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乃唐太宗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7:00:260阅
以铜为镜的历史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下面来和大家说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直言敢谏的魏征在病死之后,唐太宗非常的难过,就说出了以铜为镜的评价,直言魏征是自己对错的一面镜子。
以铜为镜典故介绍

在唐超贞观十七年,敢于直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的难过,他流着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段话是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评价,表示敢于直言的魏征,就是唐太宗对错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用铜当做镜子,可以让衣服穿得端正。一个人用历史当做镜子,那么他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一个人当做镜子,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在最会唐太宗还感叹,魏征去世之后,自己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这个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可以说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了。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得上是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了,他善于听取大臣好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大臣魏徵是一个敢于感言其过的人,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唐太宗非常的的伤心。

毕竟在古代时候,敢于直言皇帝过错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属人多皇帝都是讨好恭维。唐太宗作为一个鲜明的君主,自然希望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有什么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敢于直言其错的魏征,可以说就是他对错的一面镜子,不会让他做了错事也不知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慈禧到底长什么样?咸丰曾为之痴迷,现代复原技术揭开真实面目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带了一伙人前往清东陵盗墓。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地宫的入口。就在东陵盲目地挖掘。宝顶、配殿、明楼……一切能想到的地方他们都进行了挖掘。然而还是没能找到地宫的入口。就在这时,有人发现了一个“哑巴院”。那里工作的人都是哑巴。这件事让人感到十分蹊跷。经过勘查,孙殿英一伙人终于在哑巴院中的琉璃影壁下发现了地宫的入口。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1:37:3300001995年,广东退休老汉不顾子女反对执意进京:老首长邀请我几次了
“爸爸,您就别折腾了,年纪这么大了,您身体会受不了的。”1995年,在广东开往北京的一列火车上,一位名叫李二喜的老人和子女的谈话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只见老人挺直了腰板坐得端正,几个儿女在旁边愁容满面。“我没有骗你们,老首长都邀请我好几次了,我得去啊!”老人无奈地解释并没有征得子女们的信服,反而被反问“您要真这么厉害,还认识北京的首长,怎么没当个大官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2:36:210001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母凭子贵一跃成为大清最显赫的女人
乾隆生母,也就是孝圣宪皇后,原本在雍正后宫中的身份并不算高,而且在雍正还未登基在王府时,她还是一个连名都叫不上来的小妾,但是后来生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孝圣宪皇后一跃成为大清朝最显赫的女人。一、孝圣宪皇后,起初不受雍正待见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27:530001大清朝第一美人 画像拍卖出上亿元(悫惠皇贵妃)
乾隆的皇贵妃苏氏画像拍卖到1.37亿港币。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各自的审美,翻看清朝妃子的旧照片,不难发现,他们的相貌几乎都是一言难尽,很难用美来形容。不过那些遗留下来的清朝妃子旧照片,基本上都是晚清时期的妃子,并不能代表整个清朝后宫妃子的容貌,事实上,清朝长相突出的妃子还是有很多的。悫惠皇贵妃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2:2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