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黄宗羲定律,赋税改革只会越改越重
黄宗羲是著名的明清三大思想家之一,他对于历代的税法改革总结出了“积累莫返之害”,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黄宗羲定律。那么黄宗羲定律究竟是什么呢,为何纵观历史,不管是哪朝哪代,最终都逃不掉黄宗羲定律的结果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税改制度终究会被推翻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这个黄宗羲定律被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是历朝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指的是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准,走向原先改革目的反面。纵观各朝各代的税制改革,似乎最终都走向了黄宗羲定律。

历史上税费改革比如唐朝时的‘两税法’、明朝时‘一条鞭法’、清代时‘摊丁入亩’等;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局限,即便当时农民的赋税确实有所降低,但最终都会慢慢的增长到比改革前还要高的程度。
黄宗羲定律产生的根本原因

那么,究竟又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黄宗羲定律的必然发生呢?拿万历年间施行的“一条鞭法”举例,将田赋、劳役等都合作一条,折成银两,并且明文规定不得再征收其他税种。开始效果尚可,可后来呢?

灾害四起、流寇渐多、满清逼关,国家财政压力大,辽饷、剿饷、练饷等所谓三饷开始征收,农民负担因而更大。然而国家罹难,只能举全国之力。所以黄宗羲定律的第一个关键点 就是:税法不可能适应所有、长久的情况。必会爲外力因素所影响。若不及时、合理调整,必将造成更严重的税收压力。

但是像明朝那种极端的天灾人祸例子并不能很有力的举证此定律,毕竟是相对的小概率事件。那么为何还是常常造成“积累莫返之害”?因为中国封建时期的官员太“聪明”了,朝廷的法令一般都是原则性的,可以找空子的机会太大。

税制改革法令往往具有较大幅度的解释空间,而基层执行官吏可以因之而变通,使得既不违反其条令,又能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农民不具有利用此灰色空间之力,故常为所害,更甚于昔。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缺陷。

当国家成为最大私有财产,那么上行下效,基层官员更是将捞财作为了一大人生目的。大环境如此,有清官也只能治标,顶多让他当值的时代走上正轨,挽救不了终将衰煺的命运及增加农民负担的苦果。税制改革之目的乃着眼于眼前,缓和社会矛盾,而根本目的都是增加税收,而不顾农民生计。这种单纯爲了安抚民心的法令,势必不长久。以上大致上就是黄宗羲定律的产生原因。
道教天师张道陵有多厉害,一生降妖除魔后飞升成仙
在道教除了有最高神道教三清外,还有著名的四大天师。其中天师之一的张道陵是其中最为厉害的一个,同时张道陵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传说中,张道陵一生斩妖除魔,在各地行善事。而这也是张道陵创教后,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张道陵创立道教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5:14:5300011毕昇简介:北宋发明家(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
毕昇发明了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是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发明家,对于我国古代的文化经济的影响也极大,那么毕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毕昇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5:54:420000貂蝉的下落之谜: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是虚构人物(原型为侍婢)
人们对于貂蝉可以说十分熟悉了,她是四大美女之一,同时因为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人们也都熟知她的一些事迹。可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貂蝉的下落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法,那么貂蝉最终结局如何,去了哪里呢?貂蝉的下落之谜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49:120000李隆基杀了几个儿子: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事后后悔不已)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人们印象当中就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实际上唐玄宗这个人有着很多面,在前期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代明君,后期却又和杨贵妃奢靡享乐,而唐玄宗曾经还有过杀自己儿子的经历,唐玄宗杀了几个儿子呢?李隆基杀了几个儿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54:260001诸葛亮后悔杀了张郃:司马懿一家独大(张郃可制衡司马懿)
张郃是魏国的大将,为了蜀国的大业,张郃是一个一定要除去的人物。然而诸葛亮在设计将张郃除掉之后,却感到十分后悔,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后悔杀了张郃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8:26: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