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的故事,一味的模仿是学不好东西的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40:111阅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还非常的具有深意。邯郸学步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一般用来比喻一味的模仿比尔,不但没能学到本事,就连自己原来的本事也忘了。关于这个成语典故,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简单的为大家讲讲两个版本的邯郸学步。
一、邯郸学步的成语典故

在《庄子·秋水》中有写到,在战国时期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的优美,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了。有一个燕国人来到了邯郸,想要学习学习他们是怎么走路的。他件满大街上的人,每一个人都走姿各异,但却都非常的优雅。

然后这个燕国人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学会不说,就连自己原来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所以只好爬着回去了。邯郸学步的故事一般都用来告诉大家,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本事,就连自己本身会的都会忘记了。
二、邯郸学舞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邯郸学步来学的其实并非走路的姿势,而是跳舞的舞步。因为走路谁都会,就算是姿势优美也美不到哪里去,他来学的应该是舞步。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都非常的善于跳舞,那个慕名前来的少年其实是来学舞步的。

据说那时邯郸当地有一种舞步叫“踮屣”,就是抬起脚跟用脚尖着地旋转飞舞,与现状的芭蕾舞有些相似。那位燕国来的少年非常的刻苦,很快就得其要领跳的已经像模像样了。但是在一次独自练舞的时候,他以外摔伤了腿骨,不能站立就只好匍匐而行。

就算是腿受伤了,那名燕国少年也没有放弃练舞,但是赵国的舞师们都被他给感动了,请来了名医为他治腿。只好那名燕国少年越发的认真,最后成为了一代舞蹈家。据说他之后回到燕国,在荆轲刺秦王之前还为其跳过舞,让当时的壮士荆轲都非常的震惊。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谈姓起源和来历:周武王姬发受封于谈国(子孙以国为姓)
谈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国的附属国-郯国,当时是周武王姬发将其交由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管理,于是微子启就派遣了他的孙子-子鸷管理炎国,又被称为郯国或者谈国,后代也就以谈或者郯为姓了。当然还有部分分支是源自姬姓的晋国大夫籍谈。谈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炎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01:410000乾隆皇帝的生活 是如何度过的(皇帝生活)
乾隆需要每天早上4点起床,晚上7点要翻牌子。当我们想到古代皇帝的生活,可能就会想到早上在上朝的时候骂人,然后一天就只剩下吃喝玩乐,或者是找个大臣的麻烦,皇帝的生活肯定会过得非常的潇洒,作为一个国家的掌权人,皇帝肯定有着自己的特殊优势几乎可以没有任何限制的花钱,并且也有不少的人去伺候他,但是皇帝的生活或许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畅快。乾隆的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7-14 20:36:590001009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发动社会改革运动(挽救宋政治危机)
王安石是中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的《伤仲永》就出自他的手下,虽然他的诗词为后人称赞,但是其实在他身上发生的最大的历史事件应该是他本人举行的变法了,也就是后来史称的“王安石变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这件事吧。王安石变法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1:27:300000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拿下 多座城池为何却被司马迁通通略去
刘邦与项羽对战时夺取了多座城池,但却被《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忽略。刘邦的战斗能力虽不及项羽,但军事实力是当时的佼佼者之一。刘邦的一些不符合道德观念的行为以及史书作者的偏见导致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常被认为在战斗能力上不及西楚霸王项羽。刘邦的战争才能并非像《史记》所写的那样差,他在与项羽的对战中夺取了许多城池,但这些成就却被《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忽略。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20:110001英国曾公布的圆明园被毁前照片,美如仙境,吸引世界目光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太多宝贵的财富,其中既有包罗万象的物质遗产,也有丰厚广大的精神馈赠。而说到其中最让国人惋惜和遗憾的建筑瑰宝,那肯定非圆明园莫属了。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的峰顶之作,却被英法联军彻底摧毁,所有的水木清华、雕梁画栋都败亡在一片大火中。曾经的胜景楼台,如今只剩下让人触目惊心的残垣断壁。不仅中国人把圆明园看做万园之园、瑶台阆苑,在国际上它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23: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