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为什么不打中国:作战成本较大(跋山涉水得不偿失)
两者之间距离甚远并且没有矛盾。古罗马帝国以及同时期的中国都是古代历史上极为强盛的两个国家,更不用说与古罗马同时期的秦朝了,那时的秦王刚刚扫六合,成功统一了全国,国家势力无比强劲。古罗马帝国统一了其所居的大部分区域,军事实力很强。两国之所以不作战,原因在于古罗马帝国位于亚洲西部地区,与中国距离较远,作战成本很大。
一、古代交通不发达
作为实力同样强劲的两个帝国,古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是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的,然而那时由于交通条件受限,再加上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很远,想要实现交战,则必须要使大量士兵平安并且耗费较少精力的到达敌国。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这一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再加上当时许多国家扩展势力的方式都是侵略周边地区,而不会跋山涉水,攻击一个同样强大,甚至是比自身实力还更要强劲的,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国家的,因此两个国家都很智慧的选择不去侵略对方。古罗马共和国成立时期,对应的中国正处于秦朝时期,那时的秦始皇醉心于扩张领土。若罗马帝国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的向秦朝发动攻击,那么秦朝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优势,则一定会将古罗马帝国打败的。
二、侵略从周边地区开始
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显然也对秦朝的威名有所耳闻,因此非常明智的没有选择发动攻击。仔细翻阅同时期以及这一时期前后的许多史料,人们可以发现,那时的国家即使实力再强劲,基本上也会先攻略其周边地区的国家,而不会贸然向较远的国家发动攻击。一方面在于这样作战交通成本非常大,另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物力。而如果只是侵略周边的国家,这些弊端便能够很轻易的被克服。因此古罗马与中国至今交集较少,并且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作战,那时两个国家的重心都放在了与周边国家做对抗之上,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罗马帝国没有汉朝强大。
明代是封建盐政变革的关键时期,以盐政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
#历史开讲#盐政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一项经济制度,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风貌。明代是封建盐政变革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上十分依赖于盐利,随着明代中后期内忧外患的加剧,明官府也对盐政制度进行了多次变革,如弘治叶淇“折银开中”变法、嘉靖“余盐开禁”改革、万历袁世振纲法改革等等,盐政制度的变革也对明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最终反映在文学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5:090000唐朝正三品官 属绝顶级大佬 那正一品和二品是什么样存在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其官员等级体系分为九品三十级,每个品级又细分出正一、二、三品以及从一、二、三品。三品官员是朝中的绝顶级大佬,掌握重要权力,但要想成为正一品或正二品官员,则是难上加难。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1:19:280000李莲英怎么死的 李莲英墓只有一颗头骨(李莲英伪造的墓地)
历史上有很多手眼通天、权势极大的太监,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就是清末的大太监李莲英。伺候了慈禧半辈子的李莲英得到无尽的恩仇,在慈禧殡天三年之后,李莲英也去世了。其亲属说是正常病死的,然而李莲英墓被挖后人们发现墓中仅有一个头骨,这是怎么回事呢?李莲英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35:250000秦朝灭亡后 名将王翦后代分家避祸 不料造就2个千年豪门
在古代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将王翦和一支家族王氏,因其英勇事迹和千年辉煌,成为了史书中熠熠生辉的存在。王翦,战国末年的将领,才华出众,充满智谋,其光芒在战火硝烟中闪耀;而王氏家族,则因王翦的杰出贡献,走进历史舞台,延续了千年的荣耀。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53:050000被软禁54年,张学良给周总理写过2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复16字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将军因此惹毛了蒋介石,被扣押在重庆。在软禁期间,张学良曾冒着巨大的风险,给周恩来总理写过2封密信:柱国兄来谈,悉兄一本初衷...周恩来总理收到密信后,眼眶湿润,心中感慨万千。为何张学良在紧要关头选择给周总理去信?这两封密信里到底说了什么,让周总理如此动容?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1:39: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