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的愚孝有哪几个:为供母欲杀儿(埋儿奉母)
24孝中的愚孝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老莱斑衣、国朝史余、郭巨埋儿以及《北史》故事。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又称埋儿奉母,是最让人气愤的。埋儿奉母的故事发生在晋代,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郭巨。郭巨由于家道中落,所挣得的粮食无法养活一家人。而为了不让母亲过上凄惨的生活,郭巨决定将自己的儿子活埋,然后将剩下的粮食给母亲食用。
一、养儿影响供养母亲
晋代一个叫郭巨的人,本身家境殷实,家底雄厚。但是可惜的是其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在父亲死之后,家中的财富被分为了两份,郭巨把这两份家产全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并且在未得到家产的情况下,自己奉养母亲,不让两个弟弟参与,并且对母亲很孝顺。

可惜的是,后来郭巨的家境越来越差,家庭越来越贫困。郭巨所挣得的粮食越来越少,在娶妻之后,其妻子很快生下了一个孩子,并且是个男孩。由于家中的状况远远比不上以前,郭巨为此十分担忧,他生怕这个孩子在出生之后,家中的粮食和财富要分在供养这个孩子身上,那么母亲的生活质量便会因此下降。
二、孩子最终幸免于难
于是郭巨在思考良久之后,就跟自己的妻子说道,孩子可以等以后家境有所恢复之后再生。但是如果因为供养儿子使母亲得生活不如以前,甚至于吃不到粮食死掉的话,母亲是没有办法复活的。那么不如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埋掉,这样可以节省出很大一部分粮食,用这些粮食拿来供奉母亲是最好不过的。

郭巨的妻子也听了他的话,两人于是就把孩子抱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并且挖出了一个坑,想将孩子埋下去。幸好在挖坑的过程当中,夫妻俩挖到了一坨金子,多亏这坨金子解决了当时这家人的燃眉之急,两人的孩子才不用死去。以现在的道德观念来看,郭巨的三观无疑是有很大问题的,因此埋儿奉母的故事也被人们认为是愚孝的代表。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安史之乱在前,黄巢起义在后
在唐朝,有两次事件非常出名:一是由安禄山领导的安史之乱,它发生在唐朝中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是由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它发生在唐朝末期,是唐朝灭亡的开始。以时间来算,安史之乱发生在前,黄巢起义发生在后。一、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57:4700002006年,浙江老妇打扫时发现人骨,调查发现是女儿失踪10年的男友
文|肖燕楠编辑|阿荣2006年3月7日,一位老妇人准备一下自家别墅的阁楼。这座阁楼自别墅建成以来,就没怎么用过,里面布满了灰尘和蛛网,空气中还弥漫着重重的霉味,霉味中隐隐混合着臭味。老人一开始并未在意,因为家后面有条臭水沟,所以这股子臭味已经存在很多年了。然而清理过程中,忽然一股浓烈的臭味突然扑面而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4:01:460000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司马光(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资治通鉴》整本书讲的都是关于历史的,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去看的的时候会发现有的故事看不懂,理解不了宫廷中的各种宫斗。而且司马光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虽然说是记录的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为了满足私欲存在一部分篡改的现象。一、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58:4600011998年姐弟二人去看流星雨,14岁姐姐却中途失踪,调查发现不简单
1998年的11月18日凌晨,北京红庙附近的派出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警人是一个中年妇女:“警察同志,我侄女跟我儿子外出看流星雨,侄女半路失踪了!有人冒充联防队员带走了她,她可能要出事!”听到这里民警心头一紧,昨晚的确有媒体大肆渲染半夜外出看流星雨的浪漫场景,可如今北京天寒地冻还真的有人出来看流星雨?况且红庙附近晚上都没什么人,这个女孩恐怕是凶多吉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2:32:360000黄公望简介:元代著名画家(被称为元四家之一)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画,还和王蒙、倪瓒、吴镇三人合称为“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明清两代的画技和画风的影响都极大,那么黄公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黄公望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42: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