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像乞丐一样落魄,哪来的带兵经验,他究竟凭什么战无不胜?
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要比千军万马重要的多,这一点从刘邦身上就能体现出来。他本是亭长出身,本就不会打仗,要不然也不会被项羽打得找不着北了。可后来刘邦能够以劣势战胜项羽,离不开大将军韩信,此人就是一用兵奇才。我们先不谈他在政治上的愚钝,只说在行军打仗,中国历史上能够和韩信这种军事统领并肩的人没有几个,能够留下他那样优秀战绩的人也没有多少。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韩信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和刘邦等人是差不多的。

落魄贵族出身的韩信还不如刘邦,当初的他就是一只混吃等死的咸鱼,认识他的人几乎都讨厌他,就连吃饭也是靠邻居救济。这样一个人很明显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说乞丐有多差,只不过早期的韩信就是如此落魄。让韩信下定决心翻身的事是胯下之辱,他因为喜欢佩剑被一个屠户羞辱,屠户给韩信选择:要么拔剑杀了他,要么从他的胯下爬过去。
当时的韩信选择了后者,自此之后,他决定要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项梁起义之后,韩信果断投入他的帐下,成了一名小兵。项梁去世之后,韩信又继续跟着项羽,可他多次谋划,项羽都不采用,韩信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于是干脆跳槽到了刘邦这边。
和萧何相识之后,萧何大为赞叹其能力出众,所以多次向刘邦举荐此人,不过刘邦当时并不相信,只是让韩信搞后勤。将领们一名又一名逃跑,韩信觉得自己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就开溜了,这才有了“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刘邦耐不住萧何的多次推荐,终于同意让韩信当大将军,还给他办了隆重的仪式。其实对于这个举动,刘邦还是很不乐意的,毕竟韩信在此之前并没有带兵打过仗,他自己虽然战绩也不怎样,但好歹也是打过仗的人。好在韩信并没有让他失望,一招就将章邯措手打的措手不及。后来又运用各种花哨的打法,诸侯国在他的攻击之下,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韩信在成为大将军之前的确没有实战经验,那为什么一经实战就几乎是战无不胜呢?在大家的意识当中,优秀的将领往往是身经百战,从底层军官慢慢爬上来的,韩信的确是看过不少兵书,但也是纸上谈兵而已,但是他却并没有和赵括的下场一样,到底是何原因呢?
首先,韩信心理学学的不错,无论是迷惑章邯,还是替自己开脱罪名,韩信都巧妙地利用了别人的心理需求,比如身为秦人的章邯肯定不相信韩信能够翻过秦岭来搞偷袭,比如,士兵们只想活命,所以只得玩命杀敌。几乎所有的名将都能够摸清敌人和士兵的心理,韩信也不例外。

再者,韩信会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且会将理论知识间接运用到实践当中,赵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韩信能够战无不胜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清算不算清官最多的朝代呢(算)
清官,是指能廉洁奉公、公正无私、才干过硬的官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清官的出现,往往能够带来社会的清明、政治的清廉和国家的繁荣稳定。那么,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清官最多呢?我要新鲜事2024-01-19 19:53:340000到底谁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扑朔迷离)
玄武门之变,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参与者至今仍然是历史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史书记载着各种各样的版本,而参与者的身份也扑朔迷离,使得人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诸多疑问。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各有不同的观点和解读。我要新鲜事2024-03-26 14:13:460004犹太人三大节日:七七节表示小麦收割结束(象征犹太民族诞生)
犹太人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二战时期的犹太人大屠杀,在此次灾难过后逐渐的修生养息安稳了下来,文化也依然有所传承,而在犹太人的文化当中,有着三大节日。这三大节日分别是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犹太人三大节日逾越节我要新鲜事2023-05-11 20:12:340000司马谈简介:汉初五大夫、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
据说司马家自周朝起就在宫中当太史,可谓是家学渊源了,司马谈也是当时一个厉害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是司马家族的集大成者,而司马迁能够继承家学也少不了父亲司马谈的教导,那么司马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一起来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了解一下吧!司马谈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03:140000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但不能把锅都给他背了
西汉初期,实行陵邑制可以很好抑制土地兼并,大概就是皇帝上位后开始修建陵墓后会强制迁移天下各地的富户到皇陵附近,人为的制造一个城市而且效果很不错这些城市还在。能守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元帝上位后被废除了。不能把锅都给元帝都背了,陵邑制固然有效,但武帝时期(尤其是后十年)大规模对外作战,兴建宫室,巨额赏赐,几乎掏空了整个国家财政。我要新鲜事2023-12-23 20:18: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