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贼躲在洞房床下3天3夜 饿得实在受不了 爬出后引发一桩奇案
(说历史的女人——第1441期)
人间奇事多,且听我来说。
在明代的安吉州(公元1506年由安吉县升格为州)孝丰县曾经发生过一起案件,说是案件,也可以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生活荒唐剧。
该案的起因是结婚,安吉州是一个比较富足的地方,这里的人们结婚流行大过,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富户,更是十分奢华,大讲排场。
该县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一子叫章国钦。
章国钦到了婚配的年龄,家里就给他请媒说了一个妻子司马氏,这司马氏家庭背景非常好,是官宦之家。一个有钱,有个有权,可谓是门当户对。章家作为男方,自然不敢马虎,也不能马虎,那是非常重视,把这婚庆活动,连着大搞了三天。
原本该一切皆大欢喜,却不料在第三天夜里发生了一点小意外。这个意外家丁在巡逻的时候,忽然看到从新郎新娘的洞房里走出来一个人,衣服破烂,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还摇摇晃晃的。
家丁们一看,大惊,“这是哪里来的鬼?”一起冲过去,对着这个人,一顿胖揍。

章国钦听到动静,出来制止,问发生了什么事。
家丁停手汇报后,章国钦问那人是如何进入洞房?和新娘是什么关系?毕竟是新婚,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自己的洞房,由不得章国钦猜测。
那人爬起来,说自己叫王小三,是想借婚庆场面混乱,进来偷点东西,岂料你们这家丁众多,戒备森严,根本没机会,这不一出来,就被抓住了。我也不认识新娘,请你大人大量,放了我吧。
但章国钦觉得这小偷竟敢偷到自己家,必须得严惩,就在翌日早上带着家丁把王小三扭送到了县衙。
孝丰县的知县姓闻,接案后就升堂问案,先提升王小三。
可是王小三到了县衙大堂,说出来的话,却是另一番了。
他不再说自己是小偷,而说自己是行脚医生,主要靠给人看病为业。
而且,他还说自己认识新娘司马氏。原因是司马氏在结婚的前一年,脚上曾经得了一种病,请他去医治。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已无大碍,但还得按时用药,才能彻底痊愈。可是她尚欠他药费没有支付,所以他就想趁她新婚,来其夫家讨要,比较容易,谁知来到她夫家,却被当成窃贼暴打,最后他还请知县大人为他主持公道啊!
闻知县听罢,再问章国钦其新婚妻子是否患有脚病,可曾请医生治疗?
章国钦说自己妻子在新婚前确实患有脚病,但是请医生这事,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妻子家庭富足,岂会欠药费?还请大人明鉴。
既然患有脚病是实,那么请了谁做医生,是否是这个王小三呢?为了进一步鉴别,闻知县就再问王小三新娘家的情况。谁知,王小三像竹筒倒豆子,把新娘家的很多情况都说得一清二楚,比如司马家陪嫁的家具、金银首饰、衣服等,甚至连司马氏出门的时候,其母对她交代的话。
章国钦听罢,也是愕然。
尽管王小三的供述让章国钦无语,但见多识广的闻知县从王小三的供述中,还是看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问题是王小三所供都属实,就找不到证据来定王小三的罪。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然而这个解决办法在今天看来容易,在古代却是一个难题。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既然王小三说给司马氏治疗过脚,那么把司马氏叫到公堂一对质,便立见分晓。可是难题就在这里,在古代,女子,尤其是新婚女子刚入夫家就出现在公堂,对于丈夫之家来说,是一种名誉上的羞辱。再者,司马氏出身本身就是官宦之家,对其家族也是一种耻辱。
所以,司马氏是不可能出现在公堂的,尤其对质一方还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小毛贼。那么怎么办呢?
闻知县认为此案虽小,但是也有点棘手,便想玩打太极,不了了之。说不是本县不管,而是章国钦之新妇不能到堂对质,他也没有法子。
章国钦觉得很郁闷,就给县里的刑房书吏送了一笔银子,这名刑房书吏叫黄子立。黄子立职位虽低,但是城府却不浅。他找到闻知县陈述了得罪司马氏家族的厉害,又出了一个计谋。
此计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既然王小三说认识新妇司马氏,且为其医脚。但是章国钦对此表示怀疑,知县大人其实也有同感。因为需要对质公堂,才能辨别真假。然司马氏出身高贵,无法到堂,那么我们就找一个女子来代替,与王小三对质,如果王小三不能分辨新妇真假,那么就说明王小三有问题。
闻知县听罢,又考量厉害关系,觉得黄子立所言甚是。司马氏家族不能得罪,但是案子也得办。于是就让黄子立把计划说给章国钦,章国钦就依计而行,到城里的青楼花钱雇了一名妓女,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番安排。
翌日,闻知县升堂问案,章国钦就带着假新娘,来到了公堂。假新妇经过打扮,身着盛装,还有两个贴身丫环搀扶,俨然是大家之贵妇。她来到公堂,和章国钦跪在一起。
闻知县问假新娘可认识旁边之人,假新妇低头作娇羞状,四下茫然而顾后,又低头不语。王小三见此,立即喊道:“素娥,请为我说句公道话,我为你治疗脚病,却被诬陷为贼。”
假新妇依然没有说话,王小三继续喊。
但闻知县已经知道这王小三露出了马脚,因为这是假新妇,王小三却没有看出来。
闻知县令人大刑伺候,王小三很快就招供了。
事情的真相是:章国钦举办婚礼的第一日,因为人多,王小三就趁乱溜了进来,又溜进了洞房。他想新娘贵重的陪嫁品,都在洞房放着,可是白天行窃,肯定会被抓,于是他就躲在了洞房的床底下。想到了夜里,大家都入睡后,然后行窃。
可是到了夜里,新郎和新娘行了夫妻之事后,一直在聊天,有关新娘家的事情,王小三就是在这里听来的。且说两人一直聊到很晚才入睡。

