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 年长沙发现千年不腐女尸,胃里138 粒半甜瓜子,或与死因有关
1972 年的4 月,一个考古学家在检查被丝绸麻布包裹的古尸时,感觉摸到了软软的皮肤,顿时将专家吓了一跳。
因为他们正在研究的这具尸体,是从一个上千年的墓穴中挖出来的,按道理说,这里面应该是一具干枯的尸体,为何摸着像是新鲜的尸体呢?
为了尽快验证他们的猜想,专家们将这具尸体身上的丝绸麻布加快剥离下来,最后呈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具体态完整的湿尸,其栩栩如生的样子不像是2000 年前入土的,倒像是上个月刚下葬的?
这番景象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陷入了疑惑之中,这具2000年前的女尸是如何保持不腐的呢?她当初是怎么死的呢?

1951 年中旬,考古学家夏鼐来到长沙进行考古,在长沙东郊五里碑发现了2 两个相连的土冢。
夏鼐查阅了大量的本地资料,再加上自己多年的考古经验,推断这2 个相连的土冢很大概率是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
次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调查了这片土丘,确认此地是大型的汉代墓葬群。
虽然不是夏鼐推测的是马殷墓,但一个古墓的发现对中国来说,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突破。

1971 年,湖南省军区366 医院为了响应“深挖洞”的号召,准备在地下建造一座防空洞,实现紧急救援的目标。当时部队医院将防空洞的地址选在了马王堆两座土冢的中间。
结果工人们在进行打孔作业时,突然从打下的孔洞中冒出一股凉气,打孔的师傅瞬间想起了本地人说的古墓,不禁心想:他们不会是把古墓打穿了吧!
等他们仔细观察后,发现钻探出来的洞里冒出的凉气中夹杂着难闻的气味儿,于是有人猜测:“说不定钻到墓里了,这可能是毒气!”
由于当时也没有专家在场,众人也是好奇心作祟,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测试了一下。他们在洞口飘出的气体上方点火,结果燃烧起来的不是正常的红色火焰,而是神秘的蓝色火焰。看到这种情况,又有人往里面灌水,结果灌进去的水又被反溅了出来。
看到这种情况,在场的工人们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里面应该是密闭状态。看到施工人员无法处理,驻扎的部队医院赶紧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湖南省博物馆。

闻讯而至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侯良在听闻墓穴泄露出来的气体能燃烧时,心中顿时激动不已!因为多年的考古经验告诉他,这座墓很可能是极其罕见的火坑墓。
那什么叫火坑墓呢?俗话讲就是“火洞子”,墓穴气体遇明火可燃,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般来说,这种墓穴被白泥膏和木炭等密封在地下深处,处于恒温恒湿的环境,在这种密封情况下,墓穴中的物质变质产生可燃性气体。
所以这种墓穴不管对考古队员还是盗墓者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存在,一般人是不敢轻易招惹的。
但同时这种古墓也是他们最希望遇到的,因为墓穴环境密闭,可以将内中的陪葬品保留得十分完整。
看到这里,侯良虽然心情激动,但他孤身一人也难以开展工作。在将现场保护好后,便返回单位进行汇报!
1971 年末,湖南省考古队向国务院发出对马王堆的挖掘申请。
1972年初,得到正式批复后,挖掘工作正式开始。为了防止伤到下面的古墓,挖掘到一定深度就需要工作人员们用人力去挖掘。如此一来,直到1972 年1 月16 日后,马王堆一号墓才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座墓穴比他们想象得更深,往地下挖了几米才露出斜坡墓道和有着四级台阶的长方形墓穴。
看到墓穴后,本以为棺木已经是近在眼前了,可随着发掘的深入,发现在棺椁之外还有一层夯土层,而将这层夯土挖完,已经达到地下16 米的深度了。
这在没有机械的古代社会,已经是不小的手笔了,据此,考古人员推测埋葬在这里的非富即贵,而最有可能的就是楚王马殷。

怀着激动的心情,考古人员们挖完夯土层,又挖到一层白膏泥,把白膏泥挖完后,还埋着一层30 多厘米的木炭,清理完木炭,下面又露出竹席。
考古人员仔细数了一下,足足有26 层,待考古人员将26 层竹席一一揭开之后,一座巨大的椁室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个棺椁并不是简单的一副棺材板,而是一座长6.73 米、宽4.9 米、高2.8 米的建筑。
椁室的材质是松木,十分厚重,打开椁室的盖子后,里面呈现“井”字,将椁室分为四部分,内部还绘制着精美的图案,除了位居中间用来殓尸的棺木,其它地方都摆放着大量的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有漆器、竹简、陶器、木俑,由于火坑墓得天独厚的密闭条件,这些陪葬品保存得比较完善。
看到这些陪葬品的颜色,考古人员对墓穴中埋葬的人有了些期待。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打开棺木盖子,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竟然不是一具枯骨,而是一团包裹起来,浸泡在红色液体内的丝绸堆。
为了保护墓主人,专家们将棺木完整地抬到了湖南省博物馆。

