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北极发现史前生物尸体,科学家担忧,这对我们是好事吗?
在遥远的北极圈内,隐藏着一个神秘而充满挑战的世界,等待着勇敢的科学家们来揭开它的面纱。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荒凉土地,是地球上最寒冷、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也是人类科考的最后边界之一。在这个极寒的地方,冰川峰峦与冰雪融汇,极光闪烁于无垠的天空,而科学家们则穿越寒冷的冰原,执着地追寻着知识和发现的轨迹。
北极,这个位于地球北极点附近的地区,被广袤的冰层所覆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被誉为地球的冰帽。这片冰盖不仅厚度惊人,更是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和秘密。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北极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是他们追求知识和解开地球之谜的绝佳场所。
北极科考的目的之一是研究气候变化。冰盖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地球上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历史。通过对冰盖中的冰芯进行取样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模式,揭示地球的气候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些冰芯中嵌藏着关于大气成分、温度、降水以及生物活动的珍贵信息,它们就像是一本古老而珍贵的气候日志,帮助我们理解过去、预测未来。
此外,北极还是许多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尽管北极环境极端恶劣,寒冷且缺乏养分,但这里却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生物。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从苔藓植被到适应极寒环境的植物,北极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在适应和挑战这片极地环境。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北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互动,不仅可以揭示生命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还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为保护和管理北极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近期,科学家们就在北极发现了一只灰狼幼崽的遗体。这本来是好消息,但科学家们却担忧不已,这是为什么呢?

北极的史前生物们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北极地区发现史前生物,由于这里有着天然的低温环境,使得很多史前生物的遗体能够完好保存下来,为我们揭开史前生物的神秘面纱。
2019年11月,一只保存完好的小狗遗骸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惊艳亮相。这个惊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小狗的遗骸保存得非常完整,它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让我们一窥冰河时代的生物面貌。
2020年3月,《传播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史前鸟类的研究。科学家们对一具距今46000年的鸟类完整遗骸进行了详细研究。这具遗骸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永久冻土层中被发现的,通过对其遗传信息的研究,科学家们确定了它是角百灵的一种,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鸟类的珍贵线索。
2020年8月,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再次交出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只保存良好的披毛犀尸体。这个庞然大物生活在冰河时代,可以追溯到3400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披毛犀的遗骸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了解这一物种的关键信息。
最近的一项研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冻土层中。根据《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科研人员在北极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只57000年前的灰狼幼崽的遗骸。这只小狼被命名为祖尔(Zhùr),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个灰狼幼崽的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狼类的进化和环境适应性。但另一些科学家对此却表现出了十足的担忧:因为越来越多的史前生物亮相,意味着永久冻土正在融化,这对人类并非什么好消息。

基础设施受损
北极地区虽然人烟稀少,但并非没有人生活。而永久冻土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稳定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建筑物、道路、管道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构建和运行都依赖着这一冻土层的坚固基础。然而,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导致了永久冻土的融化,这种现象将引发一系列的危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永久冻土融化会导致地面的不稳定,从而引发了土地下陷的问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冻土层一直作为地表的坚实支撑,保持着地表的稳定性。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开始逐渐融化,地面下陷的风险显著增加。这种地面下陷现象对于建筑物、基础设施和居民区域来说都是一种威胁。建筑物的基础受到破坏,墙体出现裂缝,甚至可能导致倒塌。道路和管道也因为地面的不稳定而受到破坏,给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永久冻土融化还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冻土的特性,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牢固性。然而,随着冻土的融化,建筑物的基础遭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坏。冻土的融化导致了土壤的松散和不稳定,使建筑物的基础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墙体出现裂缝,屋顶变得不平衡,甚至可能发生倒塌。这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此外,永久冻土融化还会导致道路和管道的破裂。在寒冷地区,道路和管道的建设通常要穿越冻土层,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随着冻土的融化,地下管道和道路的基础受到侵蚀,导致管道破裂和道路沉降。这不仅会造成供水、供气和供电系统的中断,还会导致交通运输的困难和不便,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破裂会引发环境灾难和经济损失。
2020年5月下旬,俄罗斯的燃料库就因永久冻土的融化而爆炸,泄露的柴油污染了至少3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整个流域仿佛血流成河。

远古病毒和细菌
北极地区是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独特的植被、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它的冰层下埋藏着各种时代的生物,其中不乏远古病菌和细菌,这些东西一旦释放出来,对人类可能是彻底的灾难。
2015年,科学家已经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冰芯中发现了一种超级病毒,它被冰封了三万多年依然具有传染性。虽然它对人类没有危害,只能感染变形虫。但谁知道冻土里有没有某种能感染人类的远古病毒呢?

