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降清,儿抗清,郑氏一族和清朝的恩怨情仇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历经两百余年,一十六帝的明朝,就此覆亡。

▲崇祯帝自缢北京后,明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后弘光帝被俘身死,郑芝龙等又扶朱聿键登基,改元隆武。
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二年,清朝大军在豫亲王多铎的率领下,南下攻明,先破扬州,后入南京,势不可挡。此战中,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不屈从清军,拒降殉国。南明政权的第一任君主,弘光帝朱由崧兵败被俘,清军将其押往北京处死,时年四十岁,弘光政权就此灭亡。

▲弘光帝朱由崧自于南京即位以来,在位八月,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致使南明政治腐败,军备薄弱。
南明原本就是残存势力,现今首都南京被清军攻占,史可法等臣子不屈而死,就连弘光帝也被俘身死。这样的情况对于南明势力的打击不可谓不小,南明群臣中心怀二志,意欲降清之人不在少数。然而这份蠢蠢欲动的异心,在清廷于江南所采取的高压政策和剃发令下暂时被压制。清廷的强制态度,令江南人民难以接受,各地抗清斗争随之蜂起。

▲清军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重申剃发令,下达“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指令,对不服从者进行血腥镇压。
为保南明,南明重臣,郑芝龙、郑鸿逵两兄弟联合群臣,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登基称帝,改元隆武,是为隆武帝。郑芝龙既有扶龙之功,又手握重兵,成为隆武朝中主要的军事力量。不久后,鲁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掌“监国”之权,改年为“鲁监国元年”,和隆武虽然都以“矢志恢复”为己任,但彼此之间也都是视己方为正统,彼方为僭越。故此虽有清朝强敌在外,隆武、鲁监国之间却还是相互倾轧,矛盾不断。

▲清兵攻陷南京后,张国维、钱肃乐等起兵浙东,以朱以海鲁王之爵位,拥立其在绍兴监国掌权。
内忧外患,即使清军再高压,也难以遏制群臣的心,郑芝龙掌握南明军国大权,其子郑成功也在此时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胜多败少,颇受隆武帝器重。但和其子不同,郑芝龙无意全力和清军作战,一味保存实力,清军南下福建时,便是郑芝龙命仙霞关守将施福撤军回福州,才令清军轻而易举就得以攻入闽北。
郑芝龙不愿抗清,已令南明政权摇摇欲坠,后在清朝大学士,郑芝龙的同乡,洪承畴的利诱下,郑芝龙为着清朝的三省王爵,不顾其子郑成功,和兄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北上降清。郑成功深感国恩,对父亲的行为深恶痛绝,却又无能为力。好在之前郑成功多次带兵,也有兵权在手,故而有少数士兵跟从,他见劝阻父亲不成,只得自立门户,率军出走。出走前,郑成功至孔庙哭庙、焚儒服,又对其父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郑鸿逵曾评价郑成功:“此吾家千里驹也!”朱聿键对此也深以为然,"素闻郑家有匹千里驹,果然名不虚传。”
郑芝龙本以为北上降清,不仅可保郑家家业不失,还能受封王爵,显贵于世,但事与愿违,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郑芝龙的命运和郑成功所说的一样,即将一去不回。在郑芝龙北上途中,清军征闽主帅博洛背约,强挟郑芝龙与其诸子往燕京,更率军攻打郑芝龙的故乡,闽南南安。兵祸一至,血流成河,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的郑成功之母,田川氏,眼见清军洗劫乡里,无可奈何,未免受到清军的侮辱,田川氏于此自缢身亡。
得知母亲身死,父亲被挟后,郑成功更加坚定抗清的决心,收复父亲旧部,势力渐大,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致力于抗清事业,继父之业,成为南明政权后期主要的军事力量之一。

▲隆武帝曾在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北伐,联寇抗清,但郑芝龙的突然降清,令南明局势急转直下,再难抗清。
南明失去郑芝龙这一主心骨,政权立时不稳,清军趁机进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于汀州遭清军俘虏,之后绝食而亡,南明势力遂由桂王朱由榔继承,改元“永历”。此时,入京的郑芝龙已经如愿以偿,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受封一等精奇尼哈番、同安侯。但也与此同时成为清廷安抚郑成功的人质,清朝对郑芝龙优待有加,就是想用其令郑成功归顺。但郑成功均坚辞不受,他奉“万历”为正统,坚决抗清,言称:“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以此,清廷囚郑芝龙于高墙、郑芝豹于宁古塔。后郑成功督师北上,克闽安及罗星塔,攻连江,进攻罗源、宁德等邑,护国岭一战击杀清将阿格商。清廷大震,又迫郑芝龙差家人劝郑成功投降,但郑成功依然拒绝。永历十五年,郑成功于金门祭海誓师,进军台湾,占领台湾南部,攻克台湾东都,改赤崁城为承天府,荷兰人战败,降于安平。

▲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国土,自此开始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郑家千里驹”果有千里之才,此去一举收复台湾,名震天下,令沦陷三十几年的台湾重归国土。但也因此赫赫战功,其父,落入清廷之手的郑芝龙与其亲族,被清朝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斩于燕京柴市口。郑成功得知此事,一时心绪难平,又加之在台日久,他和将士都水土不服,以致军中人心惶惶。而后又听闻其子郑经在澎湖与乳母私通。这一连串的噩耗,使郑成功大受打击,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郑成功急病而亡,弥留之际,他悲愤不已,留下“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的遗言后,自己抓破脸面而死,死时年仅39岁。康熙帝对此亲题撰挽联一副,联云:“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程畿简介:东汉末年巴西阆中人士(于夷陵兵败中战死)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乱世,政权更迭比较频繁,各个诸侯割据一方,产生了许多的谋士,当时的谋士从一方跳到另一方的情况也因为战乱而变得常见起来,不过也还是有忠臣的,比如说程畿就宁愿战死也不愿负自己的主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吧!程畿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43:000000晋文公是谁: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
对于晋文公,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春秋五霸之一,退避三舍的主人公。在春秋五霸中,晋文公是第二个称霸的人,他的事迹充满传奇,从流亡的落魄王子,到成为晋国君主,再到春秋霸主,实现梦想时,他已年过六旬,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一下。一、晋文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580001霍光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皇帝听到他都十分忌惮 他做了什么呢
霍光,汉朝的一位重要臣子,他的名字不仅在汉朝时期引起轰动,千年之后,即便是后来的君王们听到霍光的名字,也会胆战心惊,倍感忌惮。如今的许多人却对他的一生知之甚少,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要理解为何后世帝王们会对霍光如此忌惮,就必须回顾他的一生,深入了解他是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14:330001中国历史上谁在位时间最短 完颜承麟(不足一个时辰)
在封建统治社会中,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皇帝是非常多的,很多的君主都有着雄才大略,在他的带领下,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也有很多的暴君,在位期间民不聊生。也有很多的帝王是因为在位时间短才被熟知,那么中国历史上谁在位时间最短?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谁?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37:390000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中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一个季节6个节气,而芒种正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过很少人知道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00: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