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妈妈”终身未嫁,抚养30多名弃儿,孩子长大后却不联系她
早在2007年1月12号,央视新闻官方网页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人物—张菲》,来报道和描写张菲当时的境况。
根据文章报道的描写,张菲刚接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热心人士所捐献的一套三房两厅,在当时价值七万多的房子,来自各方的共计七八万元的捐款,和普宁市公安局长亲手给出的一份特殊而又极其珍贵的礼物——户口簿。
张菲是谁,她为何会收到这些捐赠,为何会被CCTV撰文报道,而对常人来讲再普通不过的户口簿,为何对她而言会如此的珍贵?

出生在山东的张菲从小便没有与一般孩童一样的生长环境,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她在孤儿院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几年时光。
很快养母的出现给了年幼的张菲一丝光明,养母很喜欢这个心地善良的小女孩,在家中对张菲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
可惜天公不作美,张菲并没有能在这样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在她10多岁时,养母便因为身患疾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养母并没有伴侣,其亲人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女孩,张菲再一次的无家可归,她没有选择回到那个印象并不很好的孤儿院,而是开始了在城市中的流浪生活。

不到十岁的小女孩,独自流浪在城市之中,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只能依靠拾荒来勉强维持着生计。
张菲在他人面前并不愿意过多地提及那一段时光,而想必其中的艰辛定是远超他人想象,只有张菲懂得其中滋味。
不论是怎样的艰难,张菲还是熬过来了。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张菲来到了二十六岁的年纪。也是在这一年张菲捡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张菲当时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一边是对着面前这个被父母遗弃了的孩子,心生怜悯,一边是当下的拾荒生活连自己一人都只能勉强度日,要是再捡一个孩子,那之后的生活要怎么维持,张菲无法想象。
本来已经转头离开的张菲,脑海中浮现了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各种艰辛和不易,想让孩子被家境更好的人家捡走,更害怕无人理睬的孩子就这样在外面冻饿而死,张菲最终还是选择折返,抱起了这个幸运的婴儿。

事情一旦有了开始,便发展得一发不可收拾,截止到央视2007年初的采访,张菲已经先后收养了12名弃婴,最大的已经是21岁,而最小的仅是一个月。
虽然期间有四个孩子在离开张菲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但现在张菲要维持的仍是一个九口之家。
拉扯这么多的孩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那时的一家人还挤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狭窄小屋里,屋子外面堆积的就是张芳捡来的各种破烂。
房间内光线昏暗,没有什么家具就更不要提大件的家电了,唯一还算值钱的是放在桌上的那个有些生锈的电饭锅。
门口的恶臭不断向屋内飘来,屋子里的婴儿沙哑的哭泣声,昏暗的光线下张菲紧皱的眉头,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扭曲的画卷。
记者问张菲,为什么自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仍愿意收养这些孩子。张菲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说:
“我是一个捡破烂的,连破烂都捡了,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我不管他们,他们就会饿死的。”

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一样,张菲在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事迹被更多的人们知晓。也收到了来自政府和民众的各种捐赠和帮助。这些财物对她而言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有大家关心,孩子今后有靠了”。
张菲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经历很短,但她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省吃俭用把孩子们送去学校,想让他们依靠着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时张菲最大的孩子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上的开销也可以自己负担了。
如今张菲的年纪已经是60多了,许多的弃婴在张菲的抚养下,相继长大成人,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但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非但没有在有了工作之后,回来赡养自己的“妈妈”改善兄弟姐妹们的生活,反倒是主动和张菲断绝了联系。
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弃婴这个社会身份属性,很容易在孩子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形成长期的心理影响。
其中就包括了对家庭关系的不信任,和对过往经历的不认同以及逃避。道理和数据是一回事,当他们真正的发生了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那些孩子离开自己身边时,张菲本来是带着骄傲的情绪,看着这些被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如今长大成人即将自力更生。
但谁料到他们竟然一去不复返,更有甚者还倒转头,向张菲索要生活费,这些都狠狠地寒了张菲的心。
但当他人向她问起,是否对自己收养这些孩子的行为感到后悔时。她却毅然决然地表示,自己从来不感到后悔。
孩子们离开自己是他们的选择,这是自己不能强求也无权干预的,即使他们不认自己这个母亲,她也会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的。
如今她的身边还有9名孩子和她一同生活,张菲已经很少去拾荒了。依靠着社会的补贴,一家10口人的生活还是可以维系的。

张菲虽然先后收养了30多名孩子,但却没有一个是自己亲生的。甚至在这么多年里,张菲都没有过伴侣。
曾经在年轻时,也有男性对张菲发起过追求,但都在知道了她的家里的弃婴的情况之后退避三舍。也有男性向她提出,让她离开这些收养的孩子,就可以和她一起生活。
诚然,那样张菲的生活条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张菲还是断然拒绝了他。她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的。
张菲的故事暂时就到此结束了,这其中有心酸,有心寒,有温情,有感动。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张菲作为一个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和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希望张菲的故事可以感化更多的人,让这样的温情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浅析爱德华四世是如何构建自身神性形象的?
文|青丘编辑|海蓝宝爱德华四世对英格兰王权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政治经济领域,更存在于文化领域。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他重用宫廷炼金术师集团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神性塑造,将自己宣传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被上帝选定的国王。而在这些塑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爱德华四世对亚瑟王神话的利用。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45:460000历史上两位处女皇后:张嫣和上官氏(是传言,无可信度)
关于历史上有名的处女皇后,我想我们应该一下子就会想起张嫣来,她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外甥女,由于刘盈无法忍受吕后的做法,以及张嫣与自己的血缘关系,因此刘盈一直没有与张嫣圆房,不过除了张嫣之外据说历史上还有一个处女皇后,那就是上官氏,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1、汉惠帝皇后张嫣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9:54:090000山东女孩清华毕业,替世界首富"花钱"自降百万年薪,称实现人生价值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这是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人,他们或者为了高品质的生活而奔波或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奉献。李一诺就是这么一个人,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的学霸,却甘愿辞掉原本高薪的工作,成了基金会的一员。年薪150万美金的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她只要个零头,还甘之如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2:010000清朝披甲人是什么人,镇守宁古塔的人(犯人最怕去的地方)
看过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的朋友,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有过这样的桥段,大臣们触怒圣颜可能会得到这样的一个处罚“发配宁古塔,与皮甲为奴”,这是一种流刑,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除死刑之外最难让人接受的刑罚了,宁古塔可以理解为很偏很荒凉的地方,那么披甲人是什么人呢?下面小编带你走进披甲人的故事。披甲人的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1:21:120000死刑犯毕丽梅,枪决后火葬场“死而复生”,睁开眼睛坐起身子
2005年4月1日,黑龙江方正县人民法院根据上级指示,对一名22岁的美丽女孩执行死刑。这个女孩此前,犯下了故意杀人罪。刑场设在方正县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脚下。10、9、8、7、6、5……随着倒计时结束,砰的一声枪响后,这个女孩应声倒地。鲜血从脑袋缓缓流出,在地上留下了一大片红色。按照惯例,罪犯的遗体被送往了殡仪馆。一切如常进行着,直到她的遗体即将被焚烧之时,意外发生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9:29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