秘书,可以说,他书确实念得很好。最厉害的,还得是我这个四弟,他跟我一样都敢作敢为,他很有骨气,我最喜欢他,也最佩服他,他的脾气甚至比我还凶...”

张作霖意外遇害后,张学良危机之下执掌帅印,他问弟弟们,“父帅”遇害后,大家都有什么打算。
在众人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时,唯有张学思志气高昂,坚定地说:
“不仅家仇要报,国仇我们也要报,但报仇不是这般哀哀戚戚的,报仇要先以自强为要!”
看到张学思表现出如此的志气,心中不由地生出赞赏之情。
这时的张学思,只有十二岁。
从此以后,张学良便特别关注四弟张学思的成长,他常常到张学思的房间探望,二人经常交流军事政治问题,感情也越发热络了起来。
“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时,兄弟二人就此分道扬镳。
1936年12月,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当时来看,他软禁蒋介石是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行为,除了张学良本人,他的家人也将面临危险,这一点,张学思十分清楚。
此时,正在中央军校念书的张学思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拍手叫好,他打心里支持哥哥正在做的事业,对于当是国民党的许多行为,他心里早就有了看法,他说:“我的兄长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我决不能拖他的后腿。”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捕,张学思意识到了自己可能也即将遭遇危险,于是便果断地向军校校长请了探亲假,准备离开。
幸运的是校长并没有多想,爽快地批准了张学思的请求。
离开军校后,张学思迅速北上,前往北平去找地下党组织去了。
军校出身,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他,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中共地下党员。
之后,受党组织委托,他积极走动,联络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七七事变后,张学思接受党组织委派,前去探望被软禁在奉化的张学良。看守张学良的国民党特务并不知道张学思的地下党身份,只是当作是普通的亲属的探望。
但特务们始终紧紧跟在他们的后面,从张学思来到奉化的四天来,这些特务就没有脱离过他们的跟随。
为了有个私密的空间方便说话,赵四小姐支开特务们拉着他们去打牌,张学良带着张学思来到书房,借着三个书架和一个报架的掩护二人拿出纸和笔,开始了一段无声的谈话。
张学思在纸上写着:“大哥,你受苦了。我此行是带着任务来的,我加入了共产党,这趟来,就是奉组织的命令,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成的消息带给你的。”
接着,张学思就把当下的抗日形势,东北军旧部的情况和家人的境况同张学良一一道来。这一切消息都吸引着张学良,他在这些消息中看到了他冒险对蒋发动兵谏的意义,也看到了全民抗战胜利的希望。
抗日战争打响后,他投身敌后抗日活动,率队前往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他又任东北大学校长,创建海军学校,还受组织排遣前往苏联深造。

在前往苏联深造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
由于张学思的军阀家庭背景,苏联方面一开始是拒绝张学思来苏学习的。
但后来,周恩来对苏联方面说明了情况,使得苏联之行得以实现。
他这样描述张学思的革命生涯:
张学思同志在青年时代便背叛了落后的军阀家庭,追求进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共产党,为我们党做了许多工作。
他是一名在长期斗争中成长锻炼、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

从苏联学成归来后,张学思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积极投入新中国的海军建设,为新中国的海军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当时的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了一支十分重要的国防力量。
1970年5月29日,这位开国少将——张学良最爱的弟弟离开了人世。
对于张学思来说,那个在海峡对岸的被软禁的哥哥,一直是他心里的牵挂。若干年后,他的爱人谢雪萍带着他的这份牵挂远渡重洋,来到了张学良面前...
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在各界民主人士的支持下,前往美国的夏威夷定居。
张学思的妻子谢雪萍得知这一消息后,便想方设法与大哥取得联系。
直到2000年,谢雪萍终于有了与张学良见面的机会。这一年,正是张学良的百岁之年。
6月10日,谢雪萍带着家人坐飞机来到夏威夷,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祝寿。
见面后,两位老人只是相互凝望着对方,久久不能说出话来。
张学良戴着一顶小黑帽,穿着一身旧式西装,脸上已经布满了老年斑,毕竟是已经百岁高龄了。而此时八十岁的谢雪萍竟还显得年轻了些。
虽是亲人,却素未谋面,二人坐在一起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谢雪萍的二女儿从行李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相册,相册了里都是张学思的照片。

