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之万娘坟,比皇帝大19岁却独享专宠还被厚葬
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到处去旅游,北京十三陵可以说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了,早在2011年就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了。下面要说的是位于北京十三陵中的万娘坟,这万娘坟也就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贵妃万氏的园寝。
一、北京十三陵之万娘坟

说起北京十三陵之万娘坟,位于昌平区北部。东北有长陵乡昭陵村,西南是悼陵监。村以坟得名。成村于清代,因村中有明代万氏皇妃墓而得名。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宪宗贵妃万氏葬于该地。虽然万贵妃比皇帝大19岁的她,但是她却独享专宠一生,死后还受到厚葬,也就是万娘坟。

明朝规定,皇室成员,妃子死后埋葬在西郊金山,只有皇后才能够葬入天寿山(十三陵)陵区。万娘娘,也就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的万贵妃,按理是不能够葬入天寿山的,但成化帝并且改变祖制,厚葬万贵妃于天寿山陵区,也就是如今的万娘坟。万贵妃也是正式埋入天寿山陵区,妃子第一人。后来才有嘉靖、万历、崇祯帝生前宠爱的个别妃子,死后葬于天寿山陵区。

而东井、西井的妃子虽然比万贵妃要早,但无法与万贵妃相比,她们是给皇帝殉葬,她们死后没有名字,统统埋葬在一起,称为东井、西井。而万贵妃的坟则不一样,是成化帝违背规定,而修建的贵妃坟,可见万贵妃得宠之隆。万娘坟背后是苏山,绵延起伏,风水极佳。光从这万娘坟中其实还看不出来皇帝对于万贵妃的厚爱,下面一起来看看万贵妃从侍女到贵妃的逆袭。
二、比皇帝大19岁却独享专宠

万贵妃名叫万贞儿,本是宫中的一个侍女,在19岁时被分配给朱见深当宫女,负责照顾朱见深的饮食起居。万贞儿对朱见深的服侍很是贴心,让朱见深儿时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随着朱见深年龄的增长,他竟对这个贴心的宫女产生了感情。于是,在朱见深继位之前,万贞儿就已经成为了太子妃。等到朱见深18岁即位时,万贞儿已经35岁了。

即位后的朱见深并没有忘却万贞儿对自己的感情,也没忘却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他不因万贞儿比自己年长17岁、颜色渐衰而嫌弃她,曾想把万贞儿立为皇后,后来因为群臣的反对只好作罢。明宪宗不死心,就册封万贞儿为万贵妃。万贵妃是一位一生中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女子。她得到的宠幸简直能与唐朝的杨玉环相比。万贵妃能够得到明宪宗一生的宠幸,也应该知足了。

她虽然由于群臣的反对没有当上皇后,但她的权力绝对比皇后要大,也要比皇后幸福得多。但她偏偏还不知足,竟然凭着皇上对她的宠爱公然向皇后挑衅。一次,明宪宗的正宫吴皇后跟万贵妃发生了口角。万贵妃在明宪宗面前对吴皇后大肆诽谤。明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使他完全相信万贵妃的话,竟不对事情加以调查就把吴皇后打入了冷宫。吴皇后的父亲也因此而受到牵连。从此以后,皇宫内再也没有人敢惹万贵妃了,就连后来的王皇后为了保住后位,都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巴结万贵妃。
为什么说隋文帝杨坚 是李渊的大恩人(隋唐故事)
隋文帝封李渊为唐国公是李渊积蓄力量推翻隋朝的根基。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的知名人物,他们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就包括隋唐两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与李渊,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都有着两人是君臣的描写,并且杨坚也在历史当中记载成为了李渊的恩人。想要了解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从隋文帝在位时期隋朝的朝堂上来看。君臣关系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19:440000中国社会变革的里程碑事件是什么(剪发易服运动)
剪发易服运动,也被称为废小鬓大背头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变革运动。该运动于1911年在辛亥革命之后展开,旨在推动中国社会摒弃封建礼仪,迈向现代化。本文将详细解读剪发易服运动的历史背景、推动力和影响,并探讨其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1-30 20:25:310001清朝画家罗聘称能看见鬼 还画下了鬼的模样 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古代社会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于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现象往往归结为鬼神的作为。清朝时期有一位画家名叫罗聘,他声称自己能够看见鬼,并将鬼的形象绘制在画纸上。我要新鲜事2023-06-07 21:05:030000李世民的傻儿子,拜程咬金为师,没学会老程的本事,结果只能自杀
我要新鲜事2023-12-13 21:26:150000慈禧活着定三规矩,死定三遗嘱,前者令人笑掉牙,后者令人直咬牙!
说起古代女人,武则天第一,那么此人绝对就是第二。她就是慈禧,慈禧这个清朝末年的权利实际拥有者,虽然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不过这个女人不能跟武则天比,武则天是一个具有政治才能的女性,而慈禧却只能算一个宫廷政治斗争的胜利者。通过这两件事就足可说明一切:一件是慈禧坐火车定的三条规矩,另一件是慈禧死的时候定的三条遗嘱。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3:52: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