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简介:汉初三杰之一,功高震主被萧何献计诱杀
说到韩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刘邦手下统帅,每逢战事基本战无不胜,为西汉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与萧何、张良并称为初汉三杰。韩信初为项羽手下,后投奔刘邦,经萧何推荐成大将,西汉建立后又被吕后和萧何合谋诱杀,所以人们常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八字概况韩信一生。
一、韩信简介

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一说淮阴区)人,秦末汉初军事家,西汉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初为项羽手下,因得不到重用而转投刘邦,经萧何推荐成大将,之后率军一路取胜,帮刘邦打下天下,可惜功高震主被刘邦怀疑,最后为西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可惜被吕后与萧何合谋害死!
1、早年贫穷,投奔项梁

韩信为平民,早年非常贫穷,就连母亲死去也无钱办丧事。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爆发后,韩信投奔了当时较强的项梁,后来项梁战败而死,又归属项羽,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在项羽麾下,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他也因此于公元前206年转投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2、经萧何推荐为将

在刘邦军中,韩信做着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默默无闻,但他相貌威武,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很快就被刘邦手下将军夏侯婴看中,而且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后来,萧何与韩信交谈后发现其才能,经过萧何推荐后,韩信终于被刘邦重用,任命其为大将军。
3、战功赫赫

成为大将后,韩信没有负重望,他先是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之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韩信奉命攻打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前202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韩信在刘邦手下战无不胜,为西汉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他也因此被人称为古代十大战神之一。
二、韩信怎么死的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和萧何合谋诱杀而死,享年36岁。韩信此人性格放纵,曾在追赶项羽时按兵不动,刘邦封其为“三齐王”、“五不死”后才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刘邦坐了江山后,就怕韩信势力大,想杀了韩信,但亲自封的“五不死”,所以不能自己杀他,刘邦就把想法告诉了吕后,而萧何则献计吕后,最终合谋杀了韩信,这也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出现……【查看更多】
傀儡皇帝 汉桓帝绝非后世说得那么不堪 实际上是有为之君
东汉时期的桓帝,虽然在《出师表》中被诸葛亮描述为令人叹息痛恨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在前期成功削弱外戚势力,夺回了皇权,稳定了朝局。尽管他在处理朝政方面平庸,且过度依赖宦官,但他的统治并非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桓帝被认为是东汉灭亡的起点,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而灵帝并非他亲自选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5:370000大明奇案:她刚嫁夫死 又被逼奸 羞耻自杀 让朱元璋做一两难决定
(说历史的女人——第1388期)在中国古代史上,因为封建帝制下的法律存在诸多漏洞,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奇怪案件,或无辜蒙冤、或杀人漏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最为堪忧的是便是底层人的命运,而底层人之命运,又以女性最为糟糕。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大明奇案:一桩新妇被逼奸而自杀案:表面看是凶犯道德沦丧,实际与朱元璋称帝后的一项政策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3:58:360000夏朝都亡了 商朝频繁迁究竟是为了躲谁 (军事考量)
夏朝灭亡,商朝频繁迁都,是应更好的维护自身统治和军事上的考量。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之中,有很多的王朝都是在定都之后还选择再次迁都,觉得能够找到更好的地方,例如朱棣迁到北京。当时是有着正当的理由,可是还受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一些官员就是觉得会劳民伤财,耗费人力物力。一般在定都之后都不会再去迁都的,可是在历史上的商朝,确实频繁的迁移都城。迁都5次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27:520000古代最讽刺的励志人物,事迹曾被收录语文课本,长大却成巨贪
“小时偷光,长大敛财,老来盗土。”说起这样的经历来,没人会相信这事居然都是匡衡的杰作。在曾经的语文课本中,匡衡可谓是一代励志传奇。他出生西汉,少时十分勤奋刻苦,热爱读书。不过,自家世代务农,家境不好。即便是身为小孩子的他,白天都得出门做活,唯有夜晚才得以归家。可是又买不起蜡烛,根本没法看书,这成了他最大的苦恼。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29:170000为什么会出现三妻四妾 古人为了传宗接代多纳妾(宗族思想)
现代社会我们的婚姻制度都是一夫一妻,不过在一些国家如伊朗、伊拉克等国家仍然是一夫多妻制度的国家,在中国古代曾经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甚至还出现过三妻四妾的说法,那么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三妻四妾呢?为什么会出现三妻四妾三妻四妾的说法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55: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