王小三就赶紧爬出来,准备行窃。可是从窗外往外看,章家院内灯火通明,巡逻的家丁四处都有。就算拿了东西,也从这里出不去。
无奈之下,王小三又怕被新婚夫妇发现,只好赶紧又藏回床底下。结果,一连躲了三天三夜,王小三都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却被饿得半死,到了第三天的后半夜,王小三是实在忍受不了,就自己从床底下爬出来,出现在了院子里。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被章家家丁一顿乱揍。
直到被抓后,到了公堂,王小三原本想通过反咬一口,逃脱罪名,却不料被假新娘戳穿。之所以能戳穿,也只能说刑房书吏黄子立设计高明。他安排用假新娘对质,但是却不让假新娘说话,原因是王小三听到过真新娘司马氏的声音,如果假新娘说话,就会自爆身份。再者,王小三一直是床下黑夜偷听,却从未见过司马氏的芳容,故见假新娘,却不辨真假。
既然案件明了,那么怎么定罪呢?
根据《大明律·刑律·贼盗·窃盗》之法规:
“凡窃盗,已行而不得财,笞五十,免刺。”
如果按此条例,窃贼王小三潜入洞房打算行窃,但因找不到下手机会,只好躲在洞房床下3天3夜,最后是因为饿得实在受不了才主动出来,不过他爬出后却引发一桩荒唐奇案。
从这个情况来看,王小三有行窃之行,却无行窃之果,依次条例执行,也是合乎法律的。
但是问题是,王小三到了公堂之后,又引出了行窃之外的案情,即信口雌黄编造谎言。
于是,就得参照另外一条大明律,即《大明律·刑律·诉讼·诬告》:
“凡诬告人笞罪者,加所诬罪二等。”

最后,闻知县结合两条法律,做出最终判决,念及王小三是初犯,且犯罪情节比较轻,一是行窃没有得财,二是虽有诬陷之嫌,但是诬陷情节也比较轻,故笞二十,让保甲带回严加管教,也算是给王小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作者:案先生,女,80后,历史专栏作者)
参考资料:《明史》《大明律》。
余华《活着》:死很容易,但活着难!活是九层天,层层如炼狱!
余华的《活着》揭示这么一个命运死环:死很容易,但活着难!活是九层天,层层如炼狱!也正因此,我们的人生经历会因此变得的更加厚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会有勇气更加从容、不逃避的活着。只要还活着,才会有精彩人生的可能。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3:12:410000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 为何只有“三藩之乱” 谁没参与
孔有德没有参与。明末清初,中国风云变幻,清军借助汉人军阀的力量迅速占领中原,崭露头角的四位藩王受到了皇帝的封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内部的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尤其是在康熙年间,一场名为“三藩之乱”的叛乱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位藩王在清朝政府内部煽动不满,给国家财政和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最终他们的叛乱被康熙皇帝镇压。一、乱世出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11-07 20:42:060000后母戊鼎出土安阳 曾在南京展览 差点被带到台湾省 有两项第一
所有出土青铜器中最重的、刻有“司母戊”三个字是最早的金文。后母戊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古代青铜器,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传奇故事。这座巨大的方形鼎,在中国考古学与文化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一、后母戊鼎的发现与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9-26 20:23:210000曾国藩告诉我们,一般人到了临近成功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这个
只有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才能保住荣华富贵曾国藩感受到了身处高位的压力,他意识到成功并不意味着权力和名利的无尽享受,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风险和危机。他深知自己德行浅薄,没有资格占据如此重要的职位。因此,他选择保持谨慎和警惕,不断自我反省,以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声誉。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0:45:240000为何是蜀汉敢主动攻击曹魏(缓解蜀国的内部博弈)
在三国时期,蜀汉之所以敢于主动攻击实力远超自己的曹魏,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军事战略的选择,但深层次来说,蜀汉的北伐行动实际上是一种内部博弈的缓解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外部战争来加强国内的团结,提升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寻求政治和经济的新出路。1.加强蜀汉的政治稳定和国内团结我要新鲜事2024-03-15 18:21: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