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主人公 秦朝赵高(为了证实朝堂地位)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秦朝时,赵高为了看看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故意在胡亥面前牵一头鹿称作马。朝中臣子多惧怕赵高,就应和说是马,只有胡亥和少数几个臣子说出了那是鹿。赵高这个举动是想要谋取权力,是对君王和国家不忠诚的举动。所以有了指鹿为马,并引申为把对错弄反的意思。
一、赵高的身份是什么
赵高从秦始皇时就成为了一名宦官,熟悉法律而受到秦始皇的重视。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同李斯伪造了秦始皇的旨意,逼迫秦始皇的第一个儿子扶苏自缢,让蛮横的二儿子胡亥继承了皇位。后来,不满足于当下权力的赵高又设计杀害了李斯,一跃成为了秦朝的宰相,凭借着胡亥的昏庸而掌控着朝政。

赵高处在拥有极大权力的位置上,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赵高搜刮民脂民膏,不为百姓着想,还收受贿赂。并且,联合别的官员,对皇帝的决策进行干扰。赵高在做臣子上其实是很失败的,专横果断,手段黑暗,备受后人的谩骂。历史上扰乱朝纲的宦官中,赵高就极为有名。
二、历史上对赵高的评价
对于赵高的评价,也是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和令人诟病的一面的。赵高从小就刻苦念书,通晓刑罚。在秦朝成立后,赵高还主张将全国的文字定为一种。赵高也是颇负盛名的书法家,加上武功也厉害,是文武兼修的人才。而且赵高进入皇宫成为宦官,是为了报自己国家灭亡的仇恨,算得上是对自己国家有情义的人。

令人诟病的就是赵高是一位大奸臣,把秦朝上下都算计了一遍。秦朝民间百姓没有在兼并战争结束之后过上安稳的生活,依旧为苛捐杂税苦恼着。同时,赵高联合朝廷的臣子架空皇帝的权力,朝廷黑暗,没有人敢为百姓着想。朝廷逐渐失去了民心。在胡亥死后,赵高想要称帝,也被百姓反对了。
深度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无法满足人性的贪婪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全是因为不平等条约中的语言逻辑引发的,我们都知道在鸦片战争中,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中英两方的条约内容却似乎有点不太一样,结果英国却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经历了两个阶段,从而导致中国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深度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8:56:450001末代太监孙耀庭,溥仪和婉容的隐私被他曝光
孙耀庭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虽然他当上太监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了,但他仍然在宫廷中服侍过皇族一段时间,后来在孙耀庭的自传中,也有许许多多关于清王朝的私密之事,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一些隐私也都被孙耀庭曝光出来。中国最后的太监:孙耀庭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4:55:170001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非也,从斩马谡看诸葛亮失败之处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角色,好像没有人不知道关于诸葛亮的各种典故,这个人有谋略、有胆识、讲义气、还聪明到近乎神人的地步,但世间怎么可能有如此完美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谈谈诸葛亮那不完美的另一面。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02000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顾炎武所说(顾炎武的故事)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名言,很多都是令人记忆犹新,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更是能体现出人民的“爱国情怀”,那么你知道这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呢?我想很多人都是应该只是知道,但却不知道其出处,这句话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所提出的,后来经过梁启超的改良变成了这一8字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38:2600011986年,白崇禧女儿秘密潜入大陆,只为完成父亲的一个心愿
1986年,广西桂林,平常的一天,街上的人来来往往,有商贩、有行人也有旅客。在这些人中有一个打扮得很朴素的女子,低头慢慢走着,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她就是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白崇禧作为国共内战的战犯和国民党高层的核心人物之一,在1949年就逃亡了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虽有所缓和,但并未实现“三通”,而令白先慧没有想到的是,此刻的她已经被当地的相关机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50: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