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为何要自杀?为何说她不是死于爱情,而是死于面子?
今日论题:刘兰芝为何要自杀?为何说她不是死于爱情,而是死于面子?

除了必要的文学修饰以外,长诗《孔雀东南飞》叙述的真实,令人惊讶。惊讶之余,感叹不已。
感叹的是,从东汉到现在将近两千年了,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几乎没有成长。可怕的是,《孔雀东南飞》里的人物,在手机社会的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角;人们的婚俗心态,依然和汉代人一模一样。
华夏文化就是焦母,华夏人就是焦母的儿子焦仲卿。而焦仲卿是个巨童。他的命运,被其母掌控,就像华夏人,被儒文化操控一下。
焦母从来不会“自挂”,就像儒文化生命力一样顽强;也没有“他挂”的力量“挂“了焦母,就像没有哪家文化至今“挂了”儒家文化一样。
儒家文化没有“自挂”的自觉,至今也没有“他挂”的可能,某些文化不断,未必是好事。悠悠五千年,难道还让它再活五百年?想起来就可怕。
刘兰芝比较讨大众喜欢:漂亮,有主见。但缺点是爱面子。这缺点很致命。
我们要说刘兰芝更多不是死于爱情,而是面子,恐怕没有几个人同意。我们要说杀死刘兰芝的不仅有焦母、刘兰芝兄,而且还有焦仲卿,大家一定会怒目相向。
且把怒目换平视,我们论。
焦父早逝,焦由焦母抚养长大。焦母不“合情”的剽悍天性,被儒文化“合理”地膨胀。焦母是儒家长制文化的优秀代表,形象大使。儒家文化就靠他(她)们强悍维稳。
在这样的悍母氛围中长大,焦仲卿就成了一个懦“夫”。乃至成人,他还没有“断奶”。
我们不要嘲笑焦仲卿的不粉奶,断奶的中华儿女没有几个。十八岁之后,无论干什么事,你只要花了父母的钱,就是不断奶;你只要极端地讲孝,唯讲孝,就是不断奶。儒家文化就这么厉害,让华夏儿女辈辈不断奶。
不属于公民,属家庭成员,最远属居民或人民,你就永远断不了家这个奶嘴。可怕的是,九零之后更严重。
焦仲卿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当然,反过来,焦母更有严重的恋子情结。中国式悍妇,其实很脆弱,她是因依恋而恐失去而剽悍,就像爱打人的弱孩一样,无知地悍。
纵观全诗,焦母怕刘兰芝。怕刘兰芝的艳美,让孩子沉溺:不好好上班奔前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夺走了儿子。刘兰芝在外人眼里越优秀,在儿子眼里越可爱,焦母越不待见刘兰芝。于是,她想休了刘兰芝,并两次给儿子介绍了两个肯定不如刘兰芝的“次女”。
有人会说,焦母家贵,刘兰芝家富(暴发户),贵嫌富不贵。门户之见,只是次要方面,甚至是借口,主要还是刘兰芝太妖。
几千年来,中国家庭婆媳争子(夫)之战打得隐秘而轰烈,至今暗潮涌动。
有其母必有其子,小吏焦仲卿在家像个小媳妇。休妻这么大的事,他只敢给母提建议,并每次挨一顿“吼”。回到刘兰芝身边,他只能说:你先回娘家,我有机会再把你叫回来。跟小孩一样空头承诺。
焦仲卿对刘兰芝是什么情感?先是依恋,再是爱。合起来:依恋地爱。依恋大于爱。
为什么?
焦仲卿有恋母情结。刘兰芝极清醒,有主见,且甚有个性。如果无良地发展下去,成为婆婆,她很可能就是准焦母。这种性格,恰好让焦仲卿的恋母情结安全转移。对其母呢,恋的少了,怕的多了。
这就是三人的心理现实。对焦母来说,这太可怕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儿子。代价大至令二人命殉。
刘兰芝的清醒,的确令焦母惧怕,令读者刮目。焦仲卿用二次叫回的空头承诺安慰她时,她清醒地说:不要啰嗦,哪有第二次的事啊。
然后,第二天打扮好,大方地拜见休她的婆婆,样样行行,明明白白。厉害!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看法怎么样?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娘炮现象当然看不上。但在那样的社会,一个女子能怎么样。好在男人虽有些窝囊,却依恋她。这就够了。
搁在手机社会,焦仲卿天天得挨刘兰芝的唱骂。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情感如何?先婚后恋,而焦仲卿略令刘兰芝失望。所以有爱,但不是那么深。因此,被焦母罢休之时,她并不那么激烈,反而十分镇静,并有板有眼地应急。
焦仲卿就受不了,一劲绕着刘兰芝抒情。离家之前,刘兰芝对其抒情反应一般。等到离家回娘家的路上,对焦仲卿的抒情回应就激烈了。
为什么?
