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长达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了啥
如今社会发展之快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尽在弹指一挥间,我们国家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从默默无闻,到不可忽视,我们的国际地位也在逐步提升。

我们的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被全世界关注,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会受到外界更多的质疑,甚至是恶意。
如今,我们国家每个公民的民族自豪感都在与日俱增,这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底蕴,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背景,这也是我们所引以为傲的。
但总有某些西方国家,并不承认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只是一味的否认质疑,其心昭然若揭。

但是,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质疑?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种质疑会让我们很多人不易辩驳?
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1500多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没有文字记录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所以这一段历史并不存在。
那我们就来说说,这1500年的“空白期”都发生了啥!
我们现在史学家们普遍将我国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信史、半信史、传说和神话等四个时代。

像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等,这些我们从小熟知的神话故事,都属于这个神话时代。而5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黄帝时期,也就是中国的文化始祖,三皇五帝时期,则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传说时代。
在1992年,我国史学家任昌华,将炎帝、黄帝和蚩尤并列,尊称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也就是我们如今的中华三祖。
这三位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手共同对抗蚩尤部落,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我们现在才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但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1500多年“空白期”,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
首先,这两个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信史时代通常是指有文字记载可查,或有实物来进行印证的历史,这些历史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现在国际上普遍认可其真实可靠的一段历史。
信史时代跨度不足三千年,却占据了我们历史篇幅的将近九成。但这也是让我们很无奈的一件事,只能怪我们以前的史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实在是太少了。

在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七年,步入了信史时代之后,历史都是出于当时的史料记录,有文字记载,所以可信度也相对来说比较高,在竹书纪年中这一年也被称为庚申年。
即使记录不一定忠实,也不一定完整,甚至经常发生故意曲解,试图掩饰历史事实的事情,还常会有同样的历史事件,却有多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些都需要靠我们来分析判断。
但这依然是我国事实存在的历史记载,悠久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可。

那什么又是半信史时代呢?
半信史时代则是指这一时期的部分历史是有证可查的,部分历史是没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个时期,在有真实史料记载的东周历史之前的1500多年。
夏朝、商朝和西周前期,也都属于这个半信史时代,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所谓的“空白期”也是在这个半信史时代。
半信史的史料记载,由于是当时的史学家们的追溯及回忆,避免不了会掺有不完全真实的成份,非常有待于史学专家们考证检验。

同时因为没有详实的史料依据,所以常常不被一些西方国家所承认,甚至他们并不认为夏朝真实存在。
但是,直到商朝甲骨文的发现,才将这1500多年的空白期填补上。在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晚清的史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了在龟甲上刻的文字。
当时在河南安阳发现的龟壳甲骨文,其作用只是被村民们磨成粉来入药治病,也并不知道这些龟壳上文字图案代表着什么。

王懿荣从这些甲骨文中,考察出了很多商朝的历史事件,极大地帮助我们了解了商朝的历史文化,进而推断出了在龟壳甲骨文正式出现之前,大概率有一个文化的过渡时期,而这个阶段很可能就是夏朝,龟壳甲骨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被我们所知晓。
另外,距今三千八百至三千五百年前的洛阳二里头遗址,也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
1959年,我国的考古团队,挖掘出了夏朝的中期或晚期左右的都朝遗址。

我国的历史研究都是秉承着谨慎且真实的原则进行的,位于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也是经过了反复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才被认定为是夏朝的都城遗址。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在夏都遗址发现什么文字图腾。不然,这将会更加强劲有力的证明夏朝历史的存在。
但是根据这些现有的文物遗址等诸多历史依据,我们也能初步还原这1500多年的空白期究竟发生了什么。
五帝时期,帝尧在位执政时,发生了规模可怕的大洪水,帝尧当时派禹的父亲鲧去治理,历时九年但并未成功。而在鲧治理大洪水时,帝尧将王位禅让给了舜。

帝舜见鲧用了9年的时间都没有处理好水患,便将其处死。后续任用鲧的儿子禹来治理大洪水。
禹吸取其父鲧的教训,改堵为疏,之后也由于禹治理大洪水得当,在当时的部落中声望日益高涨,所以,在帝舜年迈退位后,便将王位禅让给了禹。
禹在继位之后,就建立了夏朝,不再沿用禅让制,从此让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公元前2146年到公元前1675年,一共跨越了472年,历经了17次王位更替,传至位到夏桀时,夏被商朝成汤灭国,之后是周武王伐纣,商朝就此灭亡。西周开始。

但西周的第十任国王姬胡激起政治变动,半信史时代也随着他的狼狈逃亡而被画上了句号。
此后的史料记载,因为文字记录得到了妥善的保管,中国历史由此才正式的进入了信史时代。
其实无论如何,我们身为中国人,都应该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璀璨悠长而感到自豪。

我们也深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还会有更多的历史空白,迟早都会被一点一滴的挖掘出来,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文物依据,来证明自己国家历史的真实性和长远性,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清朝后宫嫔妃 年过50便不能再侍寝(生育危险)
清朝后宫的平分,年过50之后不能够再侍寝,不光是因为年老色衰,也为生育做保障,让皇帝雨露均沾。在古代,皇帝是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的,掌权者,拥有的权利也是至高无上的。大多数的皇帝后宫都有着许多的美人。每一个都貌美如花,但有些女人也会随着岁数的增加而不断的衰老。在清朝时期的妃嫔,一旦过了50岁之后,无法再侍寝。避免出现生育危险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58:420001孝庄皇后是康熙的什么:康熙的奶奶(祖孙关系亲密)
孝庄皇后是康熙的奶奶,两个人属于祖孙的关系。孝庄皇后有很多个孙子,但是最喜欢的要属玄烨,玄烨也一直在孝庄皇后身边。孝庄皇后对玄烨细心的培养。所以祖孙俩的感情非常好,关系也很亲密。在宫廷中,祖孙关系密切的例子非常少见,孝庄皇后培养福临没有成功,但是培养康熙非常成功。所以福临与孝庄皇后之间的亲情感没那么密切。一、孝庄的儿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13:160000三国鼎立的根本原因 魏国没有同时消灭吴蜀两国的实力
三国时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无数势力竖起了大旗。但是在不断的争斗中,有强者倒下,也有弱者崛起。最终整个天下只剩下了三方势力:魏蜀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形成三国鼎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三国吴为什么坐视蜀灭呢?三国鼎立的根本原因1.军阀混战导致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07:2000012010年大连一老人,在孙子结婚当天跳楼而亡,千字遗书揭背后隐情
2010年9月19日凌晨两点,大连市中山区的一个高层小区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从12楼的窗户里一跃而下,当场去世。接到报警后,警察匆匆赶到了事发小区,小区里已经围满了人,众人围着老人的遗体议论纷纷。而老人的腰间围着一条红色的带子,头被床单遮掩着,说不出的凄凉,很快警察就得出了结论,老人死于自杀。老人为什么会自杀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4:35:500000如何评价吕布 作为一方诸侯他为何不能在乱世立足 一文说清楚
吕布作为一方诸侯在乱世中未能立足,其原因主要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等方面的不足。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各路豪杰纷纷崛起。而在这个充满了战火与混乱的时代,有一位名将备受争议,他就是吕布。吕布是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他的个人能力和战斗力无可置疑,但他却没有能够在乱世中立足。一、吕布的性格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31: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