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孔子,书籍出自孔子世家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5:510阅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出自《孔子世家》,成语的意思是看书比较用功,把竹筒的绳子扯断三根,形容读书努力,刻苦治学。读书并非看的过程,更需要专注,专注的力量不容小觑,如今韦编三绝也用于夸奖一个人做事专注,更易获得成功。
一、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纸书,文字主要写在竹子上,先把竹子劈成竹签,然后用火烘干之后在上面写字,为了方便阅读,一片片的竹签需要用绳子捆绑固定才方便阅读。孔子自幼丧父,但他读书很努力,拜过很多师傅,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勤加学习。

年轻孔子已经把《周易》全部精读完,接着他又一口气读了第三遍,对书中的精神文化又有了新的领悟,就这样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把固定竹签的串绳子磨断了几次,之后多次换上新的固定绳翻阅。万年孔子再次研究《周易》,重新翻阅书籍,正因孔子对阅读的勤勉,对教育的专注,是他成为了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
二、《周易》讲了什么故事

《周易》围绕阴阳八卦,讲了用八卦预测的方法,通过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念,以及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深入讲解了预测唯物主义,总结辩证法的方法论,书中揭示了宇宙的自然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对立和统一的角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等方面,信息量很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产生活、帝王治国、百姓为人在书中都有涉及。

《周易》也是历代王朝的治国之书,历史中的皇帝无一不通读周易,作战行军之人也极爱此书。17世纪《周易》流传到了外国,成为美国、日本、法国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也在行军作战时巧用《周易》,不仅注重理论研究,也注重实际作战。目前多地成立了《周易》学术讨论会,此书从古至今备受瞩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藤甲兵让诸葛亮大败 为何后来诸葛亮自己不用
因为诸葛亮非常谨慎,不敢冒险尝试。藤甲的弱点显而易见、藤甲的生产周期很长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无疑是经久不衰的经典。在与孟获首次交战时,诸葛亮遭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兵种,那就是藤甲兵。一、藤甲兵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21:530000古代凌迟之刑有多残酷?太监刘瑾被割3357刀,最终只剩一副骨架
不常用但极为残酷的凌迟之刑古代有个残酷的刑罚,叫凌迟,是比斩首还恐怖千万倍的处决犯人方式。斩首只要刀够快,手起刀落,死亡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犯人不会痛苦太久,可凌迟却是用刀一刀一刀地割去犯人身上的肉,把他活活疼死。也许每一刀下,去都不是致命的地方,但这种精神的折磨和肉体上的疼痛结合在一起,犯人坚持不了多久就死了。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0:56:190001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 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名叫房中术,日本向来就崇尚中国的文化,因为日本大和文化的根基就是我国的华夏文化,千百年以来,虽然日本对中国的土地进行残忍地掠夺,对中国人民进行残忍地屠杀,但是对中国文化依旧采取尊敬珍视的态度,自从中日建交以后,无数的日本学者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古籍。一、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16:030005为什么项羽名声比刘邦好:刘邦名声太差(无情无义无信)
秦朝暴政,所以建朝十数年之后就开始有人反,项羽和刘邦在众多起义军当中逐渐壮大,各自引领了汉军和楚军。在两人最终的争霸中,项羽失败自刎,刘邦取得天下。按理说成王败寇,然而在后世的历史中,项羽永远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霸王,刘邦却是一个为人不耻的小人。为什么项羽的名声反而比刘邦要好呢?为什么项羽名声比刘邦好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57:27000082岁老人第三次结婚,婚礼当天,他发现新娘是失散60年的结发妻子
1997年的某天,重庆市的一处角落里,一场低调而又特殊的婚礼,正在有条不紊地举行着。这场婚礼的特殊之处在于,新郎邱大明已经82岁高龄了。新娘刘泽华稍小一点,但也已经80岁了。历经了大半辈子的风霜,这对“夕阳红”恋人,对婚礼并不是很看重。仅仅是请了几个平时关系好的亲友聚一聚,便算是完成了仪式了。转眼间,夜幕降临、宾客散尽,“老两口”终于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聊聊天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0:48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