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和疏通的区别:用法上的侧重不同(结合语境)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0:35:501阅
疏通和疏导有很大的区别,用法上侧重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分析。疏通多用于疏通管道,形容水流和管道。而疏导则多用于对人的一种开导,两个词适用的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在一些语境里,这两个词又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近义词在使用上也有很大区别,更不必说这两个用途迥异的词语了。
一、疏导的出处

疏导是指积极的疏通引导,采用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方法,对人进行教育和引导。一般疏导的对象和实施主体是有身份要求的,比如经常用到这个词。在教育和学校中,学校鼓励学生上进,就可以用疏导一词。在《后汉书》中,曾用疏导二字表示清理水道,使之畅通。此时的疏导二字与疏通几乎无异,是可以相互代替的,都是用在对管道和水道的处理问题上,是治理水道常用的一种手段。

在宋代叶梦得的作品中,疏导二字又变成了一种对心灵的疏通。其侧重于教育和引导,一般指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此时的疏导侧重于对人的影响。自此之后,人们便常常将疏导二字用在人身上,而不用它来代替清理水道。
二、疏通的出处

疏通的意思是疏导水流,也可以用来调解双方的纷争。在古代疏通一词多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沟通,和对知识的的梳理。司马光曾评价自己:“臣识昧疏通,学非殚洽”,采用一种自谦的方法,表明自己对知识的梳理程度还不够。

在现代,人们常用疏通形容清理下水道,疏通管道等清洁维护工作。但在古代,疏通却有多重含义。其实在今天,随着语言的发展,很多新的词语被创造了出来,甚至也有很多网络热门词语凭空诞生,例如FB、阿西吧。在未来,疏通二字伴随着更多新奇现象的出现,会有更多的含义和解释,这正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发展这么好 这方面却比不上朝鲜(朝鲜生活)
朝鲜人们的食品安全比我国强很多。在刚刚过去没有多长时间的315,大家应该也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比较在意,几乎每年或者每一段时间都会爆出来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也让我国的人们吃起饭来非常的担心,不过想想也总比隔壁邻居家的印度要好一些,要知道印度的餐饮卫生问题要比我国还差了很多,而在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虽然经济发展不好,但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则是会好了很多。食品安全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6:00:390001什么是光?关于光学又有什么?(双缝实验验证)
牛顿是光学的鼻祖,他在17世纪建立了经典力学,认为光是由许多微小粒子组成的粒子流,即“光的粒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一百多年来,粒子理论一直被视为光的正统理论。直到1807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才发现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波而不是粒子,因为干涉是波的特性。此后,光的波动理论逐渐取代粒子理论而成为正统。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2:12:140000中国现代十大发明:手机支付共享出行,外国人看了都羡慕
中国是一条沉睡着的巨龙,我们走在复兴与崛起的路上,最近几年,中国的发明与日俱增,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下面我们所要讲的是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建议我不要在这些发明见证的中国的逐渐强大,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十大发明。1、朝天锅煎饼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39:300000四川有个著名的乐山大佛,奇怪的每次灾难来临,佛祖都闭上眼睛
传言佛祖每次闭眼都是世界有大灾难时才会发生。所有信佛的善男信女,都认为佛陀一直在这里看顾人间,为人间疾苦担忧。所以灾难发生时,佛会闭眼,一定是不忍目睹人间惨状的行为。佛每闭一次眼,就对应什么灾难。如果我们查一查佛陀闭眼四次时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就不难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8 08:04:470000供奉真武祖师的禁忌:一定要诚心(供奉品的禁忌)
真武祖师属于道教,所以在供奉的时候有很多禁忌,需要达到五供,五献。除了每天需要上香之外,还可以供奉花以及灯,还有水果等等。因为在道教里面供奉水果其实就象征着能够修成仙,也能够早日登陆仙界,并且还有圆满的寓意。在摆放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位置,因为位置如果摆放的不对,也会影响到风水,所以供奉时要特别注意。一、供真武祖师不是“交易”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2:28:2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