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的人离开手机就会很焦虑呢(“连结”之)
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我们与他人交流最常用的设备。手机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它可以让人们与外界保持联系。这些联系可能是关于社会关系的,例如与其他朋友的联系,也可能是关于信息的,例如获取最新信息或一些八卦或者刷短视频。这些便利属性使人们对手机形成心理上的“条件效应”或“依赖”。一旦手机出现在自己面前或自己手中,人们就会联想到他人或新的信息,因为人们依靠手机来获取这些信息。
毫无疑问,手机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当人们做一些不需要手机参与的事情时,手机的出现就是一种干扰。比如,年轻人工作时,突然看到女友恋爱的照片,于是就花时间思考,从而耽误了手头的工作。
相反,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我们就会无所适从。过去,分离焦虑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身上。孩子们从母亲或其他照顾者那里得到食物、保护和照顾。因此,孩子依恋母亲。如果他们分开了,他们会有分离焦虑。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个依附对象。心理学家认为它满足了我们的三种心理需求:效能感、自主性和归属感。如果我们脱离它,我们会有手机分离的焦虑。
手机在场效应

当人们开车、走路、工作或学习时,使用手机不可避免地会干扰他们的工作。但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不是手机使用造成的干扰,而是手机出现(即使我们不使用手机)所造成的干扰,可以简单地称之为“手机存在”。
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志愿者参与一项手机在场实验。实验是成对进行的。研究人员让两个人把他们所有的私人物品存放起来,然后走进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1代表手机;2代表书桌上的书;3代表椅子。两个人坐在椅子上,聊了10分钟。谈话是关于过去一个月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话结束后,研究人员测量了志愿者与受访者之间关系的质量和亲密程度。当然,一半的志愿者一边聊天一边把手机放在书上,另一半的志愿者书上没有手机。
研究结果显示,当手机放在桌子上时,双方的质量和亲密度相对较低。后来,研究人员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果与这个实验一致。这说明手机的存在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虽然不知道手机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这些在手机上发现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扎伦茨就发现,当别人在场时,人们的生理唤醒更强烈,因此他们在简单的任务中表现更好,但在困难的任务中却受到阻碍。比如,如果孩子觉得做简单数学题时父母在关注他,他可能会做得更好,但如果他做的是奥数等难题,他就会心烦意乱。手机扮演着“他人在场”的角色。

除了唤醒,其他人的存在也可以争夺人们的注意力资源。人们会被其他人分心,把注意力分散在任务和其他任务之间。因此,手机的出现可能反映了手机对我们情绪的波动,也可能反映了对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的占用。
如果人们只是在做简单的工作,那么手机的出现不会影响到人们。但是,在复杂的工作中,只要有手机,人们的工作表现就会打折扣。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讨论有意义的话题时,手机的出现会影响人们讨论的效果。不过,聊天时手机是否出现并不重要。这似乎提醒我们,在路上走路的时候,手里拿着手机是可以的。不过,如果我们在开会或者想找个朋友敞开心扉谈论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最好“收拾一下”(不用手机),认真交谈。
手机分离焦虑

