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瞳子就是有两个瞳孔的人,古代的帝王之相实际是病症
重瞳和我们所想象的双瞳不一样,双瞳是指的一个人的眼睛里分别有两个眼珠,而重瞳则是只有一个眼珠却又两个瞳孔。在古代把这种重瞳之人成为是重瞳子,历史上有记载的也是非常的说,据说拥有重瞳之人,代表着天生的帝王之相。
重瞳到底是什么

在古时候科技并不发达,因此有许许多多的迷信,比如这个重瞳,因为是很少见的现象,所以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因此历史上的那些重瞳子,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

甚至在上古神话里,记载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比如说造字的仓颉,传说他就是个重瞳子。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医学解释,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束进来,又叫对子眼,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
历史上的重瞳子有哪些

其实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瞳”的记载。重瞳即“一目两眸”,也有人认为是“白内障”。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本文特考证一些重瞳的记载,其中一些资料来源于网上。

关于重瞳,最出名的是两个,第一个是舜,第二个是项羽。他们都是帝王级的人物。不过舜有顽父劣弟,而且死因也很可疑;项羽虽称西楚霸王,终亡于垓下。结局也不怎么样。 晋文公重耳据说也是重瞳。一般正史都强调重耳骈胁,也就是肋骨连成一片。重耳奔走诸国,晚年才回国,结局还可以。

李煜也是重瞳,但只有一边。李煜字重光就是这么来的,当然李煜的遭遇也不怎么样。 还有曾为符坚大将,镇守西域,后来开国后凉的吕光也是重瞳,也算是个皇帝吧。不过这个说法的出处也很可疑,居然只有《佛祖历代通载卷》有载。

五代十国的北汉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弟,也是重瞳。说起来这个人也是我们应该记住的。郭威杀刘崇之子,改北汉为周之后,刘崇据晋阳为都,建立北汉,并谄媚于契丹,自称“侄皇帝”,丢尽刘氏之颜面。和后晋的沙陀人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一样,成为辽朝的附庸。

明玉珍,随州人,农民出身,本姓,后改姓明,元末大夏政权的创建者。参加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统军元帅。作战勇猛,右眼负伤失明。后占有四川,因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他自称陇蜀王,与陈友谅决裂。后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

造反唯一成功,而且还不是短命政权的重瞳子,似乎只有明成祖朱棣。但这也是野史。小说《续英烈传》中曾记载过。 另外有人提到,但没有查到明确出处的还有:王莽;黄巢;毕竟是古代,也会把那些厉害的人,传说成重瞳,以显示出与别人的不一样罢了。
民国在历史上算一个朝代吗?这里告诉你答案
有人问,民国在历史上算一个朝代吗?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严格意义上讲,民国不能算作一个朝代。所谓朝代,在官方定义为: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而民国肯定不符合这个要求。如果从史学的角度讲,民国只能算是一个时期,或者算是闰朝,比太平天国略强,远比汉唐明清弱,大概属于南北朝或者五代这种性质。为什么民国不能称作一个朝代呢?首先,他不世袭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34:440003孝庄:比武则天还厉害的女人,一生辅佐三代帝王,却没想过当皇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男性似乎扮演了大部分重要角色,他们围绕着权力、地位、金钱、理想等目标,进行无休止地斗争。与此同时,大部分女性只是在幕后活动,作为父系社会的附属品。不过,在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如武则天这样的女性,她们不再满足于依附男性,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登上统治舞台。而在清朝也有这么一位女性,她的政治智慧不亚于武则天,但她没有想过当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8-25 17:02:450000替刘邦赢得大半个江山,为何却难逃一死,韩信这四大缺点太致命
中国历史上诞生过很多英勇善战的将士,说到西汉时期带兵打仗最厉害的人,相信大家都会想到韩信。作为西汉开国名将,韩信的一生战功赫赫,可以说,刘邦的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秦末汉初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英雄,韩信就是其中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百战百胜,而且能忍胯下之辱。但这样用兵如神的他,年纪轻轻就惨遭陷害,被萧何害死,这样的结局难免让人惋惜。我要新鲜事2023-10-16 18:19:340000谈姓起源和来历:周武王姬发受封于谈国(子孙以国为姓)
谈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国的附属国-郯国,当时是周武王姬发将其交由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管理,于是微子启就派遣了他的孙子-子鸷管理炎国,又被称为郯国或者谈国,后代也就以谈或者郯为姓了。当然还有部分分支是源自姬姓的晋国大夫籍谈。谈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炎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01:410000林冲买刀用一千贯,知县赏武松一千贯,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以“贯”为钱币计数单位,最早出现在西汉武帝初年,《汉书》中就曾经记载:“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意思是说国库里的钱,堆积有百万之多,串钱用的绳子甚至都已经腐烂。很多人认为,这体现出汉朝年间的富裕,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当财富无法正常流通起来的时候,国库堆积的钱币,必将不可避免地贬值。后续的经济发展如何,暂且不谈,不过“贯”这种计数单位,倒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0:35: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