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五毒菜(去除身体陈积的瘴气)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国内重大节日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端午节的食俗是吃粽子,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还有一个食俗,那就是五毒菜。五毒菜曾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南京都有存在过,如今大部分人都不记得这个食俗的存在。
被遗忘的端午节食俗

说起五毒菜就不得不提起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说起端午节人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食俗是粽子。其实端午节的食俗不只是粽子,还有五毒菜,五毒菜又称之为五毒饼,在历史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曾存在过这种五毒饼。

五毒菜,传统节日端午的食俗之一,端午一向被看作是一年中的主要节日之一。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徐州辛辣类五毒菜就是南楚饮食文化的传承。《荆楚岁时记》:“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后者,就是徐州人所说的五毒菜。南楚五辛春盘内容为:葱、蒜苗、椒、姜、芥和合而成,是春节所食的佐品,均以辛辣为主。

辛,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食辛五味祛五脏陈积“瘴”气,以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五毒菜传播到徐州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灭掉宋国,徐州被占领为楚地。第二阶段是从楚国大将项族封地的项城传至徐州。显然,后期与项羽、项梁、项伯、项庄有关。

“端阳十二红”是:雄黄酒、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玫瑰砂、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旧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夏季是虫类最为活跃的时期,在端阳这一天,人们开展驱邪消毒的活动,如用艾叶烟熏、用雄黄水挥洒等,以消除蜈蚣、蝎子、蜘蛛等所谓“五毒”的害虫。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说:“端阳有‘五毒菜’:韭菜、茭菜、黑干、银鱼、虾米也。”吃了这种菜,象征性地消灭害人虫,这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朴素的环保意识。

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灭五毒的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京都风俗志》记载当时北京富裕人家购买有五毒图案的糕饼,叫“五毒饽饽”,味道甜美,也用来馈赠亲友。这种五毒饼的原料是玫瑰花、蜂蜜、白糖、核桃仁、松仁作馅,外包白面粉酥皮,香甜可口,上面加盖红色的五毒形象。

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述民国时代南京的五毒菜是杂炒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木耳)等五种原料制成。这些食物原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南京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五毒的代表使用而已。
韩信放在三国是什么水平:无人能敌(顶尖高手)
若韩信出生在三国时期,那么他的武力值便是三国所有将士中最高的。实际上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对韩信的武力值进行讨论,他们认为三国时期的诸位名将皆比不上韩信。他的武力值更高,同时又富有很高的作战技巧。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初期的一代名将,帮助刘邦打赢不少胜仗,才能在汉朝建立后被加封,取得很高的职位。一、韩信堪比军事家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3:28:090000为什么称印度为阿三,印度阿三哥的来历是有历史依据的
印度是我国的邻国,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开挂的印度人被中国人戏称为印度阿三哥,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呢?在它的背后其实是有一段历史作为支撑的,与满清政府时期上海租界发生的故事有关,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为什么称印度为阿三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10:260007老蒋念错一个字 全国都跟着念错(黄埔军校)
老蒋将黄埔军校读音读错后就延续了下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黄埔军校的起源,这是在广东民国时期广东省的一个县城,刚开始这个县城的人口比较少,但是自从建立了黄埔军校之后,此地就因为黄埔军校而逐渐的发展开来。如今大多数人都会读作黄pǔ军校,并且大家也认为这样的读音才是最为正确的。汉字读音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59:470000刘邦为何在病危的时候 不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戚夫人
刘邦晚年之所以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戚夫人,是因为他在政治权衡中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包括政治局势、太子问题、外戚势力、功臣利益等等。他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刘家的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将继承权交给太子刘盈,以维护刘家的统治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戚夫人的地位相对较低,不能与刘邦晚年权衡的其他因素相提并论。刘邦的决策虽然不一定完美,但是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他尽力维护了刘家的江山。我要新鲜事2023-09-03 21:06:220000演义中 吕布 张飞 赵云 谁才是真正的单挑王
在三国演义之中,吕布,张飞,赵云里面,巅峰时期的吕布,才是真正的单挑王。三人在三国演义之中都是武力值超强的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针对于单挑方面也是极其细节的描写了三位的战斗力极其出彩。吕布战斗值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1:07: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