如上所述,手机给人一种“连接”的感觉,即通过手机与自己的朋友圈和信息源相连。这种联系感使人们习惯于整天查看手机上的新消息。直到他们上床睡觉,人们仍然看他们的手机。很多人整天都离不开手机。如果手机与人分离,人们会感到焦虑。
南缅因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在进入教室前必须交出手机。另一部分可以将手机带进教室,但应保持安静,不得使用。在这个案例中,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正常的手机使用情况,并跟踪了他们的情绪变化。
研究发现,那些不能随身携带手机的人会感到更焦虑,而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左右变得更加焦虑。温和的手机用户没有焦虑。对于适度的手机用户来说,当他们交出手机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焦虑,但如果手机能随身携带,就不会有焦虑。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两种情况下做一个单词搜索任务。在第一种情况下,当他们完成任务时,手机就在他们眼前,只是静音。在第二个案例中,手机被放在房间的另一端,借口是会干扰实验设备。他们必须做一个与手机分开的单词搜索任务。此外,研究人员会在任务进行过程中故意拨打参与者的手机,让他们在挂断电话前响6次电话。一半的参与者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另一半经历了相反的过程。
结果显示,不能拿起电话会使参与者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在单词搜索任务中的表现更差。因为心率和血压是压力和焦虑的生理指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参与者在第二种情况下更焦虑。
为什么人们会有手机分离焦虑?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害怕错过美好的时刻和与人交往的感觉。这可以追溯到我们一开始所说的。手机满足了社会的联系感或归属感。现在,如果周围没有手机,我们会感到失落。此外,有学者认为,由于手机能够满足人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手机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自我延伸的一部分。丢失手机就像拿走了画家的画笔、音乐家的乐器或宠物爱人的动物。失去一部手机就像是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丢了。
警惕无手机恐惧症
由于人们对于手机分离的焦虑感非常普遍,有人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无手机恐惧症”(Nomophobia)“Nomo”指没有手机,而(no mobile phone),而“phobia”是指恐惧。这类似于一种行为成瘾现象。这使得人们一整天都在看手机的想法让他们分心,以至于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其他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现在觉得自己的生活和时间“碎片化”的原因之一。人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而且总是被其他新闻短视频打断。
你上厕所、洗澡或游泳时一定要带着手机吗?你经常担心你的手机电池坏了吗?您是否随身携带便携式充电宝,以避免手机断电的“悲剧”?无论你走到哪里,是否有必要检查信号或网络接入信号(WiFi等)?你是否有时会误认为手机在振动,但实际上不是振动的?你有时会找一部手里拿着手机的手机吗?你睡觉的时候手机在哪里?这些都是关于检查你对手机依赖性的问题。
显然,在这个碎片化和个人注意力下降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几乎耗尽。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如何避免成为手机的“奴隶”。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长达42.192公里(最快两小时跑完)
马拉松跑相比其他的赛跑来说,路程是非常长的,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长途赛跑,基本上全程的距离约等于42.1公里左右,一般人即便是将它全程跑完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么马拉松跑到底是什么样呢?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8:26:290000蒸汽机的发明者是谁 史蒂芬孙发明第一台蒸汽机
众所周知,蒸汽机开启蒸汽时代,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致,从此欧洲走向工业时代。欧洲经济在滚滚蒸汽下,被转动铁轮推向世界之巅。提到蒸汽机,大多数人或许首先想到是瓦特,但是事实上瓦特只是改进蒸汽机,真正发明蒸汽机却另有其人,那么,蒸汽机是谁发明的?一、第一台蒸汽机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4:24:340001十大最奇怪最危险的深海生物,篮星寿命可长达35年
导语:当一提到海洋时,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鲸鱼、海豚、鲨鱼和其他正常的东西。然而,当你更深进入海洋时,水会变得越来越昏暗,温度也会下降,海洋生物也会越来越奇怪。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十大最奇怪最危险的深海生物,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十大最奇怪最危险的深海生物1、多叶海龙它全身都有许多凸出物作为身体伪装,也被俗称为“绿叶”,是南澳大利亚州的海洋标志。2、蓝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7:01:050000为啥外国人都比较羡慕中国女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男女平等)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到了男女平等的社会在古代的时候,因为生产力比较弱,导致男人在生产力当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有重男轻女的想法,这种观念并不只有在我国才有,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是会有的,而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男女平等,尤其是80后和90后在结婚之后很少会有非要生一个男孩的想法,一般都是生什么算什么,但是在其他国家还是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比如说在印度。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6:32:350001头孢和螃蟹能一起吃 可以(两者同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头孢和螃蟹是可以一起吃的,二者一起食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螃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海鲜,它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比如蛋白质、微量元素和一些其他营养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头孢作为一种抗生素,在平时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一、头孢不能和什么一起吃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8:04: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