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五位最忠诚的千古名将,说一说忠肝义胆勇武传魂的他们
第一位、秦朝蒙恬
蒙恬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但他并非像多数武将那样仅仅是一介武夫,蒙恬是一位非常有谋略、才能和智慧的武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他的对手赵高和李斯对他的评价中看出。赵高在拉拢李斯扶植胡亥夺权时对李斯说,李斯的才能、功劳、谋远、民意支持率和受扶苏的信任度都不如蒙恬,这也得到李斯本人的承认。

其次,胡亥夺权后,以秦始皇名义赐死扶苏和蒙恬时,从扶苏和蒙恬两人对于诏书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当扶苏接到赐死诏书时,就哭着要自杀,而蒙恬却劝阻扶苏不要自杀,并对赐死诏书的真伪性表示怀疑,提出要重新核实真伪后再自杀。但是扶苏未听劝阻而自杀,蒙恬则拒绝自杀。如果说蒙恬没有智慧的话,是不决不会想到皇帝诏书是假的,而且蒙恬的怀疑并非胡猜,而是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他认为,“陛下(秦始皇)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史记·李斯列传》)事实上,蒙恬早就知道秦始皇的心思,要让扶苏继承皇位。
那么蒙恬的智慧和谋远是不是天生的呢?显然不是。蒙恬的智慧和谋远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后天培养的。蒙恬由于其优越的家庭环境,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蒙恬学的也很好。一是因为蒙恬曾经“书狱典文学”,二是蒙恬死前与胡亥使者的对话很有水平,能够多次引经据典。这些足以证明蒙恬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这么一位有智慧的忠臣也有悲哀遗憾的一面,没能像扶苏一样反对秦始皇的暴政,未能体恤到民间的疾苦。

第二位、宋朝岳飞
.武略兵法举世无双,绝对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从正史《宋史.岳飞传》上的记载可见,岳飞作战绝大多数是以少击多,每战必胜。生平大小130余战无一败绩。南熏门之战等战役甚至以八百壮士击溃50万敌军,可称为战神!这些并不是夸张,《宋史》是元朝人编写的,自然不会有太过正面的描述,而对岳飞的记载自然不会过分夸大。可以说岳飞是当时无愧的第一军事家。
政治眼光不够高远,过于刚直。岳飞的政治眼光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如立太子一事。还有以辞官要挟赵构,都是构成赵构杀他的原因。韩世忠就做的很好,才可以晚年善终。
第三位、明朝于谦
明朝于谦有着“救时宰相”的美称。明朝于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学和思想四个方面。众所周知,“两袖清风”是明朝于谦的代名词,于谦不仅在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于谦为官期间,他敢于为民请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谦绝对会毫不留情的惩处打压。

当明朝廷贪污的官员比比皆是,于谦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剂强心针,及时改良了朝廷贪污腐败的风气。明朝于谦的成就之二,就是于谦在军事领域的建树。到了明朝后期,明朝廷出现了冗官、冗军等现象。于谦看到这一情况之后,他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除此之外,于谦还号召士兵们在遇到紧急特殊情况时,要懂得随机应变。为了将明朝军队培养成为一支精锐军队,于谦创立了团营之制。于谦所创立的团营之制具有积极意义,对后来明朝兵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位、明朝袁崇焕
其实对袁崇焕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他所处的年代和他开始走向神坛这些角度来分析。一是明末清初和袁崇焕一同度过那段动荡岁月的人给袁崇焕的评价。朱舜水,明末清初五大学者之一,曾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的他曾在著作里指出袁崇焕是“卖国贼”,还有殉国官员徐石麒也指出袁崇焕再抗清的道路上其实是走议和道路的,他杀毛文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再看袁崇焕被正名,乾隆为袁崇焕的死是冤死,并认为他是能拯救明朝的人。从清朝统治之后,袁崇焕就成了一个一心为大明,却被大明所杀的千古忠臣。在某种程度上,袁崇焕地位的升高,与他成对立的人都成了反面人物。
但我们从袁崇焕个人的角度看,他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并非军事天才,也并非一些人口中的卖国贼。他只是想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保住大明,一直将自己所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剧收尾时,他依旧在坚持着。

第五位、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
唐明皇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不止一次,许多国难危急,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天下无事时,皇帝担心其功高盖主,命其归野,虽然朝中的文臣武将多半都是郭子仪的门生部属,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他就马上移交权柄,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圣旨,他又毫无怨言,化解危难,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要倚重于他。

单从齐家来看,同霍光一样,郭子仪的儿子、女婿、子侄也都加官晋爵,所提拔的幕府部属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然而,郭子仪却言传身教,竭力不碰触皇权的禁区。
慈禧太后葬礼有多隆重?7920人抬棺,万人下跪,送葬队伍走了5天
(说历史的女人——第1443期)做为大清王朝最后的真正主宰者,慈禧太后生前的生活奢华得令后人瞠目;她死后的陪葬品也是奢侈到极致。但你知道她的葬礼有多隆重吗?7920人抬棺,万人下跪,从京城到陵墓,送葬队伍走了整整5天!欲知详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1:42:360000一个被低估的朝代,说说宋朝那些事儿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开国皇帝赵匡胤定都开封,史称东京又称汴梁,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东京有条河叫汴河,汴河从西向东横穿东京城,那里成千上万的大小货船,载来了各地的货物,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在汴河两岸及街市上活动的情景。我要新鲜事2023-09-07 19:28:180000邓芝和赵云的关系:上下级关系(邓芝为赵云副将)
三国时期群臣争霸,各路霸主互相争斗,也使得到处民不聊生,硝烟四起,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当时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将军,而赵云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蜀汉还有一个叫邓芝的也是比较有名,那么这两个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邓芝和赵云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22:530001刘裕一生杀了6位皇帝,从农民逆袭成天子,却坑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刘裕一生杀了6位皇帝,从农民逆袭成天子,却坑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一户贫困的家庭生活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他们姓刘,父亲名叫刘怀敬,而妻子则是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女人。然而,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每天只能靠着一些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活度日。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38:280000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 但每败一次 都要斩一大将 此人是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其中有一名叫黄祖的将军,虽然常常败北,但每次战败却能斩杀敌军大将,因此被赞誉为“常败将军”中的特例。一、黄祖:刘表手中的螳螂黄祖,字公远,出生于襄阳,家世显赫。他依附于刘表,并被提拔为江夏太守,负责镇守襄樊一带。黄祖武艺平平,军事才能一般,但凭借其强大的家族势力,得以坐稳了要职。然而,刘表始终未将他视为协助兴复汉室的得力将领。我要新鲜事2023-10-26 17:31: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