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汉灵帝不信大臣信太监(宦官乱政)
三国演义第一回提到东汉的灭亡,其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其实有十二人,也就是包括张让、赵忠在内的十二个宦官,在汉灵帝时期,因为独得皇帝信任,他们更是嚣张跋扈,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当时朝政一片混乱,直接倒是东汉退出历史舞台。
东汉末年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一、十常侍之乱的影响:东汉的灭亡

在东汉末年时期,十常侍之乱是在当时特殊的官帝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别的现象,也是历时历时遗留下的问题。朝堂中的大臣们与皇宫里的太监意见不合,两边各自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再加上皇帝的昏庸无能,缺乏主见,不信任大臣,而对太监们言听计从,导致宦官乱政,长时间朝堂内部的消耗,致使东汉最终走向灭亡,也意味着大臣与宦官们之间的斗争终于结束。

何进是十常侍之乱的首要推动者,他是一个有着将军头衔的大臣,在他的一手推动下,渐渐地董卓得势,曹操等人被排挤,宦官们最终被消灭。何进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身边的心腹们都提醒他不要相信董卓的话,但是他一心认为董卓小人的话是正确的,以至于最终,皇太后死了,汉灵帝的遗嘱也没有被遵循,导致东汉的完结。
二、赢得皇帝信任,宦官们的野心膨胀

自古以来,太监们都是形影不离的跟在皇帝贵族身边,小心谨慎伺候着,甜言蜜语哄着,碰到个昏庸无主的皇帝,很容易就被太监们牵着鼻子走,渐渐使得宦官得势,虽然不多在后,但却也能在朝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扰乱朝政。因为赢得皇帝的信任,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地位需要提高,于是太监们的野心也就逐渐膨胀了,最终造成历史上诸多的太监专政的局面,让很多百姓也受到牵连。
三、十常侍最后是怎么死的

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里面讲到了整部剧的朝代背景,起义的重要原因就是十常侍乱政。中平六年四月(公元189年)初夏,汉灵帝快要病死,他打算立王美人生的皇子刘协为太子,但是十常侍之中的蹇硕却在枕边对皇帝说......

“如果要立刘协做太子,必须先杀死大将军何进,才能保皇太子日后平安。”灵帝听了蹇硕的话,立刻派人宣何进进宫。这何进原来是一个杀猪的,因妹妹是何皇后,生了皇子刘辩,何进才掌了大权。何进知皇帝要杀他,没有入宫,回到家里,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杀掉十常侍。这时灵帝死了,何进便令司隶校尉袁绍领五千御林军进了皇宫,便在灵帝灵柩前面,立太子刘辩继承皇位。

刘辩虽做了皇帝,但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心里却不大乐意。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董太后听后大喜,第二天早朝时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传旨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封自己的哥哥董重为骠骑将军,并让张让帮她处理朝政。皇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见董太后把持大权,心里也不痛快,她想了一个计策,在宫中摆了一桌酒,请董太后来喝酒,劝董太后不要管国家大事。董太后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两人大吵一场。

何太后也发怒了。当夜,便把哥哥何进召进宫中,商量怎样除掉董太后及董重。次日,何进下令把董太后送到京城以外的河间去,何进让护送的人暗地里将董太后毒死。又将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的家包围起来,要追回他的官印。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便在后堂自杀了。

袁绍劝何进趁早把十常侍这些宦官杀掉,何进将这个想法告诉何太后,何太后正宠信张让等人,便不同意。袁绍又向何进献上一计,要他调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主簿陈琳认为这样做会弄出乱子来,便竭力劝阻。说话间曹操从旁闪出,拍着手掌哈哈大笑。

何进问曹操为什么发笑。曹操说∶“要杀宦官,应该先除为首的宦官,这只要一个监狱官就够了,何必纷纷召来外兵呢?”何进一听,非常生气,喝斥曹操有私心。曹操退了出来,叹息着说∶“乱天下的,一定是何进!”

朝廷派往西凉领兵的刺史董卓,手下有二十万大军,野心很大。这天,他接到何进的檄文,心中十分高兴,便令他的女婿李儒先派人向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说这次出兵是为了惩除宦官,制止逆乱。好让朝廷的大臣不对他产生怀疑。随后便起兵向京城洛阳进发。

张让等听说外地的兵来到,便先下手,派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让何太后召何进进宫。何太后不知是计,就派人宣何进进宫。何进自觉手中掌握天下大权,十常侍不敢把他怎么样,便不听劝阻进了皇宫。刚一进门便被乱刀砍死。

护送何进进宫的袁绍、曹操在宫门外等了很久,不见何进走出,就在门外大声叫喊∶“请大将军上车!”这时,何进的人头被从墙里扔了出来。袁绍、曹操大怒,挥舞着宝剑高叫着杀入宫内,碰见宦官,不论大小,全部杀死。一时皇宫内火光冲天。
张让等宦官,慌忙劫拥着少帝和陈留王,从后宫逃跑了,而其他的成员在此次宫变中全部被杀死了。三更时分,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自杀了。
姜维支撑了多少年蜀国:保卫蜀国29年(直至蜀国灭亡)
姜维独自支撑蜀国长达29年,很难相信姜维能够对自己的国家这么忠心。由此可见,姜维本身很有实力,并且品行高尚,从来不爱财,并且也不好色,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姜维就已经有一番作为。姜维特别崇拜诸葛亮,所以将诸葛亮的想法作为自己的目标,虽然自己没有诸葛亮聪明,但是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姜维的人那么多的原因。一、姜维为何无法抵挡曹魏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7:28:440000五虎将的武器有哪些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称为冷艳锯
很多人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为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他们手里的兵器分别为青龙偃月刀,龙胆枪,丈八蛇矛,钩镰枪,万石弓。五虎上将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帮助蜀国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许多武侠爱好者特别热爱五虎上将,对于他们的武器也颇有研究。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48:390000古语女怕午时生 男怕子夜临 有什么科学依据 (阴阳)
在俗话之中所说,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阴阳有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老祖宗曾经留下过很多的俗语,有些俗语则有着一定的道理,可是有很多的俗语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例如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说是看出生的年龄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命运,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女怕午时生我要新鲜事2023-03-16 02:59:290000如果康熙传位于他 清朝可能成超级大国
康乾两位堪称千古一帝的皇帝,雍正被诟病为默默无闻,13年的统治似乎缺乏存在感。然而,雍正之后的历史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康熙帝未选择雍正,而是另一位皇子胤禩继位,中国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康熙帝的皇储选择一直备受关注。太子胤礽在年满13岁时开始备受康熙重视,他被派往江南,担任太子詹事,显示了康熙对他的期望。胤礽之后代理国家朝政,积累了政治经验,康熙对他的信任不断增加。我要新鲜事2023-11-07 20:37:230000永乐大典正本值多少钱 永乐大典中主要讲了什么
据估计永乐大典是无价之宝,如果真的要拿全部永乐大典正版拍卖的话,价值要超过100亿人民币。永乐大典是我国一部具有特殊价值的百科全书,花费了无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制成了这一本盛世奇书永乐大典,是中国人民的稀世珍宝。一、为什么明成祖朱棣要制作这一本永乐大典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16:3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