但液体的浸泡让棺内的丝绸不仅十分脆弱,还给尸体的移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就在众人犯愁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我有办法!”
众人看过去,是号称“智多星”的赵队员。
赵队员让其他队员找来一些木板,将棺木微微侧起,随后将木板垫在丝绸团身下,将它抬了出来。
可是如何在不破坏丝绸的情况下将它们剥离下来呢?
随后专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尸体的头部开了一个大约五厘米的小洞,将这些丝绸一层一层地剥离下来,而这项工作足足持续了一周时间。就在尸体形状显现出来,即将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一位专家突然感觉手下触碰的这具尸体竟然是软的?
“这是湿尸!”这位专家不自觉地惊叫出声!
此话一出,其他专家才反应过来,这竟然是难得一见的湿尸,简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原本棺内已经渗透进入水分,他们并不对这具古尸抱太大希望。

但显然墓主人做的密封工作比专家们想象得更好,墓穴下面的层层东西就是墓主人为了防止尸体腐化准备的。
木炭有着超强吸附力和防潮作用,白膏泥则是有很强的防腐作用,可以将墓室和外界有效地隔绝开来。
但即便如此,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依旧是远远超过了考古人员的预测。那么,棺内的不腐尸身会跟里面的红色液体有关吗?
1972 年4 月29 日,马王堆一号墓女尸终于露出了她的真面目。
经由墓穴中出土的各种陪葬品推测,女尸的身份是大约公元前186 年下葬的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
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这具沉睡了2000 年之久的女尸全身润泽,柔软得不像一具尸体。
触碰她的皮肤,还有微微的回弹;手指、脚趾指纹清晰,连她的头发、耳膜也保存完整。
尽管保留完整的古尸不在少数,可不论是埃及的木乃伊还是楼兰干尸都不能与辛追夫人的完整度相比。
为了探索辛追夫人尸身不腐之谜,1972 年夏天,周总理在湖南呈交的请示报告上迅速批示,对女尸辛追进行解剖。
于是在1972 年12 月14 日8 点,由40 岁的彭隆祥主刀,在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里对辛追展开了解剖。
经解剖研究发现,辛追夫人身上的秘密远不止她尸身千年不腐那么简单,因为她的死因更是令人生疑!

辛追夫人出土时有154CM 高,体重只有34 公斤。
她的皮肤呈现黄褐色,皮下脂肪丰满,注射防腐剂时,血管还能凸起,但是脑部损坏的有些严重,脑子已经缩小了一半,好像一堆豆腐渣,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但骨骼却很完整,还能检查出骨质疏松的现象。
在解刨到辛追的内脏器官时,发现其内脏保存完好,尤其是胶原纤维,犹如刚去世一般,肺部还有纤细的迷走神经,血管里的血液虽然已经凝固,但很神奇地是,还能检测出是A 型血。
身体内的细胞也犹如新鲜尸体,各种细胞还能用显微镜观察出来。之所以如此,显然是在她下葬后,体内的细菌基本上还没来得及繁衍就灭绝了。
之所以说细菌后来死亡,是因为辛追夫人的眼部凸起,张着嘴吐出了舌头,直肠也脱落,很大部分原因是腹内腐败菌形成的强大气压,造成体表变形。
由于这墓穴密闭的环境,加上棺材内的特殊药水,辛追夫人棺木内的细菌很快死亡,腐败也停止了,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所以尸体不腐的原因和棺木里的液体应该有一些关联。那她棺木中的红色液体,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化验,专家们发现棺内的液体竟然含有朱砂。
但单是有朱砂还不足以让尸体不腐,除了朱砂外,还有水银和其他药材,所以有人猜测,辛追夫人生前曾迷恋炼丹之类的东西。
种种迹象说明,古人已经有了防腐的意识,只是大部分诸侯的陵墓防腐工作不完善,而辛追夫人湿尸的存留,存在了太多的偶然性。
而在对辛追夫人进行解刨后,在她的食管、肠胃内,发现了138 粒半甜瓜子。根据这个推测,她应该就是死在了甜瓜结果的季节。
但是这刚吃完香瓜没多久就死亡,这不太符合常理。因为能吃能喝的人,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结合她体内未消化的甜瓜子,我们基本可以推断,辛追夫人并非死于慢性疾病,而是突然死亡。
辛追夫人去世前已经年过半百。在2000 年前,这已经算是高寿,自然而然会有些老年人很容易患上的疾病。
经过解刨,发现她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多发性胆石病等。
所以辛追夫人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香瓜子被卡住,迅速引起了胆结石发作,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最终猝死。
或许在我们看来,这个死因有些让人意想不到,但目前这是最合理的推测。

