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心情才是看风景的眼睛
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华之解读——浓妆淡抹总相宜
欧阳修晚年退隐颖州时,写过十首《采桑子》,“西湖好”是这十首《采桑子》所要表现的共同主题,所以第一句都以这三个字结尾。这十首词的开头分别为:
画船载酒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何人解赏西湖好/清明上已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天容水色西湖好/残霞夕照西湖好/平生为爱西湖好。
看来美丽的西湖风光正应了那句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沉醉留连的词人这才一气写下十首歌咏西湖的词章。
其实对于颍州,欧阳修是怀着复杂的感情的。因为颍洲既是词人晚年归隐之地,又是他早年支持范仲淹进行政治革新,上书分辨以求国兴、庶民安康而遭贬嫡之地。可以说这里既有他的政治寄托,又有他的无奈和失落。
所以他对颍洲的感情或许可以用“爱恨交织”来表达吧。而颍州西湖烟柳繁华,风景秀美,正是达官贵人、骚人墨客“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的好地方。
这首《采桑子》正是用大量的笔墨渲染欢宴时乐声悠扬、朋友之间祝酒酣歌的欢乐气氛。我们不难想像出湖面微波荡漾、画船歌舞不息、朋友间举杯畅饮的情态。“稳泛平波任醉眠”既表现出游人逍遥闲适的心情,也把词人酒醉之后傲啸湖光山色,蔑视权贵如浮云之感勾画毕露。可以说这句词恰是他晚年厌倦政治斗争,希翼平和寄情山水的心理写照。
其实在世人的眼中,欧阳修官至参知政事,完全可以安于现状,闭口不谈改革创新之志,最后落得堂而皇之、皆大欢喜,饱享一生清福。但词人并非如此,而在字里行间依然凛然正气、傲骨铮铮,“空水澄鲜”既是在写湖水,也是在写心境,在宫廷争斗频仍,大宋江山在歌舞升平之中摇摇欲坠之时,词人依然拥有一块幽静的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仍保持“一潭清水照明月”而傲啸于山水的豁然气魄,这也许是文人学士、知识分子唯一享有的“弦断无人听”的原因吧。
在词人眼里,颖州西湖无论是春深雨过,还是荷花开后,无论是残阳夕照,还是群芳过后,风景都一样的令人心醉,我们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西湖的风景固然秀美,但重要的是,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退隐江湖;不管是风雨如晦,还是海阔天空,词人都拥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而正是用这种超拔,恬淡,自由的心情去感受,西湖的美才超越季节和时间的界限,永远美的那样醉人。
想起陶渊明的那首诗:
久居闹市中,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也许,心情才是看风景的眼睛。而风景永远是心情的注脚。
被抢之前的圆明园究竟有多壮观 被抢的150多万件文物又去了哪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极为壮观的皇家园林,其陆地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47:27000087年邓小平送给蒋经国一份录像带,蒋经国落泪:替我谢谢小平老友
1987年7月14日,台湾事务办公室对台工作小组的几个工作人员兴奋地来到了邓小平的办公室。“小平同志,有台湾方面的最新消息,他们宣布从即日起解除戒严、开放探亲...”邓小平听完汇报之后,打趣着说:“可能是录像带立功了。”在场的几个工作人员顿时摸不着头脑,国民党解除戒严、开放探亲和录像带有什么关系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45:4200001986年,老妇回江西到陵园祭奠前夫,民政局:您那块烈士碑咋办
1986年春天,河南一位名叫刘法玉的老妇人,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江西烈士陵园,祭拜一位名叫赖来发的烈士。老人之所以跋山涉水赶来,是因为她是这位烈士家的童养媳,也就是赖来发的妻子。然而在墓园内,老人竟然发现自己的墓碑赫然屹立在那里,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疑惑地问:“您的这块烈士碑怎么办?”老人明明还活着,为何已经被立了碑?曾经作为童养媳的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4:31:320002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奥斯维辛集中营残忍杀害数百万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人类最丑陋、最残酷的地方,这里有着让人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跟一般的战争不一样,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专门杀人的地方,来自各地不同的犯人运往这里被残忍杀害,甚至你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站的位置就可能是用尸体或骨灰堆积起来的。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4:24: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