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杀赵云 反而要下令活捉赵云
我们都称曹操为一代枭雄,但是有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没有考虑过,就是《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讲的是赵云为啥可以在为何在曹操的营部中七进七出顺利的救走阿斗,而曹操手下的那么多的将领为啥都没有任何的办法呢?是曹操的军队真的没用能力杀死赵云吗?难道赵云真的可以一个人就单独的面对曹操军营中的百万大军吗?
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个武艺在高强的人也无法击败数万人啊,就是最简单的那句道理,叫做双拳难敌四手,那位为何曹操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使得最终放走了赵云和阿斗呢?

小说中对于这一段的描述是这样写的:赵云在曹操的营中不断的冲杀,然后曹操当时在景山的顶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将,发现这个人所到之处,威力谁都挡不住,于是曹操就赶紧问身边的人他看到的是谁,当时曹洪下马大声说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然后赵云当时的回答是: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于是曹洪迅速的禀报了曹操,曹操当时的回答也就恰恰表明了他不会杀死赵云的原因,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于是曹操就下令说如果赵云到的话不许放任何的冷箭一定要抓活的赵云,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这个决定,让赵云可以带着阿斗顺利的活命离开。

在后来有人对这段写了诗进行描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有的人曾说这件事是徐庶提的建议,但是比较是历史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不得不说这里更多的还是曹操的个人原因所致,因为曹操是一个非常爱惜人才的人,这个是任何一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的,所以说曹操当时相比于杀掉赵云一定是更想要降服赵云的,可是就赵云这样的一个人物而言,他的忠心绝对是不值得任何的怀疑的,所以说想要降服赵云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再从曹操自身来找原因的话,很简单曹操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在当时曹操自以为已经坐拥天下了,那么赵云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所以他在想让赵云为自己所用之前一定要充分的考验一下赵云的能力,不过另一个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了,曹操太爱人才了,俗话说的话,千军易得但是一将难求,所以说曹操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得到这样人才的机会的。这些原因就是为何最终赵云可以在七进七出后可以顺利的活命带着阿斗离开的原因了。
总之曹操之所以不杀赵云并不是因为曹操手下的人没有能力,就算他们不如赵云但是毕竟人数上占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说原因只能是因为曹操自身比较自负但是更重要的是曹操对于人才一向都是非常的敬重和爱惜的。
楚国为什么没有统一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当初最早进行集权化改革的应该是楚国,楚国也是最早搞灭国设县的,但是到最后,却“封君太众”,变成了战国版小西周。这实在是一种讽刺,与秦国形成了两个极端,事实上全盘发展起了西周式大分封玩法。据说当年周王室内乱的时候,有个王室子弟带着大量周室典籍逃到楚国,不知道楚国是不是有受到这事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1-03 19:53:260001安禄山死后,为何过了6年,大唐才平定安史之乱?
一提起安史之乱,我们就会想到两个人物。即便你把教科书上讲的安史之乱全忘完,你也不会忘记这两个人。一个当然是安禄山,这个挑起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还有一个就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一个是点火者,一个是灭火着。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10:230000三家分晋是哪三家,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在春秋末期,晋国军政大权被六卿把握,在晋平公时六卿经过互相倾轧之后,有三家将晋国公室瓜分。至于三家分晋是哪三家?是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这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在中国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的终结,战国的开始。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9:410000黄大临和黄庭坚是什么关系:兄弟关系(兄弟之情甚笃)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而黄大临和黄庭坚之间是兄弟关系,黄庭坚的哥哥就是黄大临,虽然哥哥没有黄庭坚出名,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二人之间也有许多互相赠送给对方的诗词,有不少流传于世,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兄弟两人吧!黄大临和黄庭坚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21:110001李莲英是好是坏 既无祸乱朝纲也无杀生(不算是坏人)
清朝慈禧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太监,李莲英。历史上对于李莲英有着诸多讨论,例如历史上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是好是坏等问题。但是关于李莲英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剖析。李莲英是好是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32: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