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政权,手握80万雄兵,为何不到一年都死光了?只因这歌错误
在古代中国,各王朝不断更替,每逢王朝末年,天下纷争,战乱不断。而很多时候,看似强大的一方却不堪一击,因此在古代一再发生以少胜多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丹阳之战等等。而下面这个帝国,手握80万雄兵,却不到一年就全部被灭,国家灭亡,而这一切只因一个致命的错误。

这就是著名的南明弘光政权,在弘光政权刚刚成立之时,可谓仍是实力最雄厚。北方虽然混乱,但是掌握了南方的膏腴之地,而且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而且拥有完备的官僚体系。当时南京有一整套的政府机构,这主要得益于明朝实行的两京制,因此,明政府在南京成立,可以立马全速运行。

而且此时当皇帝的是崇祯皇帝的堂弟,朱由崧,而且此时南明朝廷拥有江淮四镇,总兵力在80万左右,可以说兵强马壮。反观满清,即使算上吴三桂的军队,满打满算不到30万,可以说,完全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南明弘光朝廷,有这么多的军队,既不是北伐收回故土,而想的是偏安江南,像南宋一样在江南过好日子。

而为了这个战略目的,弘光朝廷开始跟清军政府和议,搞了一个“联虏抗寇”四字计划,也就是说联合清军消灭李自成叛军,自然这个是要有条件的,条件就是跟清军平分天下。当时的的南明跟多尔衮提出,战后希望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是满清的,黄河以南是南明的,南明的底线至少也是划长江而治。

而当时的多尔衮自然是答应,有人跟自己一起灭农民起义军,自然是很好,因此,此时南明错失了一个大军北上给清军雷霆一击的机会。而是在清军逐鹿中原打击李自成,张献忠的时候,还着实帮了一把,派军队攻击农民军。

其实这也是当时南明官员和将军们的真实想法,谁都没有了进取之心,恢复中原就不指望了,自己能留条命,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而80万军队就是保证这种平稳日子的保障。但是,多尔衮可不是这么想的,满清要的是天下,而且跟当年的金国南下准备灭宋一样,此时 的清军想的也是灭南明,因此,在消灭李自成,平定北方之后,矛头立刻对准了南明。

而此时南明的官员和将军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毫无末日来临的危机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清军打来的时候,朝廷发现指挥不动军队了。当时主要的防御部队是江淮四镇,而这四镇早已经是属于四路军阀了,而且各有各的算盘。自己手里有军队,替南明卖命,打胜了不一定有封赏,很可能会被清除掉,打败了更是立马就得死。

而自己投降满清,以此为实力,换个帽子,换个服侍,照样是将军,照样割据一方,照样过好日子。因此,想来向去,还是投降最划算。于是,在清军打来的时候,江淮四镇,有三镇投降了,只有黄得功支撑了一段时间,却因为独木难支,没支撑住。

而也就意味着80万军队转眼之间成了清军,这直接就是给清朝送去了有生力量,这为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南明弘光王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土崩瓦解,80万军队灰飞烟灭,失去了最后一次反搏一击的机会,此后南明的其他小朝廷,再也没有如此的力量,因此清廷像守株待兔的猎人一样,轻而易举取得全国。

司马懿的谋反野心是一开始就有还是后来萌发的(后来萌发的)
司马懿,一个在三国史上扮演着复杂角色的人物,他的谋反之路是渐进式的,而非一开始就有的野心。这个谋反之心的萌发,是在他长期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权力的考验、政治的挑战和个人抱负的积累后逐步形成的。从一位忠于曹魏的将领到最终建立起司马家族的霸业,司马懿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深远的战略布局。我要新鲜事2024-03-20 15:19:140005历史上只迎娶一个老婆的皇帝竟是朱佑樘 治国有方
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13:000000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书法家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是现如今用得比较多的词,但实际上它是有一个故事的,那么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入木三分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入木三分现如今大多是用来对一件事的理解/见解的程度,但是在古代,入木三分可是真正的木头,而这个主人就是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入木三分就是他写的字。一、入木三分主人公王羲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0:25:010000失落600年的蒙山大佛 一场神秘的失踪与惊艳的重现
中国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文化遗产。其中,蒙山大佛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座宏伟的佛像在中国北方深山之中,依山而建,屹立于唐、宋、元等朝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虔诚的信徒心中的信仰。我要新鲜事2024-06-15 19:55:030003吴三桂怎么死的 起兵反清失败后惨遭灭门(次子侥幸逃脱)
明末清初同样是一段混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闯王李自成,也有满族多尔衮势力虎视眈眈,同样有吴三桂的拥兵自重。吴三桂是那段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当时摇摇欲坠的明朝将赌注压在了吴三桂身上,结果吴三桂转身就将满清迎入关。吴三桂最终怎么死的呢?吴三桂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02: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