在辛追夫人湿尸出土后,消息立刻轰动了世界,很多人想要一睹芳容。
为了让全国都能看到这个奇迹,湖南省博物馆决定在1972 年5 月25 日,在全国进行对外展出。
但这种展览方式比较直接,工作人员将辛追夫人的遗体身上包张白布,直接搬到桌子上,没有任何防护,有的观众都能直接用手去触碰她的皮肤,而这种行为对湿尸的伤害特别大。

这种简陋的展览方式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03 年,湖南省博物馆才对辛追做出了妥善安置。
他们在湖南省博物馆挖了一个“地下寝宫”,距离地面足有8 米深,这里的环境模拟了当时辛追出土的马王坑环境,也算是及时止损。
相比起一号墓的辛追夫人,马王堆还在1973-1974 年挖掘了二号墓、三号墓。
这两座墓穴分别是辛追夫人的丈夫和儿子,相比起辛追夫人古尸的完整,三号墓的三层棺都已经开裂,尸骨被严重侵蚀,仅剩骨骸。
而二号墓穴更加凌乱,根据出土的3 枚印章研究表明,这座墓穴埋葬的是利沧,也就是辛追的丈夫。
但这座墓穴早在唐朝期间就被盗了,不仅文物被破坏,棺椁也倒塌,更别提里面的遗体,早已经化为枯骨。
这也就是为什么考古人员对于辛追夫人湿尸如此震撼的原因。

即便有一些墓穴达到了防腐的效果,也有可能会被盗墓贼破坏,这对于我国对古代历史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要知道,有些时代很短暂,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即便有也很快被后面的朝代所抹去,但埋藏在地下的墓穴却不会被抹去。
就像这次的辛追夫人的体内遗留下来的甜瓜种子,至少让我们肯定,2000 年前的汉朝,中华大地就已经有甜瓜了。
这也是我国为何痛恶盗墓者,但又要挖掘古人墓穴的原因,历史的真相,也许就藏在某一个地下深处。
唐朝女道士“白日飞升”,引来数千人围观,雕像至今仍在
自古以来,流传在中国大地上都有这么一个神话传说,认为人是可以“得道成仙”、“飞升天外”的,且许多古籍也都零零散散记载过有人白日飞升的画面;至于是真是假,现在还没有人给出过有力的证据。要么证明此事是真的,要么证明此事是假的;可根据一些地方志记载,在唐朝时期,确实有一位女道士,光天化日之下“白日飞升”,并且还引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千年过去了,这位女道士的雕像仍然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0:52:050000泰姬陵发生的诡异现象揭秘 泰姬陵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泰姬陵并没有发生过诡异的现象,泰姬陵是沙贾汗皇帝为了悼念自己母后建立的,很多人觉得泰姬陵是在泰国,其实泰姬陵是在印度的郊区。建造是在1631年,总共用了二十二年才完成了建造,陵墓主要采用的材料就是纯白色的大理石。一、泰姬陵的建造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29:510000让人看着都颤抖的古代刑具,最后一个没人能够撑过10分钟
历史吧导读:今天历史吧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让人看着都颤抖的古代刑具的文章,最后一个没人能够撑过10分钟,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时期女人犯错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下面小编带你们看下古代专门为女人设计的囚犯刑具,上图就是骑木驴刑中的刑具!断指夹将女人的手指放入里面,大力挤压将手指压到断为止,十指连心多疼可以自己感受。此为拶刑中的刑具,这种刑具比起老虎凳来说也是有过之无不及!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5:45:570002东坡肉:北宋词人苏轼苏东坡制作(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红烧肉是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吃的一个美食,它的历史悠久,又营养美味,基本上没有人会不喜欢吃它,里边虽然有肥肉,却不会让人感到腻,瘦肉也不柴,煮出来是恰到好处的美味,并且它的做法也不是特别的难,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东坡肉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24:470001真实存在世上,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5位“转世”未解之谜
真实存在世上,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5位”转世“未解之谜”再生人”一般是指:再生人,传说中的灵魂转世现象,就是记得自己前世的事,姓甚名谁,家住哪里,父母是谁,怎么死的等。在很多宗教里,例如佛教、印度教里,都相信死后的转世,而在中国民间流传转世之后没有前世记忆,不过,在世界上有的人却声称能够记得起前世自己的一切,这一点就连科学都无法解释,今天就来说说真实存在世上的5位“转世”未解之谜1,大卫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52:4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