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辞官回乡与地方县令谁更有权力呢(县令)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36:181阅
在古代宰相一旦辞官回乡过之后,和地方县令相比,并没有县令的权力大。宰相在一国之中,虽然是有着较高的地位,但是到晚年之后会退出朝堂,安度晚年有一些位高权重的手中掌管着国家大事都能够影响到国家,宰相是非常受到皇帝重视的,在和平时期都会允许宰相辞官回乡。

宰相制度
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当时宰相一职才出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宰相制度被确定下来是让皇帝又爱又恨的一项制度。在封建王朝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用作职称,有时候是一个人就独领了位置。
宰相一般都是较为有能力的人,或者是足智多谋的人才,能够影响到朝堂。对于皇帝来说,虽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会因为宰相的权力过大,最终会危害到统治的问题。毕竟在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事件所发生,直到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才慢慢废除宰相制度。

县令的权力更大
宰相在朝堂之中,权力是非常大的,整个朝廷基本能够有几个人比过宰相,可一旦退位过之后,宰相并不能够比得过当地的县令。退休之后的宰相已经不再围观,只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尊贵的身份、没有实权,论权利肯定要比县令更大,但是没有话语权之后,即便是拥有权力,在地方不能与当地县令对碰。

聪明的县令
虽然说宰相已经没有了实权,但是很多的地方县令都是不敢去随意招惹退休宰相,还得讨好。毕竟这些宰相他们都是衣锦还乡或者是荣归故里,还是受到万人敬仰的,不是一些地方官员能够对比。在朝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底蕴,但还拥有着资源和财富,所以地位也会被拉高,地方官员不会傻到去招惹宰相反而还会讨好,希望能够借助宰相的背景或事例得到晋升。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胥姓起源和来历:卫宣公儿子姬伋迁到胥池(以地为姓)
胥姓是极为古老的一个汉族姓氏,是晋国六卿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华胥氏和赫胥氏,也有族谱显示胥姓可能来自姬姓,卫宣公的儿子姬伋当时因避乱而逃到琅琊的有胥池附近,最终子孙以地为姓,也就形成了胥姓的一脉。不过胥姓族人大多认为晋国的胥臣才是他们的得姓始祖。胥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华胥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27:130000东汉末年是四国公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
实际上,评判三国时代的标准并不仅仅在于“称帝”,而更应该以各个势力的实力作为评判标准。在魏蜀吴三大势力还没有正式称帝之前,三国时代的局面已经被大家所认可。因此,后世也出现了《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和《三国演义》这类小说,两者虽然都以那段时期的历史为基础,但它们所记载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三国演义》为了增加情节的趣味性,增加了很多不符合真实历史的事件,如“过五关斩六将”和“空城计”等。我要新鲜事2023-11-05 20:58:460000邓州小孩偶然发现金疙瘩,79年900元卖给文物贩子,后发现是国宝
1979年,邓州文化局的李云生无意间听说,一个文物贩子以900元的“巨款”,从冠军村一个名字叫李时顺的村民手里,收购了一枚金印。李云生很是疑惑,当时,是有很多小贩到附近收购文物,但大多都是一些不太值钱的小玩意儿,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卖到这么高的价格。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47:000001三国东吴十二虎臣都有谁,排名第一之人意想不到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孙权手下更有许许多多的能人将士,其中东吴十二虎臣就是典范的代表,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因为正史《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所以被称为是东吴的十二大虎臣。东吴的十二虎臣名单1、荡寇将军程普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17:040000曹操赤壁之战赢了会不会统一天下(有可能)
赤壁之战,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决战,不仅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更是成为后世评说曹操及其政治野心的重要转折点。如果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取得了胜利,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不仅是因为曹操本人的政治、军事才能,也因为赤壁之战前曹操已经实际控制了汉朝的大部分地区,其势力覆盖华北至中原,势力庞大。我要新鲜事2024-03-20 15:30:0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