加剧气候变暖
永久冻土融化对气候变暖有两个主要的正反馈机制,即温室气体释放和表面反射率减小,这导致了进一步的气候变暖。
永久冻土中存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植物残渣和动植物遗骸。当永久冻土融化时,这些有机物质会开始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这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热量并使其在大气中滞留,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而且永久冻土是覆盖着冰雪层的,其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很强。这些冰雪层能反射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能量,使其无法进入地表和大气中,从而减少了地球的吸收热量。然而,当永久冻土融化时,冰雪层减少或消失,暴露的土壤和水面的反射率较低,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这将导致更多的太阳能被吸收并转化为热量,进一步加剧地球的升温。
全球变暖目前已经导致了一些灾难的发生,若人类不仅不设法缓解,还任由冻土融化加剧温室效应。那1000年内地球将变成火球的霍金预言很可能成真,届时人类若无法离开地球就会走向灭亡。

结语
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今永久冻土已经出现融化迹象,这很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恶性循环。目前各国已经在共同积极寻找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比如全球多方合作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就在寻求可控核聚变的可能性。
然而我们的地球环境是否能撑到那时候还是个未知数。可以想到的是,地球并不会因此毁灭,但人类和动植物们能坚持多久呢?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小红书的烦恼:火是真的火,钱是真难赚
作者胡描编辑罗丽娟“小红书成为了普通人的生活搜索入口,日均用户搜索占比60%,日均搜索查询量达到了3亿次。”在小红书will商业大会上,小红书COO叫柯南如此说道。图片来源:官方提供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1:52:150000重爪龙生活在什么时期?最早距离我们1亿年(头部形似鳄鱼)
恐龙时期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人们研究恐龙往往是通过它们在大自然中留下的遗迹。不可思议的恐龙世界为地球这幅画卷又添浓重色彩。很多恐龙都有自己存在的独特之处,重爪龙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种极具自身特点的恐龙,重爪龙生活在什么时期?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呢?一、重爪龙是怎样一种恐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32:480000板栗和豆浆能一起吃吗?两者一起搭配是否有什么禁忌
板栗和豆浆是没什么冲突的,两者都是富含营养的食物并没有什么相克的地方,所以板栗和豆浆是可以一起吃的,不过注意豆浆需要煮熟,不煮熟可能有些毒素影响身体健康。板栗和豆浆能一起吃吗板栗原产地是中国,在中国越南等地区都有分布,板栗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有着相当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的维生素含量也是很高的,还有相当丰富的矿物质含量。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56:360002火星上发现沼气存在,科学家也不得其解(各样的谜团)
火星大气中存在甲烷这一事实已得到证实。根据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测量,它的浓度达到了0.5ppb(十亿分之一)。但是关于火星甲烷有各种各样的谜团。例如,它的起源尚不清楚。在地球上,甲烷,也称为沼气,是由厌氧环境中复杂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的。通俗地说,甲烷是由微生物、岩石、水和热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火星甲烷是如何形成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6:21:220001邢立达通过不那么“好看”的恐龙足迹 他正在和推土机赛跑
天刚蒙蒙亮,临沂一个偏远村子的湖边,开来了一辆三轮大篷车。这里离孔子的出生地曲阜很近。三轮车上下来了一撮人,他们带着凿子、扫帚,还有粉笔,在对一片土地进行快速测量之后,开始凿开地面上硬邦邦的土层;下面露出的石头上,分布着奇怪的凹坑。团队对每个坑洞都进行了认真的标记,测量,然后拍照。路过的村民都不知道他们要在这片无法开垦的荒地上干啥,然而对于村民们好奇的询问,团队并不理会。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30:240000