张学良手捧着相册,一旁的谢雪萍一一为他介绍每一张照片的来历。
这是张学良第一次看到这些老照片,他眯缝着眼端详着照片里的人,从前的记忆一下子涌进了脑中。
当他看到一张张学思身穿军装骑在马上的照片时,他的手指在照片上来回摩梭了几下,眼睛直直的看着照片里的张学思。
谢雪萍看得出来,这张照片一定是让他回想起了他们当年的岁月。
翻看着照片,张学良心中不免一阵酸楚,他这个最让他骄傲的弟弟竟然早早地走在了自己前面,而一直被软禁的他,甚至都没办法再亲眼看他一次,他心中不免又是一阵遗憾。
看完相册后,张学良和这些刚见面的亲人有了更多的话题,他们的话匣子似乎都被打开了。他告诉张学思的子女:“几个兄弟里面,我最看好你们的父亲,就数他最有骨气,我这个四弟啊,是最厉害的,我最佩服他。”

已有百岁高龄的张学良思维还是十分地敏捷,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经常是滔滔不绝、兴致高昂。说到动情处时,他总是会讲这么一句:“我想我老爹,我想回去,我想回家,我想回东北...”
回家,是这个老人心心念念的事情。
谢雪萍表示,每当听到他讲这句话都让身边人格外心疼,三十六岁之后,他的人生似乎就陷入停滞,六十多年来一直被困在他乡异地,对于这样一个老人来说,叫他如何忍受啊。后来,在回忆录中,谢雪萍分析,张学良为什么会这么想,还是因为张作霖去世后那口棺材还一直在大帅府里放着。后来修的坟他也一直没有机会去祭拜,九一八事变以后,他越发地身不由己,想回去也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他老是说我想我爸,没事就说上那么一句,三句两句就离不了我想我爸。
老人到这个年纪说这个话,我听着都觉得很惨...
...有家回不得,这就是这个英雄晚年的样子。”

其实早在1991年,吕正操将军就去美国探望过张学良,两人共同商讨回到大陆的事宜。
张学良还提出三个小要求:不要欢迎,不见记者,见面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吕正操当然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但遗憾的是,因为赵四小姐的身体原因,张学良不能离开,所有人都没有等来张学良回到大陆的一天,也只有他的女儿张闾琳替父亲来过一趟大陆。
从大陆回去后,张闾琳向父亲讲述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在大陆替父亲祭拜了爷爷张作霖的墓。
听闻大陆的种种,张学良内心激动不已,他连忙去书桌上拿起毛笔,洋洋洒洒地写下“鹤有归巢梦,云无出岫心”。
身居海外的张学良,积极鼓励子女回到大陆发展,也是带着自己的希望,为祖国带去自己的光。他最关爱的孙子张居信还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憾而终,自三十六岁后,他再也没有踏上那片他熟悉的黑土地,再也没有回到东北。
这,成为了张学良此生的最大遗憾...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当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出自于北宋画家张择瑞之手。那大家知道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吗?小编就带着一起来看看吧。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9:39:580000郑和下西洋时 为何不带年轻女性 而是带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
航海是一项艰苦且乏味的工作、男女混合、老妇人和接生婆更适合航海等原因。郑和是明成祖朱棣派遣的宦官,率领大船队进行了七次西洋航行,持续了28年。这些航行对于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和中华民族历史来说都是重要的壮举。1.不带年轻女性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9:54:050000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转移蜀汉内部矛盾(内部矛盾尖锐)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进行过数次北伐,甚至还将这份志愿传到了姜维身上,令姜维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北伐。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有三种说法,然而诸葛亮当初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光复汉室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53:490000唐玄宗76岁时,唐肃宗送其一百多名美女,两年之后衰竭而亡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44年开创唐朝的鼎盛时期。不过,他更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情人,与杨贵妃、武惠妃等多位美女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可惜的事,强大如唐玄宗晚年却是一片悲惨和凄凉,儿子给他送了一百名美女,两年之后衰竭而亡。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唐肃宗送来一百名美女我要新鲜事2023-12-09 19:39:210000同治真正的死因是什么:感染梅毒而死(幼年玩闹无节制)
同治去世时期只有19岁的年纪,并且同治在顺利登上帝位后没几年便去世了。人们怀疑同治从登基再到死亡,都与其母亲也就是慈禧太后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同治皇帝虽然登记基的早,但是在其登基了几年之后才有亲自掌权的机会。可惜在其刚刚大权在握一年后,便去世了。虽然历史记载同治是因病,也就是天花去世的,但其实其真正的死因是梅毒。一、同治年幼喜欢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18: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