面子。
在回娘家的路上,刘兰芝这才加倍感受到了休妇的羞耻,彻底感觉到了焦仲卿的现实意义,于是,她山盟海誓。
刘兰芝不想再婚,因为再婚再好,洗不去被休的耻辱。但汉代女子再嫁是正常事,连太守的儿子都不嫌刘兰芝是二婚。因此,刘兰芝再嫁未必非得自杀。
刘母很心疼女儿,顺着女儿。刘兄过不去,逼婚。
可是,刘兄只说了几句话,话也不那么太狠,刘兰芝为什么立即就答应了?
面子。
这是兄长的家,没脸住。
得知刘兰芝再嫁,焦仲卿急了。赶来数落刘兰芝,并“以死相逼”。
注意,是焦仲卿先提出自杀。
这就叫真实。巨婴一到成年,受了刺激,就用童话思维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焦仲卿似乎有自杀基因。据科学研究,自杀更多由基因决定,因此,家族会遗传。
他能成为巨婴,一方面因其母悍,一方面因其天性(基因)。
那为什么刘兰芝先自杀?
一,刘兰芝个性甚强,极爱面子。
二,焦仲卿自杀的提出,严重刺激了刘兰芝。
三,刘兰芝十分清醒,她知道焦仲卿会自杀。如果焦仲卿自杀,自己当然不能活了。
于是,她决定先死。
投水的刘兰芝,比“自挂东南枝”的焦仲卿,要死得更其艰难。
因为:
一,不难看出,刘兰芝没有自杀的基因,她天性独立。
二,对焦仲卿的情感达不到死的程度。
三,再嫁不致死。
她死于面子。

让她失去面子的是:焦母的悍,焦仲卿的懦,兄的私。
然而,能回娘家,说明她有一定的抗击能力。否则,她应该死在焦家或回娘家的路上。
因此,焦仲卿的“以死相逼”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不同意传统纯爱情观和反封建礼教等说法。
至于结尾合墓,又是儒家捣鬼。
不管死于啥,儒脱不了干系,比如爱面子。(文/堡子)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什么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从古至今,喝酒在我国饭桌文化上,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用现在的话来说,不喝酒就办不成事儿。不过大家也发现一个问题,千百年来人类各方面都在进步,可酒量仿佛大不如古人了。我们喝酒用酒盅,古人却是用碗、用坛,而且随随便便喝个十来碗那都不是事儿!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酒家“三碗不过岗”,他一连喝了十八碗,然后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一战成名。还有古代各朝文人墨客也很是爱救,甚至说是无酒不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0:07:190001曾国藩:人生有两大凶德,戒掉事事顺心,您知道是哪两个吗?
曾国藩:人生有两大凶德,戒掉事事顺心,现在知道还不晚!我们当代青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时期,机遇就是发展的机会很多,只要有能力就能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最后成名。但是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是要避免这些凶险的发生才可以更好的发展。而这个道理有个古代名人早就告诫过了后人,只是以前的人都不太在意,在今天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毕竟道理经验都是前辈们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对我们只会有利不会有害。我要新鲜事2023-04-21 18:22:450004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简介,茨威格的作品有哪些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文学家都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在他们心中,尘世已然看透,活着也似乎达到了终点。来自奥地利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便是这样一位可叹的人物。翻看茨威格的作品,也如同翻阅了一个人的人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茨威格简介以及茨威格的作品。斯蒂芬茨威格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6:24:000002席姓起源和来历:籍镶为避讳项羽名改姓(山西席姓始祖)
席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上古时期的尧帝先师-席师,他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晋国大夫籍谈,他的子孙籍镶在楚汉争霸时,为了避讳项羽的名籍,于是将姓改为席姓。三是源自官职名,两周时期出现了衽席和席庶使两个官职,后代以官为姓。席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尧帝先师-席师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55:0000002016年男子全城贴寻妻启事,警方却从中发现端倪,杀妻凶手就是他
2016年3月7日一大早,一名叫王强的男子匆匆走进陕西延长县黑石堡派出所,一进门,王强就焦急地告诉警察,自己的妻子刘芳已经失踪了两三天。根据王强的说法,3月5日早上8点多钟的时候,刘芳告诉王强,自己要回娘家一趟,接着就再也没有回来。而跟着王强一起来到派出所的刘芳的家人却认为她根本不可能离家出走,这里面肯定另有原因。两边各执一词,让警察难以找到有利的线索。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5:16: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